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移營險峰又整兵
華陰城中,段煨聽到劉協大膽的想法,心中不由得開始佩服起這個年僅十四歲的少年。讓大臣們帶著車馬先走,自己留下了禦敵,這可是大漢朝中從來沒有的現象,可是這個少年皇帝居然做出這樣的選擇。且不說這種選擇對不對,但就這種勇氣,就值得段煨敬佩。

「行,本將就同皇上瘋一把。今日未時,本將將打開城門,放車馬過去。」段煨大聲的對慕容賢承諾。

漢朝的城關是建在官道上的,把官道懶腰斬斷。如果是數十數百人的小隊伍,倒是可以繞城而過。但是像東歸隊伍這種大規模的車隊,只能從華陰城中的官道上走。也正因為如此,劉協才派慕容賢來與段煨商議過關的事宜。

得到段煨的承諾,慕容賢趕忙離開華陰,回大營復命。

「未時?」劉協看看天上的太陽,這時候已經差不多午時了,到未時只有一個時辰,時間很緊啊。

就在劉協焦急的時候,春蘭派人過來:「陛下,十萬草人已經捆紮完畢。」

「哦,辛苦了。告訴春蘭,讓羽林衛拿著草人,但凡有車馬離開的空營,都放上一些草人,裝作有人的樣子。」劉協吩咐。

「陛下,這麼多草人,真的有用?」慕容賢根本不知道劉協想要幹什麼,還以為劉協只是為了迷惑敵人。如果只是迷惑敵人,犯不著扎十萬草人。

當然,劉協也不會說。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就在這時,楊玉跟前的憐劍過來,說隊伍已經準備好了。劉協讓他們午時正出發,然後就沒有說什麼了。

東歸隊伍的車馬原本就是準備好了的,隨時都可以走,所以準備起來很快。

但是劉協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牛角山的營寨。如果讓李榷郭汜發現劉協的計劃,帶兵殺過來。到那時,車馬已經出營,人心都在離開華陰之上,怎麼抵擋?

就在劉協心急火燎的時候,牛角山那邊終於來消息了。

竇和氣喘籲籲地走進營帳,劉協立刻問道:「怎麼樣?營寨立起來了嗎?」

「回,回稟陛下,營寨已經建好,隨時都可以入駐了。」竇和答道。

「滾木礌石可準備了?」劉協又問。

「按照陛下的要求,準備了大量的滾木礌石,就算李榷郭汜十萬大軍都來,也可一戰。」竇和答道。

「好,你立刻回牛角山,組織隊伍防禦,朕今晚會帶著大軍到牛角山,期間千萬不要出查錯,我們敗不起。」劉協叮囑道。

「臣遵命。」竇和大聲說道。

看到竇和起身離去,劉協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暗自梳理了一下程序,沒有發現什麼漏洞。抬頭看看天空,已經午時了。

「走,去送送楊玉他們。」劉協對守著自己的慕容賢、宋和、宋平等人說道。

眾人來到大營西門,楊玉等人已經等在營門口了,董琳抱著伏壽哭得稀裡嘩啦的,看到劉協,立馬不顧一切的撲過來。

「好了,用不了多久,朕就到洛陽了。」劉協輕輕的安慰董琳,待到董琳止住哭泣,這才走到楊玉跟前。

「玉兒,車隊就交給你了,務必把大家帶到函谷關。」劉協認真的看著楊玉,見楊玉眼中全是真誠,也就沒多說什麼。

走到張妍跟前,劉協又說:「張貴人,弘農的兵馬都是你們張家的,請你保護好車隊。」

張妍趕忙施禮答應,可是眼底閃過的那一絲嘲諷,沒有逃過劉協的眼睛。

在張妍心目中,劉協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小孩。搞這些提前離開的事情,不就是為了騙張濟動手嗎?可惜的是張濟要的是劉協這個皇帝,至於這十幾萬人押送的財貨,雖然多,但是與劉協這個皇帝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

