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七百三十二章:貫通東西的可能(上)
廊峽都督區,玉門堡。

勘探隊攜帶大箱小箱的測量設備,乘坐火車朝東面山谷進發。

計劃連通的玉門堡至新安堡。

後世南美曾提出過四條貫穿東西兩岸的鐵路方案,即巴西坎波斯-秘魯巴約瓦爾線、巴西桑斯托-秘魯伊洛線、巴西帕拉納瓜-智利安托法加斯塔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智利瓦爾帕萊索線,其中第四條難度是最低的。但由於阿\/智兩果關係緊張,這條貫穿南美東西兩岸的大動脈始終未有啟用。

本時空,東西兩岸竟在宋洲手中,自然沒有上述的問題,但以目前掌握的技術,如何修卻成了難點。一旦將這條鐵路修通,友誼港至新洛陽的距離將縮短到1300公裡,這可比如今海上航線繞過麥哲倫海峽減少了4000多公裡的航程,對宋洲而言,經濟、正治價值難以估量。

火車車廂內,一中年人分發完資料,說道:「上一次測量,得到的數據,進入山谷的海拔就有1000米左右,越往東海拔越高,兩邊的群山,矮的有2000米,高的在4000米以上。我們這一次需要勘探的一段,直線距離不過3公裡,海拔落差達到驚人的800米,火車根本沒法往上爬。」

想連接東西兩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的安第斯山脈無法繞過。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除亞洲之外最高的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後世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為西半球和南半球第一高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

整條安第斯山脈分為三段。北段成條狀分支、隔以廣谷和低地,各條山脈多代表背斜構造,通過侵蝕,軸部露出花崗岩、片麻岩等古結晶岩,兩翼則殘留著白堊紀、第三紀的砂岩和石灰岩。大致位於後世哥倫比亞,朝北向東延伸,最後與加勒比島的島弧相連。

中段寬度和高度顯著加大,東、西科迪勒拉山脈之間楔入寬闊的山原至玻利維亞高原。從後世秘魯到智利,在此山脈由西北轉為東北走向。此地安第斯山的寬度最大,也有最多的火山活動遺跡,據知有超過900個火山,高度由5000到7000米南段安第斯山,在智利到巴塔哥尼亞海岸,這一段有相當多的活火山。

南段高度和寬度逐漸減縮,東、西科迪勒拉合二為一。由於縱橫斷層交錯,加以第四紀冰川和流水的侵蝕作用,山地顯示分割破碎的形態,普遍具有阿爾卑斯型地貌特徵。

「能不能走『人』字形線路?」一年輕隊員隨口問道。

「人」字形鐵路、又稱入字形或Y字形鐵路,因鐵路線的宏觀外形如同漢字「人「字而得名,是鐵路折返線的基本類型之一,目的是讓火車能以較短的鐵路距離和時間在變換軌道後反向前行。後世京張鐵路從南口北上要穿過崇山峻嶺,坡度很大,按照當時通用的一般設計施工方法,鐵路每升高1米,就要經過100米的斜坡,這樣的坡道長達10多公裡。為了縮短線路、降低費用,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詹天佑大膽創新,設計了「人「字形鐵路線路,為了安全、平穩,北上的火車到了南口以後,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前面拉,一個在後邊推,火車向東北方向前進,進入了「人「字形鐵路線路的岔道口後,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改成拉,而原先拉的火車頭又改成推,使火車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爬坡就容易多了。在20世紀初,如此大膽的設計,在果內鐵路建築史上是一個不小的創舉。

負責帶隊的章讓章隊長搖頭道:「『人』字形線路在200米的曲線半徑與不超過30‰的坡度上適合,但我們要攻克的地段坡度遠高於這個係數。」

「而且我們還要考慮高海拔對目前蒸汽機車功率的影響。拿蒸發量1000kg\/h的蒸汽鍋爐為例,轉移到高海拔地區,將不會產生相同蒸發量的蒸汽。由於在高海拔空氣密度降低,它將消耗相同體積的空氣,但不會消耗相同質量的空氣,這會導致燃料消耗變小和蒸汽產生率變小。由於通過鍋爐管的氣體質量流量減少,對流傳熱也減少,這會進一步導致蒸發率降低。燃燒是一個需要持續的空氣供應才能存在的過程,在高海拔地區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呈指數下降,蒸汽鍋爐可能會無法適應這種缺氧環境。雖然能用鼓風機提供相同體積的空氣,但氧氣密度降低,會導致燃燒減少,燃料消耗減少,從而減少了蒸汽的產生。因此,蒸汽鍋爐在其額定蒸發量下無法在較高海拔保持預期輸出。」中年人給一幫地質學方面的隊員補充了一下相關專業的知識。

「可惜我們的定向爆破與隧道開鑿技術還不到家,不然,或許會有更多可選的辦法。」有隊員感慨道。

章讓鼓勵眾人道:「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火車行駛了半個小時,終於到站,鐵路公司安排接待的人早已來到站台等候。

「章隊長,這次還得辛苦你們呀,大老遠的把你們從本土請來,我實在有些不好意思。」接待人與勘探隊一行人一一握手,隨後領眾人出站,前往招待所休息。

同一列火車中,另一隊從明朝山東轉來,懷揣著坐擁「千畝良田」夢想的移民陸續惶恐不安的走下了車。

「要俺說留在東北總督府也挺好,再不濟,就在卡納卡群島或者廊峽都督區安家也成,結果聽你的跑這麼遠,到現在還沒到地方,不知圖個啥!」婦人埋怨道。

男人沒好氣道:「你個婦道人家懂啥,正所謂好酒不怕巷子深,咱老朱家窮了幾輩子,如今逮到機會,不得挑最好的。再說這一路,官府管吃管穿,又沒讓你少半斤肉,你有啥好擔心的!」

同鄉朱老六湊到拌嘴的夫妻跟前,笑呵呵勸道:「朱大哥,你也別怪嫂子,這一路走來,其實我心裡也七上八下,平時五碗的飯量如今也只能吃三碗了。」

「老六,你他N真是個人才,前年的飢荒沒把你餓死,只能說你命硬!」男人被朱老六的話逗樂,心裡的火氣頓時就泄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