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華夏真相集》第五十二集 彭寵之敗
西風狂吹,烏雲密佈;函谷關故道,赤眉軍營。

赤眉軍東出關中,紮下營寨;禦史大夫樊崇與丞相徐宣奉劉盆子升帳,商議軍情。

徐宣:今我返回山東,劉秀若布重兵相阻,如其奈何?

樊崇:若依愚計,必不至此,丞相是謂多慮。

徐宣:請道其詳。

樊崇:劉秀忙於建都洛陽,在中原立足未穩,此其一也;今聞其派兵四齣,向周圍擴張勢力,河洛兵力不足,此其二也;河北彭寵未平,此其三也。由此論之,必無重兵相阻。

徐宣:就依將軍所論,但劉秀為人多有謀略,仍需小心在意。

樊崇:丞相放心,隻管安居後軍,輔佐天子;作戰之事,由本人一力承擔即可。

由是擂鼓聚將,作出東歸作戰策劃:放棄渭北鄧禹軍;不再攻擊延岑部隊;全力攻擊馮異西路軍。東出函谷關後,仍依入關時路線東進,後經潁洛,以向東南江淮。

計議已罷,驅兵大進,與馮異遇於華陰,展開激戰。

馮異阻擊赤眉軍六十餘日,於建武三年正月主動退軍,向東撤至湖縣,與鄧禹合兵。

赤眉軍隨後跟至,與漢軍再次相峙。

鄧禹立功贖罪心切,輕率迎戰,赤眉軍佯敗反攻,大敗漢軍。鄧禹僅以身免,隻率二十四騎逃回宜陽。馮異率軍相救,因猝不及防,反為自家敗軍衝動陣角,亦被赤眉軍所敗。

馮異逃至崤底,收集散兵,復聯合當地豪強武裝數萬人,軍威復振。

二月,赤眉軍銜尾追來,兩軍再次遇於崤底,將欲對陣交鋒。

這次馮異不敢掉以輕心,乃精心籌劃,連發三道將令,做出部署:先派一部士卒,易服改幟,化裝成赤眉軍,潛伏於道旁;復以少數兵力誘使對方進攻,再以主力相拒;待赤眉軍攻勢減弱,突發伏兵出擊。

諸將奉令,依計行事,於是兩軍相交,戰端再起。

樊崇率眾迎住對方誘敵之軍,正激戰之間,忽見對面塵頭大起,有一彪生力軍殺入。

詳觀來軍衣甲旗號,皆是自家人馬。

樊崇大喜,殺透重圍,欲與援軍匯合。卻不料來者皆是漢軍假扮,一聲號令,就於赤眉軍陣中亂殺起來,狀如猛虎。

赤眉軍冷不防備,又因無法辨認敵我,由是陣腳大亂,四散奔逃。未料潰退至崤底,又入漢軍埋伏,再被痛殺一場。

漢軍齊呼:元帥有令,繳械棄兵者不殺。

赤眉軍筋疲力盡,至此大半被俘,棄械投降者八萬餘人。

樊崇拚力殺出重圍,率引殘部退往宜陽。不料行至半途,卻正被光武帝親率大軍接著,並與候進、耿弇兩部會合,三面兜截,再次將樊崇包圍。

赤眉軍此時糧儘力竭,樊崇自感再無可能突破漢軍陣勢,乃與諸將商議:事已至此,我若勉強戰鬥,必遭全軍覆沒,則十萬兄弟枉死也。早聞蕭王劉秀仁厚,不如投降。

諸將各無戰心,齊都稱是。

於是樊崇派出式侯劉恭為使,前去漢營談判投降。

劉恭來見劉秀,以外臣之禮參拜:外臣劉恭,參見陛下。

劉秀:普天之下,莫非漢土,何來外臣?

劉恭:同是漢景帝閣下玄孫,先立者為尊。今各為其主,故稱外臣。

劉秀:既曰同族,公今來見我為何?

劉恭:倘若建始帝劉盆子帶百萬之眾歸降,未知陛下如何待之?

