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一十五章:十萬兵
新世界74年,西元1553年,四月上旬。

白古王朝,白古城(後世勃固)。

東籲王朝君主莽應龍親率三萬大軍南下,包圍了白古城整整三個月。

面對氣勢洶洶的東籲大軍,即位不久的白古王朝新君斯彌修都曾勸說前來助戰的宋洲僕從軍躲進城中,一同禦敵。但被宋洲婉拒,失去機動能力,僕從軍將毫無價值,與其在城內困守,還不如駐營於白古城西面,與白古城互為犄角,使東籲大軍不能專心攻城。

宋洲的這番安排的確取得了效果,莽應龍率軍抵達後,便調主力數次猛攻宋軍營寨,雖未能拔除這顆釘子,但也令宋洲僕從軍傷亡不小。得虧緊要關頭,月港都督府從各地擠出的第二批四千僕從軍及時趕到,將東籲軍隊壓了回去。

見不能速勝,鐵了心要一舉拿下白古王朝的莽應龍繼續從果內徵召援軍南下。此外,逃出白古城的斯彌陶也召集了一支近萬人的軍隊與東籲大軍合兵一處,使得雙方聯軍兵力達到了驚人的五萬。

五萬大軍中有步兵兩萬九千人、騎兵九千人、水師三千人,戰象三百頭,輔助兵力兩千人,另外還有一支人數超過三千人的火器部隊。這支部隊所用的火器五花八門,既有從明朝邊界繳獲到的火門槍、火炮,也有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到的火繩槍與鷹炮等,更有宋洲支援白古王朝的宋式火繩槍。

如此龐大的兵力,幾乎是舉東籲王朝全果之力,因此,此次攻城戰對莽應龍而言至關重要,只能勝不能敗。

白古城從1369年起,就成為了白古王朝的都城,近兩百年的修繕加固,使得該城城高牆厚,遠不是東籲大軍手裏的明朝火炮或鷹炮就能轟開的。斯彌修都召集了城中所有男女老少一同守城,東籲大軍的兵力優勢沒法在城頭鋪開。

莽應龍隻得下令全軍展開長期圍困,並佈置了大量警戒兵力。據斯彌陶提供的情報,白古城裏的糧草只能供應五個月,在今年雨季(6月至10月)到來前,白古城就會支撐不住,那時便是東籲大軍的破城機會。

徵調數萬青壯南下,東籲王朝承受的壓力也相當不小。軍隊中很多軍官都是地方領主,他們手下的士兵全由普通農人組成。如果不能按時回村,東籲王朝的農業生產勢必要受到影響。但好在該國地方上有廟宇和村莊架構,可以最大程度的組織剩餘勞動力。軍隊的花銷可以通過戰利品與新征服地區的供給來解決。加上軍隊中不少人本身就是失去土地的流亡者和職業客卿,很容易適應長期服役。

東籲大軍等的是城中糧草不濟這個轉機點,而白古王朝拚死抵抗,等的又是什麼呢?

~~

四月的印度洋,靠近赤道地帶,東北季風盛行。

此時,一支懸掛著宋洲旗幟的艦隊正逆風向白古王朝下緬地區行去。

這支艦隊是結束明朝「多點開花」行動,迅速調回的月港分艦隊戰艦。隨行的運兵船上滿載著得勝而歸的海軍陸戰隊第一團士兵,這些士兵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整,又得趕往白古王朝救火。幸好士兵們剛剛打了場大勝仗,士氣正盛,不然這股勁泄去,再想重新恢復,不知要等到何時。

陰暗的船艙內,有人在吹牛打屁,有人在閉眼假寐,一陣悠長的口琴聲忽然傳入船艙,吵鬧聲由此戛然而止。

伴著口琴聲,有人哼起時下軍中流行的曲子,立刻引來了起鬨。

「咱韋團長可真是個多面手,不僅打仗了得,還寫得一手好字,吹得一首好曲。」

「我聽說韋團長年輕時便是長安郡十裡八鄉有名的俊後生,上門說親的媒婆都快把他家門檻踏破。團長夫人是韋團長的青梅竹馬,韋團長也是個癡情種,一生隻娶一人,不知讓多少仰慕者黯然神傷。」

「老張,你這都是從哪裏聽到的八卦,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什麼叫有鼻子有眼,俺就是長安郡的,和韋團長家僅隔一個鄉,韋團長的事跡,俺們鄉誰人不知。」

「老張,既然你這麼清楚,那給大夥講講韋團長的從軍經歷唄。」

「講是能講,就是俺最近嗓子有些不舒服,你們看……」

「好你個老張,恐怕老早就惦記起我們捨不得吃的鳳梨罐頭了吧!」

說笑間,船艙裡又恢復了吵吵鬧鬧。

上層艉樓會議室中,韋應庭一邊吹著口琴,一邊思考著接下來馳援行動的部署。

團參謀拿著一張電報單,走進會議室,咳了咳,打斷了韋應庭的雅興:「團長,有白古城發來的電報。」

「恩,出了什麼緊急情況?」韋應庭接過電報瞧了瞧,眉頭隨即緊鎖起來,「連同傷員加水土不服者,竟然減員達到四成。」

團參謀解釋道:「據我所知3月至5月正好是下緬地區的熱季,氣溫能達到35℃以上,且濕度很高。這次馳援白古王朝的行動,恐怕都督府亦沒想到會打這麼久,應急藥物難免會出現不足。」

韋應庭走到地圖前,凝視著地圖上的河流,說道:「我心裏已有了一個計劃,既然都督府同樣不希望久拖,那只能兵出奇招了。」

「團長,你的計劃是?」團參謀好奇道。

韋應庭指著地圖上的錫當河,說道:「打蛇打七寸,東籲大軍的七寸就在這後勤補給上。咱們沿此河逆流而上,直接穿插到東籲大軍的後方,攪它個天翻地覆,我就不信這莽應龍還坐得住。」

團參謀點了點頭,有些擔憂道:「大敢穿插到東籲大軍後方,的確是個妙招,不過我們也得承擔方向不明,武器彈藥運輸不便的壓力。」

韋應庭接話道:「這就要看我們沙廉商站的同僚這些年在白古王朝積累的人脈如何,如果這個問題都解決不了,那我們趁早撤兵,不要在攪合緬地的任何事宜了。」

商業滲透了這麼久,韋應庭實在不敢相信,緬地會連一個傾向宋洲的勢力都沒有。

「我這就去給沙廉商站發電報,看看他們有沒有解決辦法。」團參謀急忙下去安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