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皇帝斷後護東歸
且說李榷,得到楊定的消息,立刻與郭汜商量。郭汜豈是好人,楊定先是背叛李榷,然後背叛郭汜,在新豐一戰,郭汜差點沒能緩過氣來。

如今楊定來投,郭汜豈不報復:「李兄,楊定首鼠兩端,不可輕信。我軍可先行觀戰,若楊定真的與小皇帝翻臉,我們在出手救他不遲。」

李榷看著郭汜,豈會不知道郭汜所想。說是救楊定,恐怕楊定的兵馬損失不會小。不過這也是好事,如果真的讓楊定全須全尾的過來,到時候自己的威信恐怕也不是那麼高了。先給楊定一個教訓,最好是讓楊定沒有幾個士兵,這樣楊定才能聽話。

次日,李榷郭汜慢慢的組織士兵,向著金吾衛大營而來。

讓李榷驚訝的是,劉協的金吾衛大營居然一個人都沒有。是計?李榷郭汜趕忙派人查探,結果還真是一座空營。

佔了金吾衛大營,李榷郭汜再次進兵,直奔劉協中軍大營。就在這時候,華陰方向傳來一陣陣戰鼓的聲音,李榷趕忙派人查看,就看到段煨的隊伍從華陰城中出來,在城外集結。

沒等李榷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就看到空中炸開三朵絢麗的火花。在劉協中軍大營的東面,爆發出一陣喊殺聲,只是這喊殺之聲也太短暫了。

攻,還是不攻。李榷猶豫不決,趕忙把郭汜找來,一同商量。

現在的情況,正面是劉協的中軍大營,側面有段煨的隊伍,後面有一座空營。如果後面真是一座空營,一點埋伏都沒有,李榷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攔住段煨,全軍攻打劉協的中軍大營。

但是,如果背後這座空營只是一個假象,而營中士兵埋伏在側,一旦到了兩軍膠著的時候,一支軍隊突然殺出來,到那時就必敗無疑了。

就在二人猜疑不定的時候,斥候突然來報,說是楊定戰敗逃走,只剩下數百人。

果然有埋伏,李榷郭汜腦袋中同時升起一個念頭。幾乎同時,二人對部隊下達撤退的命令。

劉協營中,眾將看著潮水一般退去的李榷大軍,大家的鬆了一口氣。

華陰縣,段煨拉著隊伍在城外演練了一番後,悄悄的退回城中,什麼事情都沒有。

劉協中軍大營,眾將齊聚一堂,雖然取得了勝利,可是沒人臉上有笑容。事態嚴峻,李榷郭汜十萬大軍,而劉協這邊只有三萬來人。就算把各大世家的家兵組織起來,也不足十萬人。最主要的是,這些家兵各自為陣,單兵戰鬥力不錯,但是合在一起那就是一團糟。

見眾人都不說話,劉協開口說道:「諸位,情況大家都很了解。李榷郭汜十萬大軍跟在我們後面,如果我們照這樣繼續下去,就會被李榷郭汜咬著打。朕的意思是,車馬先行,軍隊留下了阻擊敵人。」

「啊······」眾人一陣驚訝,原本十幾萬人在一起,陣勢怎麼也要大一些,就算那些家兵車夫沒用,但是遇到敵人的時候,怎麼也能充數不是。如今皇帝想要讓車馬先行離開,隻留下軍隊,恐怕用不了一戰就被李榷打光了。

「陛下,不可啊。我軍滿打滿算只有三萬,一部分保護車馬東行,一部分保護陛下,最多能夠留下二萬士兵。以二萬對李榷郭汜十萬,無異於飛蛾撲火。」趙溫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

「不用,車馬可以交給各位的家兵保護。朕會留在軍隊之中,等車馬到了函谷關,朕再啟程去追車馬。」劉協說道。

「這樣更不可取。關中平原無險可守,緊靠一層寨柵,怎麼抵擋得住李榷十萬大軍。我們怎麼能讓陛下置身於危險之中。」這次是楊彪站起來反對,原因很簡單,皇帝是大漢朝的根基,其他都是次要的。

「無妨,朕已經派人查看了,在華陰南面有一座牛角山,山勢陡峭,易守難攻。與華陰城犄角之勢,不管華陰段煨是否願意幫我,但是都能牽製李榷郭汜的兵力。如此一來,我軍就佔據了有利地勢,以三萬對十萬,只要我們不主動出擊,應該能夠堅持到車馬抵達函谷關。」

事已至此,眾臣也知道了皇帝已經下定決心。多說無用,大家在算計著怎麼離開華陰,跟著車馬去函谷關。

見大家不說話了,劉協開始安排:「興義將軍楊奉、安集將軍董承、輔國大將軍伏完以及麾下將士都留下,羽林衛留下由朕親自率領。至於諸位大臣及其家兵,願意留下的,就到輔國大將軍處報名,不願意留下的,跟著車馬離開。」