劉秀笑道:何來百萬之眾?十萬殘兵而已。劉盆子若肯投降,朕可免其死罪。

劉恭訕訕辭歸,將光武帝之語回報樊崇。

樊崇聞報,至此無可奈何,乃與建始帝劉盆子自縛出營,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多位大臣將軍,來至漢營,將傳國璽綬、更始帝七尺寶劍,呈獻光武帝劉秀。

赤眉軍亦都棄械卸甲,堆在漢營之外,至與熊耳山齊高。

劉秀在洛水邊上列陣受降,命劉盆子群臣觀看自己軍容,藉以向其示威。

劉盆子戰戰兢兢,不敢仰視。

劉秀對劉盆子道:卿自知當死否?

劉盆子答道:固知萬死,願看覷同宗份上,放我回去放牛。

劉秀哈哈大笑,又對樊崇說道:大將軍不戰而降,頗覺後悔否?若是後悔,我可允你重新集合隊伍,正式決一勝負,可乎?

樊崇聞此,默然不答。

丞相徐宣見狀,惟恐劉秀髮怒,急忙跪地再拜,奴顏媚骨奏道:臣等今降聖主,猶去虎口以歸慈母,誠歡誠喜,無所恨也。

劉秀大笑,蔑視徐宣道:卿可謂鈍刀中快刃,庸人中能者也。

由是罷兵散陣,下令犒賞三軍,回師洛陽。

漢軍班師凱旋之後,光武帝劉秀下達詔旨:命將樊崇等赤眉軍將領及其妻子,安排在洛陽居住,分予田宅。對於建始帝劉盆子,帝因憫其遭遇,使在皇叔趙王劉良府中為郎,管理車馬、門戶,並充侍衛。

詔命下達,劉盆子率赤眉諸將望闕叩拜:臣等謝主隆恩。

畫外音:後來劉盆子因病失明,光武帝賜其滎陽均輸官地,開設商鋪,終身收其賦稅過活,奉養終身。王莽末年天下大亂,稱帝者不知凡幾,倒是這個出身放牛娃的宗室天子,終於落得壽終正寢。建武三年夏,樊崇、逄安等皆以謀反罪名,被光武帝詔命殺死。

鏡頭轉換,建武四年,河北薊城。

彭寵自從攻拔薊縣,便即自立為燕王,以薊城為都,佔據邊北數郡,正式與東漢決裂。

此日升朝坐殿,有邊關守將遣使來報:光武帝已滅赤眉,底定關東,派兵來伐!

彭寵驚問:有多少兵馬,以何人為帥?

信使:光武帝盡發漢軍主力大軍,又調集各路將帥,足有二十萬眾。命建威大將軍耿弇為帥,率引諸將北上,將至薊城,請旨定奪。

彭寵:眾寡不敵,這便如何是好?

幕僚:不如遣使前往匈奴,許以重金美女,請單於發兵相助。

彭寵:此計甚善。

於是便納其計,急派使者攜以重金,延請匈奴單於出兵相助。

匈奴單於見錢眼開,即派國中左右二賢王,引兵南下助戰。

彭寵遣弟彭純至邊境迎接,引領二千匈奴騎兵為前導;自率數萬兵馬,分為兩路,約定南北夾攻漢軍。

匈奴騎兵經過軍都,被上谷太守耿況偵知,即命兒子耿舒,帶領上谷突騎狙擊。

雙方接戰,匈奴大敗,二王都被殺死。

彭寵恐懼,放棄薊縣,率領主力撤回漁陽。

建武五年春,漢軍大兵壓境,重重圍困漁陽。至此匈奴外援已絕,且兩個王子皆都喪命,彭寵愈加坐臥不安。

有道是禍不單行,偏又府中屢現奇異。先是彭寵妻噩夢連續不斷,接又府中諸物莫名其妙失蹤,或無緣無故損壞。

彭寵神魂不寧,便請卜者、相師到府中察看,看是何等妖物作祟。

術士裝模作樣,圍繞王府查看一番,皆都奏道:依小人等勘查,王府之中隱有殺氣。近期將有歹人趁機作亂,望大王小心戒備!

彭寵聞聽術士之言,心煩意亂,於是閉門謝客,獨自躲到偏堂持齋養神,並傳下嚴令:國中文武大臣及府中諸人,一律不得入內;即便本王妻子,也不準相見。

鏡頭推進,燕王府中。

畫外音:彭寵自囚王府之中,此後身邊再無一個親信。從弟之子後蘭卿有勇有謀,因被劉秀派回勸說叔父應徵入朝,彭寵故此不予信任,令其在外帶兵,不許留在身邊。

字幕:蒼頭子密,負責為燕王傳遞飲食,膽大心細,孔武有力。

子密因見漢軍勢大攻急,遂與三位家奴密謀:眼見漁陽不保,燕王必敗。我等何不刺殺彭寵,以其首級去向漢軍邀功請賞?

