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黑兔幻夢譚》第八章 湖魚望月
再說玲玲的事情。

玲玲的爺爺奶奶先後去世了。

老年人幾乎都那樣,其中一個死了以後,另一個就幾乎會很快的鬱鬱而終。

玲玲的爺爺奶奶都去世了以後,玲玲只能回去和父母一起生活。

她的父母將她接到了城裏——據說她父母在城裏買房了,在城裏安家了,所以玲玲幾乎再也不會回這李家村了。

玲玲走的時候的小魚在幹嘛呢?

那時候的小魚因為父母回來陪他,說實話小魚其實是不希望父母陪他的,因為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就連客觀上來說也是痛苦的,像坐牢一樣的感覺。

父親是爺爺家排行老三的兒子,上有大叔和二姨,最後是小叔。

記得是這麼回事,因為小叔和小姨都是稱呼父親為三哥的。

據說是一家四兄弟,但前幾年聽母親說,其實家裏還有第五個叔叔,但那個叔叔在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被家裏送人了,因為當年家裏窮,家裏養不活那麼多人。

後來在奶奶的葬禮上,那個未曾謀面的叔叔也依然沒有來。

父母親之後在家裏吃飯時提起過這件事,也或多或少的有埋怨過那個叔叔,但他們也理解,從小被送人的叔叔其實對奶奶並沒有多少親人感情的。

為什麼能理解呢,因為母親也是當年被她原本的娘家人送人了的,送給了現在的外公當養女。

據說當年是母親原本的娘家人那邊遇到了飢荒,逃荒路上實在養不活年幼的母親,就把母親送給了現在的外公。

而外公這人一輩子沒討到媳婦,憾於沒有子女,所以就收養了母親作為養女,也算是把母親當親生女兒養了。

所以母親能理解,很能理解。

母親是個堅強的女人,畢竟她是那樣艱難走過了貧苦人生的路。

而父親這邊因為家裏兄弟姐妹多,所以爺爺奶奶難免有一碗水端不平的時候,父親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嘀咕爺爺奶奶更疼小叔而不疼他。

可以說小魚的父母親都是那種很缺乏安全感,很渴望得到認同的人。

所以他們對金錢財富這種物質的東西很依賴,對面子這種東西也很執著,因為他們骨子裏是有一絲自卑的。

父母親很看中金錢、名譽和面子之類的東西,這是因為他們的生長環境就是那樣一個貧苦無奈的歲月,他們已經窮怕了。

據說母親當年讀書,小學畢業後就去工作了。

而父親讀完了初中,也進城當學徒了。

後來父親和母親的相識據說是相親介紹,媒人說媒的。

父親和叔叔阿姨那四兄弟,大叔遭遇意外死了,據說是在採石場中工作時被意外落下的石頭砸死的,死於意外。

而大姨在大叔死後,自然是帶著表姐和表哥改嫁了。

大姨是個精明的女人,她一個人養活兩個孩子的確不容易,所以改嫁也是很現實的決策。

而表姐和表哥後來都考上了大學,據說都在大城市裏買了房子,紮根在了大城市裏,成了城裏人。

父母親見如此,很是羨慕,對小魚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小魚也能像表姐和表哥那樣考上大學,出人頭地。

所以他們回來照顧小魚後就捨棄了爺爺奶奶那套『放養』的方式而採取『圈養』的方式管理小魚的生活,小魚想出去玩卻幾乎是不行了,被關在家裏命令只能讀書。

小魚偶爾會溜出去玩,但回來後基本上都是要挨打的。

就算達不到家庭暴力那種程度,但那體罰的方式在如今這事實上來說其結果不該說是毫無作用,應該說是完全的適得其反。

但父母親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是深信不疑的,所以那就是李小魚的過去。

那即是不值得留戀的曾經,那即是過去的脆弱。

父母親認為打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必要方式,如果體罰不能讓孩子聽話,那就只能說還是打得太輕了,得更加用力打才行。

所以,小時候的小魚,那時候的小魚的確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哦,至少表面上看起來的確是那樣。

壓抑的內心總有再也壓抑不住的時候,到那時,將是如洪水潰堤般的強烈反噬。

痛苦有多麼深刻,反噬就有多麼強烈。

說到底,父母那種教育方式簡直是偃苗助長,是求短期利益而不顧長期損害的愚昧行徑。

當時的小魚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讀書,卻對學習是愈加厭惡。

在那之後的期末考試,小魚衝到了全班第一的位置,這讓全班師生都非常驚訝。

要知道小魚之前一直是中下水準的成績。

當時成為全班第一的時候就連小魚自己都很驚訝,同學們幾乎也難以相信,甚至有人還懷疑小魚作弊了,但小魚並沒有作弊。

可以說,當時的小魚已是強弩之末,那也幾乎是他人生為數不多的,最後的高光時刻,如迴光返照般的耀眼。

後來的日子,小魚頂不住壓力而情緒崩潰,上學路上頭一次的不上學了。

記得那天下著小雨,小魚撐著傘走在山路上。

下雨天很冷,小魚疲累的蹲在地上,不想上學。

那天小魚沒有去上學,那是小魚第一次逃學。

記得後來回家時被父母狠狠的打了一通。

但小魚之後還是隔三差五就逃學,父母的體罰也越來越重,但小魚依然在逃學。

成績是一落千丈了,而因為這樣的自己,小魚更加自卑。

以前會時常和玲玲一起上學的,那是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凌晨上學路。

可以說,玲玲一直都是小魚心中的白月光——就像是明月之下的湖中,小小的鯉魚將頭探出水面仰望那天邊明月一般,充滿了憧憬和愛慕。

和玲玲一起上學,只有兩人的上學路是小魚心中為數不多的慰藉。

後來鄰村的同學在上學路上與玲玲碰見了,一夥人就結伴上學。

小魚瞬間感覺無所適從。

他和玲玲的二人世界就這樣沒了。

因為嫉妒,因為吃醋,因為自卑,小魚從那以後上學再也不叫玲玲,自己一個人獨自上學了。

而偶爾在上學路上看見玲玲——她已經和鄰村的那幾個同學形成了個融洽的小集體,一行人有說有笑的,襯得小魚更加形單影隻,無所適從。

偶爾打個照面,玲玲看了一眼小魚,她眼神是很溫柔平和的,她似乎是想說什麼。

但小魚卻是直接加快腳步離開,逃也似的快步離開了。

「我知道,那些傢夥一定也喜歡玲玲,我能感覺到!」小魚嘀咕著,卻是毫無辦法。

畢竟玲玲幾乎是無可挑剔的好,喜歡她的男生自然很多。

而且那些男生比自己優秀的多了去了,自己能算什麼呢?

歸根結底只能是卑微的暗戀罷了。

逃學之後的小魚更加自卑,周圍的大人都說小魚變了,明明以前是個聽話的好孩子,現在卻這麼的不聽話了。

玲玲走的時候一定是和班裏的同學告別過吧?——小魚當時沒在學校,所以只能猜測,他許多情況都是不知道的。

玲玲走的時候,那時候小魚他還在逃學,那次逃學回來後卻聽說玲玲已經走了,搬家去大城市裏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小魚那一瞬間隻感覺腦袋嗡的一聲,腦袋眩暈,險些沒站穩。

而同時,他心口也是刀絞般的痛,感覺自己的心都被剜出一個窟窿似的,內心感覺空落落的,心在滴血般的感覺。

就連呼吸都扯痛著心臟,這是和哮喘不一樣的,另一種痛苦滋味。

「連告別都沒能做到麽……」那時的小魚如此想著。

那是小魚人生中第一次體會到了心痛的滋味。

————未完待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