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三十七章:向西的探索(3)
翌日,天剛亮。

部落首領派人前來向忽必勝告知,他們要隨船前往下遊,查看了實情,才願意向大宋臣服。

忽必勝與齊小寶相視一笑,對傳話之人說道:「你們的謹慎可以理解,不過我們現在有要事在身,暫時不會回去,不如這樣,等我們返程時,再捎上你們。」

與傳話之人約定好大致的碰頭時間,船隊繼續向上遊行去。

八月中旬,船隊抵達了石勒喀河與一條支流(後世涅爾恰河)的交匯處。

在此之前,探索隊又遇到了四五個情況類似的索倫人部落。有的對忽必勝的招攬將信將疑;也有對其不屑一顧者;更有甚者仗著自己人多,直接動手搶奪探索隊的物資,被忽必勝指揮士兵狠狠打痛,最後躲進了山林裡。

跑得了和尙跑不了廟,士兵們歡天喜地在該部落住地清點戰利品,意外抓到了一個沒來得及逃跑的土著,經過審問才知這土著並不是該部落的部民,而是因迷失方向,被抓來當做奴隸的布裡亞特人。

說起布裡亞特人,其來源歷史就複雜了。

西元12世紀,韃靼人已散佈在後世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遊和肯特山以東一帶,並分衍出乞顏、劄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這些部落和周邊塔塔爾、翁吉剌、蔑兒乞、斡變剌、克烈、乃蠻、汪古諸部,都屬遊牧在草原上的「氈帳中的百姓」。而生活在蒙古高原北部森林中,「無市井城郭,逐水草為居,以射獵為業」的部落則被韃靼人稱作「林木中的百姓」。布裡亞特人的前身便是「林木中的百姓」。

1207年,鐵/木真統一草原後,派長子朮赤去征服「槐因亦兒堅」。「槐因亦兒堅」就是「林木中的百姓」的意思。當時,斡亦剌部是林中百姓裡實力最強的一支,居於貝加爾湖西岸。他們的首領忽都合別乞見到朮赤率兵前來,便不戰而降,還向先鋒駙馬布哈表示,願意作嚮導,深入「林木中百姓」當中勸降。

由此,貝加爾湖東西兩岸的不裡牙惕部(布裡亞特)、東岸的巴兒忽惕部(巴爾虎)、西岸的兀兒速惕部、唐努烏梁海東北部的合卜合納思部、杭愛山以北的康合思部,以及其他小部落如禿巴思部、吐麻部、脫列思部、帖良古部、客失的迷部、失必兒部、巴隻吉惕部,全部依次而降。

論起來,布裡亞特人的生產生活方式與韃靼人迥然不同,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部落心理、信仰與索倫人更為接近。他們崇拜天鵝,其祖先憎惡牧羊。

林木中百姓最強的是斡亦剌部(瓦剌),與黃金家族聯姻後,在北元時期多次操控汗位繼承,甚至在土木堡之變後,瓦剌部首領也先篡奪了汗位。元裔達延汗即位後,瓦剌部被迫西遷,在史書中聲明最大的準噶爾便是瓦剌四部之一。

瓦剌西遷後,一直默默無聞的不裡牙惕部(布裡亞特)突然崛起,經過幾番征戰,不裡牙惕征服了大部分的林木中部落,布裡亞特人自此開始形成。

其後,布裡亞特人深受韃靼人影響,成為了韃靼人裡的一支,但草原極論血/統,布裡亞特人因此始終遊離在韃靼核心圈外。

~~

探索隊在河流交匯處的一座沙洲上(位於後世普裡伊斯科維)做短暫休整,齊小寶隨後派出兩支小隊沿著支流向上遊探索一段。

「此地是一處不錯的駐堡點,只要能守住這裏,便沒人敢繼續向下遊闖!」忽必勝跺了跺堅實的土地,感嘆道。

齊小寶笑道:「難得隊長你還記得正事,我還以為你這些時日光顧著做買賣,都快忘記自己有任務在身呢!」

「怎麼會,我這是公私兩不誤,時刻將正事牢記在心!」忽必勝哈哈一笑,連忙轉移話題,問道:「接下來,齊副隊長你有何計劃?好不容易抓到一個嚮導,難道我們就要立刻返回不成?」

提及任務,齊小寶的神情隨即嚴肅起來:「船上的物資只能支撐一個月,而夏季眼看就要結束,如果我們不能在封凍前返航,那就只能等到明年河水解凍後回去,我擔心再往前走,遇不到一個部落,得不到任何補給。」

「好吧,你的小心甚微,不無道理!」這個節骨眼,忽必勝可不敢拿全隊160人的性命做賭注。

兩人商議過後,決定於沙洲附近探索一番,便掉頭返航。

只在沙洲附近二十裡探索了五天,一行人的收穫就不小。有隊員在西面十餘裡的地方,發現了金屬礦脈,具體是什麼礦,要帶樣品回伯力堡化驗後才能知曉。而北面的驚喜更大,兩位隊員分別發現了石煤與泥煤,有煤炭便意味著速度更快的小火輪能在下一次探索中發揮作用。

兩位隊員發現煤炭的地點,在後世名為涅爾琴斯克,它還有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尼不楚。

尼不楚當地屬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零下33-零下26℃,7月平均氣溫17-21℃。年降水量240-400毫米。由於氣候寒冷,大部地區分佈有多年凍土。就在這片冰霜之地下面埋藏著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與貴金屬、螢石、煤、泥煤、各種建築材料以及天然礦泉等資源。鐵礦石產地集中在尼不楚北部地區,該地區還出產銅、鈦、磁鐵礦、鉬礦等。西部和北部地區生產大量的煤礦石。黃金、白銀、鋅-鉛礦石的礦層多分佈於中部和南部地區。其中,白銀儲量仍在後世羅斯名列前茅,自1704年開始,尼不楚白銀礦作為羅斯唯一的礦場開始生產白銀,最早產出的白銀曾被用在獻給彼得大帝的銀帆船杯上。

獲知沙洲附近有煤炭,忽必勝與齊小寶沒在繼續逗留,立刻啟程返航。

兩艘槳帆探索船回到漠河堡時已經是十月份,兩船滿載而歸的毛皮,隨即引起了堡內轟動。

粗略一核算,此次探索,拋除攜帶的貨物成本,160人估計每人能分到600銀圓,這在每月月餉只有16銀圓的士兵眼裏,無疑是一筆巨款。眼紅不已的士兵紛紛找忽必勝報名下一次的探索行動。

江水封凍後,忽必勝派人將採集到的礦石樣本送去伯力堡化驗,結果確定是銅礦與銀礦,這愈加使明年的探索迫切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