三奴:願聽大哥指派,共求富貴!

計議已定,於是各自行事。這日中午,彭寵在齋堂裡讀完道書,疲倦而睡。子密見時機已到,急與三同夥急步入室,將彭寵捆綁在床。

彭寵自夢中驚醒,掙扎道:狗奴才,將欲弒主乎?

子密不答,急以破布堵住燕王嘴巴。然後出告守門衛兵:大王有令,今日持齋戒養,任何人都不得以公務為由打擾,違者治罪!

衛兵聲諾。

子密又假傳燕王之命,將府中奴僕、丫鬟全都捆綁,分置別宮。安頓停當,又令同夥以燕王名義,召王妃入見。

彭妻進入臥室,見丈夫被縛在榻,不由大驚,手足無措。

彭寵對妻子使個眼色,當著子密之面吩咐:你不必驚慌,快去內室,多備些金銀細軟,速為此數位將軍置辦行裝,命其自走可也。

子密聞說有金銀珠寶,心中狂喜,於是下令:你兩個蒼頭,押王妃進入密室,搜尋財寶細軟;另一個蒼頭留在偏堂,看守彭寵。我到府外,查看情狀。

三奴聽令,各自答應,分別行事。

子密出室,故作遠離,卻又躡手躡腳中途折回,躲在偏堂室外,由窗欞中向內偷窺。

彭寵以金銀珠寶為餌,將子密及兩個蒼頭支開,知道良機易失,遂對那看守蒼頭道:我兒!本王素常以汝為最親信者。你今不過是被子密脅迫,本王不怪。可速解我身上繩索,本王必將郡主嫁你為妻,府中財物都歸你所有!

蒼頭動心,便要動手去解繩索。不料猛一抬頭,卻見子密在窗欞之外,向內冷眼盯視,由是大懼,不敢釋縛。彭寵順其目光看去,與子密四目對視,嘆一口氣,不再言語。

稍頃,蒼頭監押彭妻,攜帶大堆金銀而回。

子密入室下令:將財寶都堆放到齋堂側房,捆縛王妃,以布塞口。

同夥:喏!

子密:再去找六匹好馬,喂足草料,以備出城之用。

同夥:喏!

鏡頭轉換,月上中天,已是深夜。

子密解開彭寵身上繩索,以刀威逼:速在縑綢包上各書手令,便饒你不死。

彭寵:書何言語?

子密:今特派子密等人,前往子後蘭卿軍營,迅速開門放行,不得稽留!

彭寵被逼無奈,隻得照其所說而行。未料書寫方畢,子密手起刀落,先後將彭寵夫婦首級斬下,裝入縑囊。然後與同夥騎馬離開王府,以燕王手令賺開城門,直奔洛陽而去。

劉秀見到彭寵夫妻首級,回憶起當初彭寵大功,感慨萬千,將子密封為不義侯。

次日天明,官員入宮奏事,見閣門緊閉,呼之不開。由是大慌,命人逾牆而入,卻見宮人侍從皆被綁縛在地;又到臥室,見到燕王夫婦無頭之屍。

眾官入內,無不大驚失色,遂將宮中被縛宮人侍從釋放,仔細盤問,方知堂堂燕王,竟被三四個蒼頭所弒。

尚書韓立止住眾亂,命將燕王夫婦抬出安葬,繼而擁立彭寵之子彭午為王。

畫外音:其後未過數日,國師韓利發動政變,帶兵刺殺彭午,並滅彭寵滿門宗族。由是派人到涿郡向漢軍請降,將彭午首級呈送征虜將軍祭遵。

祭遵由此班師還朝,漁陽之亂遂平。

洛陽宮中,光武帝劉秀召見祭遵,詔命計點軍功,封賞從征諸將。

正在這時,禦史入奏:啟奏陛下,今有梁王劉永造反,自稱天子,請令征伐!