張妍當然不知道,劉協正是利用張濟一心想要掌控朝廷這個想法,先把東歸車隊這個包袱送去洛陽,然後在軍事上與張濟李榷進行較量。

車隊起行,楊玉的馬車走在最前面。讓劉協難堪的是楊玉除了打出了東歸車隊的旗號,還打出了弘農楊家的旗幟。劉協不知道,這算不算對自己的一種侮辱。

車隊很長,運載的東西也很重,所以走得很慢。等所有車隊都安全的穿過華陰城,已經到了戌時。

劉協看看已經開始變暗的天色,知道真正的考驗才開始。

「走,去看看營地裏面佈置的情況。」劉協對圍著自己的侍衛們說道。

眾人一起走進大營,就看到羽林衛抱著草人,在營地的空隙處擺放。劉協一邊走,一邊看,覺得還不錯。在營地裏面看了,又走到營地外面,天色已經開始變暗,從遠處看,營地裏面人影幢幢,彷彿有不少人,想來能夠迷惑李榷郭汜一陣子吧。

「命令羽林衛,將一百零八輛四輪車先行帶走。」

「遵命。」有羽林郎前去傳令,不一會兒,劉協就看到一輛輛馬車從營門離開。

不過營地裏面沒什麼變化,夜色中,營地裏面還是人影幢幢,彷彿有不少人似的。

「好,命令董承楊奉,連夜拔營,撤到牛角山。」

董承楊奉的營地在大營兩側,剛剛護送了車隊離開,現在接到拔營的命令,士兵們開始有了怨言。不過想到車隊已經離開,自己留在這裏也是危險,也就沒有多說,帶著糧草輜重,拔營離開了。

天色已經黑盡,劉協帶著羽林郎和近衛還等在東歸大營,直到得到董承和楊奉拔營完畢的消息,劉協才命令散佈在大營四周的家兵撤離。

整整一天,從埋伏楊定,到車隊離開,然後拔營撤退,士兵們已經累得不行。趕到牛角山,倒頭便睡。

可是劉協還不能睡,所有人睏倦的時候,就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劉協雖然在東歸大營中佈置了疑兵,但是不排除有不怕死的斥候鑽進去發現裏面的秘密。如果是這樣,危險隨時會到來,所以劉協沒有睡,而是帶著羽林郎和近衛巡視牛角山營地。

不得不說,牛角山是一處險地。整個山峰呈牛角形,弓面山勢陡峭,坡度不小於六十度,敵人想要正面進攻,不付出巨大代價根本攻不上來。背面的山勢較緩,可是被牛角尖反卷過來,如果不是自己人,想要從背面上山,就會受到牛角尖上的士兵的攻擊。唯一的不足就是,這裏不是交通樞紐和兵家要地,所以沒人願意來這裏駐兵。

不過這就便宜了劉協,在這裏建設營寨抵抗李榷郭汜。

且說李榷,因為對楊定沒有足夠的信任,又被華陰段煨嚇了一下,結果錯失戰機,退回營地。

只不過,李榷很快就意識到問題了。因為在撤退過程中,居然沒有遇到追兵。

回過神來的李榷,立刻命令斥候加緊探聽東歸大營的消息。可是大量的斥候派出去,送回來的消息確實少得可憐。

終於,下午的時候,李榷才得到確切的消息。東歸大營四周,有數以千計的騎兵遊弋,李榷派出的斥候,幾乎被他們斬殺。

大量的騎兵?李榷搞不懂劉協在幹什麼,於是把郭汜叫來。郭汜也得到李榷同樣的消息,只不過,郭汜多了一個被楊定楊奉董承包圍的經歷,兩次的經歷都差不多,劉協都沒有派兵追擊。郭汜不知道的是,第一次劉協是真的派了二萬多人包圍郭汜,只是忌諱各軍之間不熟悉,不敢發起夜戰而已。而這一次,劉協根本沒有底氣去追逐李榷郭汜的十萬大軍。

郭汜根據自己的想法說道:「李兄,估計是我們撤的快,所以小皇帝的軍隊沒能逮住我們。」

李榷想了想,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於是說道:「既如此,那就多派斥候盯著東歸大營。」

牛角山上,士兵們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來,精神飽滿的士兵們這時候才想著查看地形。當看到牛角山想要的地勢過後,士兵們的士氣頓時提高不少。誰都知道,有利的地形對兵團作戰的意義。如今牛角山的地形,就算李榷十萬大軍全來,劉協這邊也能頂住,況且還有五裡之外的華陰牽製李榷。