劉協並沒有對大臣們的家兵做強行要求,所謂強扭的瓜不甜,這些大臣及家兵,如果不願意留下作戰,強行留在軍中,往往適得其反。

各大臣滿臉糾結,但是皇帝已經做出決定,他們也沒有辦法,隻好遵從。眾人滿腹心事的離開大帳,各自想辦法去了。

安排了這邊的任務,劉協來到后宮營帳。

伏壽、張妍、楊玉、董琳四人的營帳雖然是單獨設立的,但是相隔不遠,很快就在伏壽營帳中聚齊。

「諸位愛妃,李榷郭汜十萬大軍緊緊咬住我軍,楊定又反叛。在這種情況下,朕決定讓車馬先走,朕留下來阻擋敵軍,帶待到車馬平安抵達函谷關後,朕再帶著隊伍快速脫離戰鬥,趕到函谷關······」

劉協的話還沒說完,沒想到,最先反對的居然是張妍:「不行啊,陛下,李榷郭汜手握大軍,以楊奉董承等人,根本抵擋不住。」

「是啊,陛下,讓車馬先走,而陛下留下阻擋敵軍,豈不是陷大家與不仁不義之中。」伏壽倒是正統,搬出了仁義道德。不過在誰都可以稱帝的東漢末年,仁義道德有值幾個錢呢?

「陛下,臣妾出身弘農楊家,臣願意請宗族出面,協助攔截李榷郭汜,確保陛下順利離開。」楊玉也是感動萬分,把整個楊家都獻出來了。要知道,楊家一旦捲入戰火,勢必被李榷郭汜剿滅,到那時,楊玉可就成了弘農楊家的罪人。

「我······我······」董琳不甘落後,但是又不知道說什麼,急得滿臉通紅。

劉協輕輕的握住董琳的手,要說心疼,劉協最心疼的還是這個比自己小半歲的小女孩。這麼點年紀,就跟著自己擔驚受怕。可是事情發展並不隨著劉協的意志轉移,劉協只能儘力保護好大家。

「諸位愛妃,大家的心情朕了解。實是因為車馬行動速度太慢,如果不先行離開,我們根本無法擺脫李榷郭汜的追擊。只有車馬先行,我軍才能依靠戰馬的速度,擺脫李榷郭汜步騎混成隊伍的追擊。」

看到劉協很是真誠的樣子,眾人終於停止了勸說,一起看著劉協,等待劉協的安排。

「諸位,此次東歸,車馬隊伍由楊玉楊貴人指揮,張妍張貴人協助處理好與軍方的關係。董琳,你要聽楊玉的話,不許胡鬧。」劉協嚴肅的轉頭看向董琳。

董琳不服氣的低下頭,低聲說道:「知道了。」

劉協又看著楊玉:「玉兒,拜託了。」

楊玉趕忙施禮:「楊玉絕不負陛下。」

「嗯。」劉協點點頭:「皇后伏壽隨朕留下,共同面對敵人。后宮之中,除了羽林衛和羽林女兵外,春蘭、奶媽、司棋和司琴留下照顧朕和皇后,其他人全部跟著車隊離開。」

「陛下,要不多留下一些人吧。」楊玉建議。

「不用了,你們走後,整個隊伍都要實施軍事化管理,多一個不會騎馬的人就得多一個士兵帶著,到時候影響作戰。你們立刻準備,天黑之後就離開。」

「這麼急?」楊玉道。

「是啊,我們借華陰段煨嚇走李榷郭汜,但是李榷郭汜早晚會明白過來,到那時想要離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好,臣妾這就去準備。」三人說完,各自帶著人去準備去了。

劉協獨自坐在營帳之中,等著各方回來的消息。日中的時候,伏完終於帶著簿冊來了。

「一百二十一人?」劉協冷笑這看著伏完統計的名單,朝廷上萬名官員,只有一百二十一人選擇留下,與劉協共同面對敵人。如此朝廷,劉協不能不感到心寒。

再看各大世家派出的家兵,劉協更是無語。整個東歸隊伍,十幾萬人,而選擇留下了面對李榷郭汜的家兵只有五千餘人。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家兵自己堅持要留下來的,可見朝廷的官員已經腐朽到了什麼程度。不過沒關係,有幾個算幾個。

「這些家兵都會騎馬吧,讓他們到營地四周遊弋,捕殺李榷郭汜派來的斥候。」劉協對伏完說道。

這些家兵,大多都有較好的武藝,但是與人合作的意識較差,所以派他們去對付斥候是最好的選擇。

伏完答應一聲出去,不一會兒,就有不少的士兵離開營地,散佈在大營四周,對前來探查的斥候進行絞殺。

一時間,東歸大營周圍,成了斥候絞殺場。那些李榷郭汜派來的斥候,被數倍於己的敵人包圍,不管怎麼逃,都會被人追上,最後成為家兵們的功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