鏡頭閃回,敘述江淮之亂。

字幕:劉永,梁孝王劉武八世孫,初被更始帝劉玄封為梁王,以睢陽為都城。

更始政亂,屢敗於赤眉,劉永聞報拍案而起:此我建功立業之時也,機不可失。

於是下令:眾卿聽封。敕命以我禦弟劉防為輔國大將軍,劉少公為禦史大夫,周建等一眾豪傑分別為諸路將帥,大起三軍,挺進中原,就此爭奪天下!

眾將歡呼:大王聖明,我等遵命!

於是整頓兵馬,揮師中原。初起兵時,勢如破竹,先後攻下濟陰、山陽、沛縣、楚邑、淮陽、汝南等二十八城。

梁王聞報大喜,於是自稱天子,變定國名為漢,都於睢陽。

又傳詔旨:敕封西防佼彊為橫行將軍,東海郡大豪董憲為翼漢大將軍,劉地張步為輔漢大將軍,聯兵割據東方,與光武帝劉秀平分天下。

閃回結束。劉秀聞報劉永自立為帝,不由大怒:大將耿純何在?

耿純:臣在。

劉秀:命你為帥,率軍進擊山東,討伐逆賊劉永。

耿純:臣遵旨!

於是引軍出離洛陽,向東進攻濟陰,一戰擊敗劉永,佔據定陶。

建武二年三月,光武帝劉秀再下詔旨:命虎牙大將軍蓋延為帥,駙馬都尉馬武、騎都尉劉隆、護軍都尉馬成、偏將軍王霸、討難將軍蘇茂等為副將,率軍五萬,東征睢陽。

六將:喏,臣等遵旨!

於是蓋延辭帝出京,祭旗誓師,軍分東西兩路進兵。漢軍氣勢如虎,一路斬將奪旗,勢如破竹。未過旬日,捷報頻傳;西路軍奪佔襄邑,東路軍攻佔麻鄉。

劉永連吃敗仗,率殘部逃進睢陽,閉門不出;蓋延率軍長驅直入,圍城數重。

未料便在將欲破城之際,蘇茂突然舉兵反叛,佔據廣樂,並主動向劉永稱臣。

劉永大喜,任命蘇茂為大司馬,冊封淮陽王。蓋延等圍攻數月,不能攻下睢陽。

字幕:建武二年閏八月,金風乍起,滿地金黃。

蓋延見城中守兵懈怠,遂組織先登軍,乘夜攀上城垣,殺入城內。

劉永聞報漢軍入城,急攜家人在諸將保護下衝出東門,棄軍而走,帶少數親信輕騎,逃到虞縣。蓋延率軍沿途追擊,劉永損失慘重,精銳盡喪。

蓋延既得睢陽,乃分派諸將,四處攻城略地。先攻佔薛縣,殺魯郡太守,隨後彭城、扶陽、杼秋、蕭縣皆都望風而降。只有沛郡太守拒不投降,被漢軍擊殺。

虞縣守將見漢軍席捲而來,明知不敵,於是相互商議,決定襲殺劉永,投降漢軍。

商議已定,立即付諸行動。於是發動兵變,突入縣衙,先將劉永母、妻兒女皆都殺死。

劉永正在內院休息,聞聽前院叫喊之聲,知道必是發生變故,倒也反應敏捷,急帶數十名部下逃出,逃奔譙縣。

蘇茂、佼彊、周建聞說劉永逃至譙縣,皆率本部軍前來勤王,復聚三萬餘眾。劉永得此生力之軍,於是抖擻精神,再與蓋延大戰於沛西。

兩陣對圓,漢軍銳不可當,劉永復又大敗,部隊潰散奔逃,大半士兵落水溺死。

劉永再棄譙縣,在周建、佼彊保護下退守湖陵,蘇茂奔還廣樂。

沛郡、楚郡、臨淮郡等地平定,蓋延等奏凱還朝。

鏡頭轉換,齊魯官道。

一騎絕塵,飛奔齊郡,入宮來報張步:報主公,梁王大敗,光武帝盡得淮北之地!

張步聞報大驚:既是如此,我當何去何從?

