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九十六章:養老島與城市人口
在明朝派來戰船窺視後不久,一艘大明走私船帶來了時任福建巡撫塗ze民的一封書信,信中主要提及的是有關澎湖的歸/屬問題。

澎湖為漳泉之門戶,如今隆慶開關,漳州月港的位置突顯,大明自然不能坐視這片海島被外夷控制。

塗ze民在信中邀請宋洲頭面人物前往泉州商談。泉州這個宋洲指定的「販私窩點」,其風聲已被這位巡撫大人獲知,似乎將商談地點選在當地,對兩邊都為合適。

塗巡撫屬大明官僚群體裡的開明派,這從他以「四海共瞻之光,端發兆祥」之見,要求朝廷以予重新考慮湄洲島的海上戰略地位,致使隆慶帝開放「祖宗之製」的海禁政策,宣佈「除販夷之律」,且為海上的貿易活動開啟綠燈,允許當時船商巨賈「準販東西二洋」貨物的遠見便能看出。

對於此人的商談邀請,宋洲還是很有興趣的,如果能名正言順的前往月港貿易,對宋洲而言,自是一件喜事。但前往泉州赴約,要冒極大的風險,夷州聯合委員會裏的多數人並不贊同將商談地點選在大明境內。

歷史上,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胡總製與他的幕僚徐渭決定對大海盜汪直採取招安政策,遣使蔣州和陳可願前往倭國與汪直養子王滶(毛海峰)交涉,遂見汪直,曉以理,動以情。汪直表示願意聽從命令,將蔣洲留在倭國以為人質,命毛海峰護送陳可願返回大明面見胡宗憲,具體商量招撫和互市事宜。胡總製厚撫毛海峰,使汪直打消了疑慮。結果,汪直一回到大明,就被杭州謁巡按王本固緝拿,梟首於宮港口。

又如,天啟三年(1623年)十一月,明荷澎湖之戰前,福建巡撫南居益故意邀請尼德蘭人前往夏門談判,在宴會上囚禁尼德蘭代表團,並乘機襲擊燒毀了入侵明朝沿海的尼德蘭戰艦。

有鑒於明朝不乏自命不凡、為果為民的「愚」臣,搞不好宋洲派人去了,等待自己的會是五百刀盾手。夷州聯合委員會經過討論,覺得在明朝近海選一無人島嶼作為商談地點最為合適,台南郡郡首陳為本毛遂自薦,作為此次使團領頭人,全權負責與明朝的談判事宜。

宋明雙方經過商議,最後將會面地點選在了南日群島東北方向的一座小島——東羅盤島。

~~

十月中旬。為表誠意,塗巡撫親自帶著幕僚乘水師戰船前來赴會。

陳為本命人在島上搭建帳篷,簡單佈置一番後,雙方步入會場。

兩人客套完,相互打量了一陣。塗巡撫一副傳統文官裝扮,留著三綹鬍鬚,看起來文縐縐的。而陳為本穿著深色的中/山裝,剪得一頭幹練短髮,驗證了宋洲人都是一幫「髠人」的說法。

談判無非是「威逼利誘」那一套,塗巡撫先論述彭湖乃大明固有領土。

陳為本用一口純正的福州閩語,反駁道:「洪武十七年(1384年),你明朝就施行海禁,廢除了島上的巡檢司機/構,執行堅壁清野的正策,那時起,彭湖島嶼就與明朝無關。我大宋向來秉持『誰佔據、誰建設、誰擁有』的方針,絕不可能就此妥協。」

塗巡撫威脅道:「閣下就不怕大明興兵討伐?」

「那得先看明朝水師有沒有能力越過海峽再說!」陳為本神色如常道。

宋洲三番五次在明朝搶奪人口,巨艦在揚子江上耀武揚威,如入無人之境,一度打得明朝水師抱頭鼠竄,塗巡撫的這番威脅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陳為本乘勝追擊,語氣裏帶著戲謔道:「在下十分不解,明朝自宣德朝以來,先是放棄了奴兒乾都司,隨後又放棄了交趾,到今日,閣下為何要揪著一片貧瘠的島嶼不放?」

「此乃大明果策,還輪不到你等外夷評論!」塗巡撫有些惱羞成怒道。

心腹幕僚及時在其耳邊低語了幾句,塗巡撫這才面色稍緩。

幕僚咳了咳,插話道:「巡撫大人此番前來,是想與貴方化乾戈為玉帛。我大明物華天寶、地大物博,貴方多次派船在沿海劫掠,無非是為了些許財貨。只要貴方能退出彭湖島嶼,巡撫大人必會向聖上稟明,準許貴方前來月港貿易。」

「不知明朝能允許我大宋每年多少艘船隻前往月港貿易?」陳為本好奇道。

「最多五艘400料船隻!」幕僚伸出一個巴掌,解釋道,「這已經是巡撫大人能爭取的最好條件了,要知道即使是李朝,大明也只允許其每年來往三艘。」

聽到幕僚報出的數字,陳為本心中想笑,說道:「我大宋在彭湖島嶼上修建了港口、碼頭、燈塔、要塞、倉庫等設施,陸陸續續的投入摺合成白銀已超過三十萬兩,不知巡撫大人能否拿得出這筆賠償?」

區區一個海外夷國,也敢以大果自居?塗巡撫聽陳為本張口閉口「大宋」,內心充滿鄙夷,眼下又見其獅子大開口,已有些不想再談。三十萬兩白銀,足夠打兩場大戰了,自己若有銀子,何必要在此廢話。

「我們是帶著誠意而來,閣下莫要得寸進尺?」一隨行武將憤憤道。

陳為本攤牌道:「既說到誠意,那我也不繞彎子。我大宋最大的誠意便是願與明朝簽訂一份和平條約,保證不再騷擾東南沿海,而明朝必須允許我大宋商船前往月港自由貿易。」

「閣下空口白牙,莫說我塗某人不會答應,朝廷諸公聽了也不會贊同!貴方自稱宋末漢人遺民,卻多番侵擾沿海,荼毒百姓,難道就不怕報應?」塗巡撫站起身,冷冰冰道。

陳為本挖苦道:「大宋以商立國,向來講究誠信,信不信在於你們。說到侵擾沿海,荼毒百姓,純屬無稽之談,明朝每年餓死的流民不知凡幾,我們在沿海襲擾,不過是想給這些百姓一條生路。如果貴國能允許我們接走這些流民,我大宋又何必大動乾戈。明朝若真在意百姓的死活,那北方被韃靼擄掠走的人丁,你們可曾派兵奪回?」

「你……」塗巡撫氣得無語,隨即拂袖而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