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九十七章:龐庸騙局
一支身穿統一著裝的騎兵隊伍押解著俘虜,沿色楞格河向下流行去。

色楞格河又名「薛涼格河」、「薛靈格河」。發源於杭愛山,由伊德爾河和木倫河匯合而成。該河流向東北,與鄂爾渾河匯合後,才稱為色楞格河。河流繼續向北,到達後世布裡亞特首府烏蘭烏德,過後世塔陶羅沃,再向西彎轉,流經一片三角洲,注入北海。

北海有336條河流注入湖中,水系流域面積達到56萬平方公裡,而色楞格河補給了北海水量的50%以上,更是在入湖口處形成了面積近700平方千米的世界最大湖泊三角洲。

騎兵隊伍人數在六百左右,他們攜帶的馬匹,連同俘虜騎乘的馬匹在內,數量超過一千五百匹,規模頗為壯觀。

這些馬匹除三分之一是常見的蒙古馬外,其他馬匹的種類可謂五花八門。有來自女真地區的毛憐馬,還有少量李朝馬,更多的是穿越眾從後世搞來培育的馬種,如雅庫特馬、卡巴爾達馬、芬蘭馬以及頓河馬,這些馬的顯著特徵是耐寒,且體型要比蒙古馬高大。

雅庫特馬是在13-15世紀雅庫特人遷移到西伯利亞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有馬種。

與擁有類似蒙古馬血統的馬相比,雅庫特馬體型更高(雄性身高平均有1米4,雌性稍矮,平均在1米36左右),重量更重(體重能達到500斤)。後世已經形成了三種雅庫特馬類型:北部原始的雅庫特馬、較小的南方類型(沒有與改良品種雜交)、以及較大的南方類型傾向於用於改善當地雅庫特的品種。穿越眾購買的是最後一種名叫普裡倫斯卡馬亞種的冷凍J子。

卡巴爾達馬是在巴爾卡裡亞地區(後世高/加索山脈附近)培育的。這種馬生命力非常頑強,能適應任何環境。體型中等,身高通常約為1.5米。其有很強的氧化能力,更能適合山區工作。

芬蘭馬是一個非常通用的冷血品種。有時被稱為「萬能馬」,因為這種馬的用途非常廣泛。芬蘭馬身高通常約為1.5米,溫順可靠,很容易訓練。

頓河馬最初起源於蒙古馬和諾蓋馬。17世紀時,當地的哥薩克因常遭受外來者的侵襲,為抵禦襲擊,哥薩克開始培育優秀的騎兵用馬。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他們從外地帶回了波斯、奧斯曼和高加索等馬種,與當地馬長期混雜繁殖。通過選種、訓練,培育出了速力兼備,持久力強,耐粗飼的騎兵用馬。19世紀以後,又有計劃地引入阿拉伯馬、奧爾洛夫—羅士托鉑金馬、純血馬的血統,在頓河草原上放牧,使該馬種的品質進一步提高,經多年群牧培育,終於育成了卓越的騎兵用馬品種。

頓河馬通常身高155到160厘米,可分為東方型、重型、騎乘型,其中重型適於役用。

宋洲最開始的馬政養馬場是在濟州,後來隨著總督府府邸搬遷,一部分耐寒馬匹也跟著搬遷到了後世完達山地區放養。

經過幾十年持之以恆的選種、訓練,培育,目前兩地圈養的各類馬種數量已超過三萬匹,成了一筆不小的財富,一些被篩選淘汰、去勢的馬匹如今成了遼東明軍將領與李朝達官顯貴的寵兒,有時千金難求。

~~

索爾果所騎的馬是一匹身高達到1.6米的良駒,數次為他在追擊敵人中立下大功。前不久,在對一處名為禿靡的部落發動突襲時,若不是胯下馬匹速度夠快,說不定就讓探馬跑回去通風報信了。

索爾果從東北總督府307團被調來尼不楚都督府協助作戰,這一協助就是兩年。如今索爾果都已升任騎兵營營長,都督忽必勝仍沒有放人的意思,看來是想留其在都督府挑大樑。

夏季運送物資,修築堡壘;冬季發起軍事行動,教訓不聽從號令的部落。靠著穩紮穩打的這一手,尼不楚都督府的管轄範圍已跳出音果達河,來到了色楞格河流域,而下一步自然是飲馬北海。

北海在華夏古籍中被稱為柏海、小海、菊海、於尼陂、柏海兒湖、白哈爾湖等。古代史書中最早明確記載北海的為《漢書·蘇武傳》。

史書中記載,蘇武被扣在匈奴總共19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鬍鬚頭髮全都花白,給人一種感覺,北海除了苦寒,啥都沒有。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一千六百多年過去,北海還是那個北海,人卻早已不是原來那一批人,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原來無法利用的資源,在後人看來簡直是一座寶庫。

布裡亞特語中,北海稱為「baigaldalai」,意為「自然海」或「富饒的湖泊」。湖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後世羅斯的主要漁場之一。湖中有2000多種特有的淡水湖動物,儘管湖水為淡水,但生活著大量的海豹、鯊魚、龍蝦、海綿、海螺等海洋動物。湖中有約50種魚類,分屬7科,最多的是杜文魚科的25種杜文魚,重要的魚類有:杜文魚、大馬哈魚、茴魚和白魚。還有特產湖魚——胎生貝湖魚。湖區周圍的鳥類有320多種。

湖中的水資源儲量和質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體總容積23600km,相當於北美五大湖水量的總和,超過整個波羅的海的水量,其凈水絕對儲量佔全世界淡水儲量的20%。水資源儲量是後世某大/國的八倍。

除了生物、淡水資源,大湖周邊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後世布裡亞特地區已探明儲量的地下礦產資源種類超過700種,其中包括金礦247座(228座沙金礦、16座脈金礦和3座混合礦)、鎢礦7座、鈾礦13座、共生金屬礦4座、鉬礦和鈹礦各2座,錫礦和鋁礦各1座。其中8座螢石礦向西伯利亞和遠東供應生產原料,10座褐煤礦和4座煙煤礦足以滿足當地上百年的熱能需求。除此外,還有2座石棉礦,磷灰石、磷鈣石、石墨和沸石礦也不缺。

以現在的技術能不能開採是一回事,有沒有是另一回事,元老院的許多元老就喜歡「家裏有礦」這種土豪調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