字幕:張步,字文公,琅琊郡不其縣(今山東青島城陽區)人,地方割據軍閥。

鏡頭閃回,敘述張步來歷。

張步家境殷實,平素揮金如土,喜歡結交各方人士,在郡中頗有一定威望。

王莽地皇三年冬,劉縯、劉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張步也乘機聚集數千人馬,舉旗造反。因接連攻下周邊幾個城池,聲威大振,於是自稱五威將軍,就此獨霸琅琊郡。

地皇四年,更始元年二月,綠林軍擁立劉玄為皇帝,派遣使者,到各地招撫各方勢力。魏郡人王閎被任命為琅琊太守,負責接收琅琊郡。

張步聽說王閎來收取自己地盤,下令緊閉城門,不放王閎入城。

王閎就發檄文,曉諭各縣官吏眾人,各須打開城門,向更始皇帝投降。檄文下達未久,贛榆等六縣各遣使投降,表示歸附玄漢。王閎就此收編六縣數千士兵,前往討伐張步。

張步聞報大怒,引軍出城,設伏迎戰。王閎遠來疲憊,且又失去地埋之便,於是進入伏圈,被張步一陣打得大敗,隻得引兵遠遁。

消息傳至睢陽,梁王劉永大為震驚,遂派使者前往琅琊,敕封張步為輔漢大將軍、加封忠節侯,總督青、徐二州,全權負責討伐周邊各不聽命郡縣。

張步貪其爵號,就接受劉永冊封,在劇縣整編部隊,分付三個弟弟管領。

字幕:張弘,張步次弟,官封衛將軍;張藍,張步三弟,官封玄武大將軍;張壽,張步四弟,官封高密太守。

張步另遣將領,先後攻奪太山、東萊、城陽、膠東、北海、濟南、齊郡等地。

眼見張步拓地漸廣,兵甲日盛,王閎僅保數縣,處境變得非常艱難。因害怕部下潰散逃離,王閎於是孤身犯險,親到劇縣來見張步,欲以義理誘降。

張步聞說王閎隻身前來,在城外陳列大軍相見。

王閎見此場面,就於馬上拱手為禮,不卑不亢。

張步怒問:我有何錯,公前日全力相攻,屢見逼迫?

王閎按劍答道:我奉朝廷任命,身為琅琊太守,自當接收本郡諸縣。將軍不服朝廷,擁兵相拒,某隻得行使職權,攻討賊人而已,有何過分之處?

張步默然良久,下馬跪拜:太守所言極是,是張某無禮在先,尚望恕罪!

王閎:將軍請起,何必如此!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張步起身,前倨後恭,殷勤備至,與王閎並馬入城。進入縣衙,復下令置酒奏樂,以上賓禮節接待。席間更向部下諸將下令,自今而後,由王閎掌管郡中政事。

更始三年,劉秀、劉永先後稱帝,都很注重張步勢力,爭欲將其收歸自己手中。

閃回結束。建武三年二月,草長鶯飛,春暖花開。

張步聞報劉永被劉秀所敗,心下躊躕,猶豫不決。

城門守將來報:建武皇帝劉秀,遣其光祿大夫伏隆持符節來到齊郡,求見主公!

張步:有請。就請太守王公,替我迎接入城。

王閎應諾,將伏隆請入城內,引其登殿,與張步相見。

張步:伏公到此,不知有何公幹?

伏隆:奉建武皇帝令旨,特拜將軍為東萊太守。

張步正待答言,城門守將再次上殿奏報:天子遣使前來,已至城外。

張步驚問:哪個天子?

門將:自然是前梁王劉永。

張步臉色大變,轉向伏隆:接受建武皇帝加封之事,容作商議。尚請貴使先到館驛,權作休息。此間事畢,便遣部下前往相請。

伏隆:敬諾。此間利害,尚望將軍慎思。

於是告辭出殿,隨武士往驛館而去。

張步遂命王閎:速請天使入城,進宮相見。

劉永使臣入宮,不敢託大,與張步以賓主之禮相見。寒暄已畢,讓座待茶。

張步:天子派公前來,不知有何旨意?

特使:奉天子詔旨,加封將軍為齊王,統領齊國諸郡。

張步聞說封王,不由大喜,再無猶豫,立請天使面南宣旨,自己向北跪伏,領旨謝恩。

特使宣旨賜印已畢,因而問道:齊王既受天子封賜,則劉秀所派使節,當做何處置?

