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五百九十七章:虛驚一場(上)
接到聖旨的王忬一路馬不停蹄,先由運河南下淮安府,再輾轉繞過宋洲夷人活躍的揚州運河段,前往了和州,最後從和州渡江抵達了金陵城。

與金陵六部官員商討,王忬了解到宋洲夷人一路橫推,完全控制了揚子江,炮擊了金陵城,現在主要在江北劫掠,這令他稍稍安了安心。

金陵吏部尚書萬鏜著急道:「眼下,宋洲夷人雖不在江南劫掠,但難保之後亦是如此,王大人還是需儘早想出應對之策。」

兵部尚書韓士英也道:「江南各衛所已糜爛不堪,恐難有戰力,王大人若想打贏此戰,需擇良兵良將。」

「我欲召俍兵前來助戰,諸位大人以為如何?」王忬詢問道。

俍兵即狼兵,是西南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俍兵制度肇始於明代,是明代軍製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明代「剿賊」、「禦倭」中多有使用。但由於缺乏有效的管束手段,軍紀混亂,燒殺害民之舉亦所在眾多,以至百姓有懼狼兵甚於賊之說,亦稱広西猴兵、猿兵等。

俍兵戰績相當不俗,《明史·沈希儀傳》就記載:「嘉靖五年,總督姚鏌將討田州岑猛……沈希儀改任右江柳慶參將,駐紮在柳州。象州、武宣、融縣瑤民造反,沈希儀出兵征討攻破。他因病回到家鄉,不久又回到原任。柳州在萬山之中,城外五裡之處就是敵賊的巢穴,軍民已到無地可耕的地步,而官軍向來不能勝任戰鬥。又加上敵賊耳目遍官府,對官府裡的事情動靜無所不知。沈希儀說要想大破敵賊,非用狼兵不可,向製府請求這件事。調那地的狼兵二千人來,守戍之兵方稍有振作。又尋找到與瑤通貿易商販的有幾十人,抓住他們犯罪根據而厚撫他們,讓他們刺探敵賊。這樣敵賊的動向,沈希儀也無所不知。沈希儀每次出兵,雖然是肘腋親近的人,也不告訴他們去向。到期鳴號,則諸軍都集合起來。令一人挾旗帶領諸軍行軍,不讓他們測知到哪裏去。等到駐軍設立埋伏,敵賊必定到達,敵賊遇到埋伏總是逃奔。官軍攻擊他們,總是能取得預期的勝利。之後,敵賊侵犯其他地方,官軍又比他們先到達。遠村僻地,敵賊估計是官軍不能到達的地方,前往侵犯,官軍又未嘗不在,敵賊驚服他是神人。沈希儀獲得的賊巢婦女牲畜財產,果真是鄰巢的都歸還他們,隻取暗中幫助敵賊之人的東西。諸瑤全部恐懼降伏,不敢響應敵賊。

眼下危急局面,別無他法,儘管六部老大人們對俍兵軍紀頗有微詞,但也只能暫時壓下。

結束商討,兵部尚書韓士英單獨留下,見房間內再無旁人,韓士英這才問道:「民應,你可有把握禦敵於外?」

「宋洲夷人非韃靼,亦非尋常倭寇,我如何有十足把握!」王忬無奈道。

「既無把握,那只能取捨,江南事關朝廷財稅,還請民應思量一二。」韓士英意味深長道。

王忬聽出了韓士英話裡的意思,如果有必要,江北只能暫時捨棄。

「此事,需待我斟酌斟酌。」王忬不敢草率決定。

~~

在金陵城匆匆休整了兩日,王忬簽發完幾道命令,隨後前往了自己的老家——江南重地太倉,巡視起當地的防衛。

被手下將士從崇明所綁走的熊桴聽聞王忬到來,急忙前來請戰,希望這位王提督能調撥戰船,準許自己帶兵收復崇明,切斷宋洲夷人的退路。

「元乘,切不可急躁,我自有安排!」王忬安撫道。

熊桴前腳剛到,後腳,兩位被王忬看中的武將也日夜兼程趕來,其中一人為浙江參將湯克寬,另一人為福建鎮都指揮僉事盧鏜。

湯克寬,南直隸邳州人,其父湯慶曾是嘉靖年間防守長江的總兵官。湯克寬世蔭官都指揮僉事,後充浙江參將。

盧鏜,處州衛人,世蔭任福建都指揮僉事,其熟知兵法、智勇雙全,是個難得的將才。

王忬找來兩人是有的放矢:湯克寬驍勇善戰,懂水陸戰法,王忬想讓其領各路營兵;而盧鏜分管的是屯田、訓練、司務等事務,向來治軍嚴格,王忬想讓其統領即將調來的俍兵。

幾人熟悉後,騎馬冒險前往入海口,親自觀察了一番宋洲夷人的水師戰船。

當見到七千噸的「元寶」號鐵甲艦如定海神針般杵在入海口時,王忬心裏對以水師戰水師的想法,沒有了一點信心。

「湯參將,你可有殲滅夷人水師的辦法?」王忬有些不死心道。

「回稟大人,若是在這寬闊的海面,只怕毫無勝算,若能引敵船進入狹窄水道中,或可有一線勝機。」湯克寬不敢把話說得太滿。

聽到此言,王忬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

巡視完海防,幾人又去太倉查看了衛所的訓練與裝備情況。

宋洲夷人全員使用火器,這是以往所遇之敵,不曾一見的。在太倉的軍器作坊中,匠人打造的大部分火器還是老式的單眼銃、三眼銃,與近些年收繳到的宋夷鳥銃、佛郎機鳥銃,根本無法相比。

「大人,這是我們剛剛仿製的宋夷鳥銃!」一匠官呈上一桿新式火槍,向王忬獻寶道。

王忬拿著贗品與通州(南通)之戰中士兵撿到的宋洲真品相比,便發現了區別。一是沒有前端的刺刀,二是槍管中沒有膛線,多年前一直沒有解決的燧石難題,匠人們倒是想出了解決之法。

「為何會有這兩樣差別?」王忬疑惑道。

「宋夷鳥銃的尖刀乃精鐵所製,匠人打製一把,耗時日久。至於這槍管的膛線也是同樣的道理,非不能做,只是耗時耗工,若想完全一致,恐不能及時供應軍隊之所需。另外宋夷鳥銃的彈丸不同尋常,亦需找人定製。」匠官如實答道。

王忬點了點頭,找來士兵演示。

新式火槍的射程能輕鬆達到兩百步,這大大超過了單眼火銃與三眼銃的射程。

王忬不吝賞賜後,又命士兵演示了一下宋夷鳥銃,士兵搗騰一番,最終才將米尼彈裝好,結果這不經意的一槍就打中了最遠三百步的靶子,王忬見此,讓人將靶子後移,演示的結果依然能命中。一旁的熊桴、湯克寬、盧鏜望此情形,各個神情凝重。

王忬不露聲色,讓匠官將火器收好,並叮囑儘快完成軍隊的新式火槍所需,隨後一臉黯然地離開了太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