精神振奮的士兵們開始在營地了訓練起來,就連平時幾乎不參加訓練的北軍五營也拿起兵器加入到練習之中。

營地正中的營帳中,劉協正在翻看這些日子士兵們的立功記錄。

一個名字落入劉協的眼中,徐晃,歷史上的曹魏名將,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這個人落到自己手中,劉協豈能放過。

怎麼把徐晃從楊奉手中爭取過來,這就是一門學問了。大漢人有一個怪脾氣,那就是對上官有特殊情結,如果不是上官事先對不起自己,一般情況下屬是不會反叛的。如果劉協強行把徐晃要過來,勢必引起徐晃的反感,甚至有可能把楊奉逼走。

不過,劉協有辦法。戰士最看重的是什麼?當然是軍功。如今徐晃的軍功是全軍第一,劉協因此提拔徐晃,就在情理之中了。當然,劉協還要注意的是,在提拔徐晃的時候不能過分削弱楊奉的勢力。也就是說,徐晃不能把楊奉的士兵帶走,除非楊奉主動把下面的軍隊送一部分給徐晃。

略一思考,劉協就有了主意。

太陽高照,劉協在牛角山上召開了軍功表彰大會,三萬大軍集聚在牛角山上,聽著劉協宣佈表彰。

「諸位,自從東歸以來,各位將士奮勇殺敵,朕深感欣慰。為了加強隊伍管理,提高我軍戰鬥力,朕特封軍功第一名徐晃為東歸前校尉,軍功第二名英年為東歸左校尉,軍功第三名樊敏為東歸右校尉,軍功第四名竇和為東歸後校尉,組織強軍,共抗李榷······」

劉協一口氣封了四個校尉,二十個司馬,四十個軍侯,二百個屯長。當二百六十四人站在劉協面前的時候,劉協這才發現,這二百四十人幾乎都是自己當初在羽林署訓練的羽林軍。當然也有一些特殊人才,比如楊奉軍中的徐晃,還有幾個劉協不認識的,應該是某個世家的家兵。

接下來開始編制軍隊,新加入的士兵有在北塢收編的薛雙等人,在灞橋收編的程明等人,在明義學舍抓的五千多俘虜,還有昨日才抓的楊定的士兵。林林總總,加起來差不多二萬人。

劉協的辦法非常簡單,由徐晃、英年、樊敏、竇和四人,每人選擇五個司馬,每個司馬選擇兩個軍侯,每個軍侯選擇五個屯長,再由屯長去挑選隊長,什長,伍長,士兵。這樣一級一級的挑選下去,但凡有軍功有本事的人都被挑選出來擔任一定的職務。對於那些沒有軍功又不想做事的人,就只能在基層做小兵。

當然,劉協的這個改製只是在新加入的士兵之中進行,對於楊奉的隊伍,董承的隊伍,劉協沒有實施改革,而是按照原本的編制進行。

那些新上任的軍官,在得到了士兵過後,立刻開始興奮起來,思考著怎麼訓練士兵,怎麼在戰鬥中獲取更多的軍功。特別是那些世家的家兵,昨日才加入隊伍,就因為昨日下午去大營外面斬殺了斥候獲得了軍功,今日就得到了官位,這幸福來得太突然了。想想過去跟著那些世家,一旦遇到危險,自己就得率先頂上去。可是到頭來,還是一個家奴。如今好了,自己好歹是一個官員,只要到了洛陽用軍功把身份去掉,自己就再也不是哪一家的家奴了。想到這裏,這些家兵心情就激動起來,看向劉協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當然,有高興的,也有不高興的。那些原本在軍中擔任職務的人,因為沒有軍功,在這次調整中被刷下去做一個普通士兵,自然心中不平衡。可是不平衡又能怎麼呢,軍中就是靠軍功吃飯,你有後台有怎麼了,誰的後台比皇上更大呢?

當然也有羨慕嫉妒恨的,比如北軍五營的那些將官們,他們也不是沒有本事,但是卻沒有戰功,只能怪自己當初沒有豁出去斬殺敵人。現在看著別人陞官,只能在心中暗自對自己說,下一次打仗一定不要害怕了,多殺幾個敵人,撈取軍功。

劉協才不去管你是高興還是後悔呢,軍隊整編過後,劉協就讓各軍自己訓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