張步:天使既已知此事,小王不敢隱瞞。為表對天子陛下忠心,小王豈敢因私廢公?當立斬伏隆,將其首級呈獻貴使。

特使:善哉,大王可謂英雄明斷,識時務者。

張步於是立即授命殿中執金吾:速帶二百武士,前往館驛,將伏隆斬首報來!

鏡頭轉換,建武三年四月,萬木蔥籠,初夏時節。

劉永聞報張步已受自己封賜,大為放心,於是率領群臣部將,啟駕北歸。睢陽人聞說舊主復還,於是群起驅逐建武漢軍,舉城迎接劉永歸來。

消息傳至洛陽,光武帝劉秀大怒,急傳詔旨:令吳漢與蓋延合軍,再圍睢陽。

吳漢、蓋延領旨,引軍南下,將睢陽城重重圍困,全力攻打。劉永率部堅守百日,攻之不下。相持至秋,光武帝催戰詔書一再下達,吳漢慌急,脾氣漸躁。

蓋延入帳,見吳漢坐臥不寧,笑問:勝利在望,將軍何必煩躁如此?

吳漢:城高池深,易守難攻。今相持百日,猶不能下,何謂勝利在望?

蓋延:將軍自忖,這城中之糧,可供數萬兵馬幾日之食?

吳漢:便是倉儲充實,亦不過百日之糧。

蓋延:是也。劉永雖勉強支撐這百日之久,但依末將算來,糧將盡矣。如今將近秋末,田禾已熟,將軍若令將城外田間麥子全部收割,則城中斷糧,尚能守乎?

吳漢聞言恍然大悟,立即傳令:全軍分作兩部,一半攻城,一半收麥!

城內守軍眼見城外田中小麥皆被割走,於是叫苦連天,再無戰心。劉永見此,知道不能坐以待斃,被迫於夜間組織突圍,棄城而走,奔至酇縣。

蓋延率領諸將在後緊追不捨,盡奪敵軍輜重,復將酇縣重重圍困。

劉永輜重盡失,且又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終至絕境,走投無路。部將慶吾見此,聯絡帳下僚屬,闖入王帳,殺死劉永,齎持首級出城,來向漢軍投降。

蓋延傳首洛陽,奏報天子。劉秀大喜,賜封慶吾為列侯。

劉永弟劉防見兄長已死,知道大勢已去,隻得舉城投降。

蘇茂、周建逃奔垂惠,共立劉永之子劉紆為梁王,繼續對抗劉秀。

字幕:建武四年秋,光武帝派遣捕虜將軍馬武為帥、騎都尉王霸副之,兵圍垂惠。

劉紆、周建奮然出兵,與馬武、王霸交戰。蘇茂在城外聞報,亦率本部兵來救。雙方激戰一場,從早至晚,漢軍個個奮勇,梁軍漸漸不利。

周建:主公,天色已晚,再戰不利。不如收兵還城,來日復戰。

劉紆:卿言甚是,便命鳴金收兵還城。

於是周建下令鳴金,敗退而還。將至城下,卻見城門緊閉,並無一人接應。抬頭看時,見兄長之子周誦站立城頭,面帶冷笑,無動於衷。

周建:賢侄,不見為叔回師乎?因何不開城迎接梁王?

周誦:勝敗已定,叔父休要執迷不悟。我為闔族性命,已舉城歸附漢天子矣!

周建:逆賊,焉敢如此悖逆!

正怒罵間,後面喊聲大起,馬武率漢軍已經追至。周建無奈,隻得力保劉紆,繞城敗走。周誦大開城門,迎接漢軍入城。馬武遂克垂惠,下令出榜安民。

畫外音:垂惠大戰之後不久,周建死於逃亡途中,蘇茂投奔下邳董憲,劉紆投奔佼彊。漢軍由此消滅關東地區最大割據勢力,復得江淮富庶之地,解除京師洛陽最大威脅。

字幕:建武五年六月,夏末秋初,赤日炎炎。

劉秀率領諸將出離洛陽,親征東海郡董憲。昌慮一戰,董憲大敗,退保郯城。

吳漢部跟蹤追擊,於八月攻下郯城,全殲董憲主力,董憲逃往朐城。

當年十月,劉秀再遣大將耿弇為帥,率軍進擊張步。耿弇用兵如神,相繼攻佔祝阿、鍾城,誘殺張步手下大將費邑,奪取濟南、臨淄二城。

張步傾盡全軍二十萬人馬,反攻臨淄。耿弇據城以守,誘敵開進,然後出動奇兵迂迴襲擊,連戰皆捷,張步逃至劇縣,走投無路,被迫降漢。

畫外音:建武六年正月,吳漢攻破朐城,擊殺董憲,劉紆與佼彊相繼敗亡。當時李憲在舒城自立為天子,亦被漢軍攻殺。至此,漢軍在四年之中,將關東、河北、齊魯地區各股割據勢力全部剷除。平定關東之後,漢軍繼而揮師進攻關中,並欲經略隴蜀。

鏡頭轉換,漢中南鄭城下,漢軍攻打正急。

守將延岑、田戎抵擋不住,率軍退入蜀地,復投大成天子公孫述。

公孫述準納二人之降,但因惡其反覆不定,因此並不予以重用。

延岑向公孫述請求:臣啟陛下,漢中向為益州北面門戶,實乃咽喉要地。陛下若能助我三萬精兵,必能復奪漢中,永為成都北藩。

公孫述:將軍因何自信如此?

田戎:劉秀之兵遠道而來,雖一時得志,但勢力尚未鞏固,此時反攻,準保必勝。

公孫述:將軍休矣。若雲劉秀軍遠來勢微,則漢中不必失也。

延岑、田戎見公孫述不從其請,各自嗟訝嘆息而退。

公孫述不理漢中,但為防守巴郡入蜀要道,遂命在瞿塘峽口長江北岸山上築城。

半年之後,信使來報:山城築就,請旨定奪。

公孫述:甚好。命以五千兵駐守,城中建造房舍,復掘地為井,以供炊食。

旬月之後,信使又來奏報:啟奏陛下,我家主將奉旨開井十數口,皆得甘泉。然其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主將以為祥瑞,故命臣前來奏報陛下。

公孫述聞奏大喜,向眾臣說道:如此說來,朕可號為白帝,此城可稱白帝城。

眾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畫外音:白帝城東望夔門,南望白鹽山,西臨奉節縣城,北倚雞公山;因易守難攻,成為歷朝兵家必爭之地。公孫述據此地而割據一方;蜀漢劉備退守白帝城託孤,而漢室得存;南宋築山城而抗禦蒙元,使蒙古大軍數十年不能破關。故白帝城有鎮守三峽、拱衛巴楚之稱,乃成軍事重鎮。宋元戰爭時期,白帝城與重慶城、合川釣魚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龍崖城、瀘州神臂城等,共同構建成西線山城防禦體系,可謂天下奇觀,獨一無二。

字幕:建武六年,公孫述派田戎與將軍任滿出夔門南岸江關,下臨沮、夷陵之間,招其故眾,欲攻取荊州諸郡,不克而還。

公孫述下旨:詔命自此而後,國內廢除銅錢,設置官鑄鐵錢。

此令即下,致使貨幣不能流通,金融系統大亂。

近臣進奏:陛下可曾聞蜀中童謠所傳唱乎?

公孫述:所唱何來?

近臣:道是「黃牛白腹,五銖當復。」

公孫述:卻是何意?

近臣:蜀中有好事者聞此,以為王莽稱「黃帝之後」,陛下自號「白帝」,故曰「黃牛白腹」;又五銖錢乃是漢貨,「五銖當復」者,是說天下當還於劉氏也。

公孫述:此等詭辯危言,豈可信之!我聞劉秀喜好符命鬼神瑞應諸事,屢引讖書為據。卿卻不知,孔子始作《春秋》,為赤製而斷十二公。今漢高帝至漢平帝已過十二代,曆數已完,同姓不得再受命為帝,是為鐵證,又何疑焉?

近臣:陛下博聞,小臣萬不及一。

公孫述:你還不知,又有《錄運法》曾雲「廢昌帝,立公孫」;並《括地象》說「帝軒轅受命,公孫氏握」;《援神契》謂「西太守,乙卯金」,是謂我為西方太守,必軋絕卯金劉氏。五德之運,黃承赤而白繼黃,金據西方為白德,而代王氏,得為正統之序。

近臣:陛下神鑒,小臣茅塞頓開!(本集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