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六十八章:向西的探索(5)
【手機碼字實在不方便,兩章碼了近八個小時,諸位還請見諒。】

翌日,老天爺還算做美,只是個多雲的天氣。

忽必勝與各部落首領、酋長來到河畔邊提前布置好的場地,一幫各部落精挑細選的好手前往河邊捕抓第一尾魚,剩下的眾人在忽必勝的主持下,見證神箭手們的表演。

誰能抓到第一尾魚,射落第一隻大雁(或天鵝),都有褒獎,獎品包括尼不楚都督府特別定製的銀質鍍金獎章,還有五百銀圓現金獎勵,這對看重榮譽且生活窮困的部落民而言,誘惑極大。

新世界85年是恢復頭魚宴傳統的第二年,上一年的首尾魚、首隻雁都由索倫人部落獲得,今年參入這場盛會的布裡亞特人部落更多,他們可是卯足了勁,想在忽必勝面前表現一番。

對於各部落首領與酋長的小心思,忽必勝洞若觀火,眼下的這股勢頭正是他樂意看見的。

一陣角逐過後,抓到首尾魚的依然是索倫人部落,射落第一隻大雁的,卻意外花落達斡爾人與索倫人兩家,布裡亞特人又是一無所獲。

負責評判的軍官皆認為兩隻大雁是同時落地,且獵物的重量不相伯仲,實在難以抉擇誰勝誰負。

忽必勝獲知詳情後,哈哈一笑。好事成雙,這是吉兆,他豪爽的褒獎了兩個神箭手,引得各部落首領、酋長馬屁連連。

正事辦完,接下來邊吃邊聊,各部落依次向忽必勝彙報起半年多來道聽途說的消息。

這些消息中,關於西面衛拉特蒙古的消息最多,也最為詳實。

之前637章介紹過,衛拉特(瓦剌)源自古老的林木中百姓斡亦剌部,這隻部落靠給朮赤帶路,並與黃金家族聯姻發家,在也先時代一度短暫一統草原諸部。

後來,也先於瓦剌的內訌中被殺,元朝皇室後裔脫脫不花一系的滿都魯被擁立為汗,大敗瓦剌,瓦剌開始西遷。

在此西遷的過程中,衛拉特(瓦剌)又與西南面的察合台汗國發生了衝突,好不容易雙方關係和緩,還沒喘口氣,東面崛起的俺答汗就帶兵殺了過來。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俺答汗出兵,越庫凱罕山襲擊厄魯特、巴阿圖特。

俺答汗西征的四年後,也就是前年(1562年),俺答汗的侄孫切盡·黃台吉出兵四瓦剌,收服了失勒必思、土爾扈特兩部的一半人眾。

(註:切盡·黃台吉是右翼鄂爾多斯部的領主,駐牧於河套西部。史稱其人「明敏而嫻於文辭,尤博通內典」,「善用奇兵」,習蒙文、漢文、畏兀兒文和臧文。是他極力促成俺答汗與明朝的封貢關係,被明朝封為指揮僉事,並參與撰寫了著名的《順義王俺答謝表》。也是他促成黃衣格魯派重新傳入草原。)

你以為衛拉特(瓦剌)的倒霉事就這樣完了,其實遠沒有。歷史上,隆慶二年(1568年),俺答汗再次遠征衛拉特人。

一直被動挨打的衛拉特(瓦剌),遭受俺答汗與切盡·黃台吉多番打擊後,又又遭受了俺答汗的另一位侄孫布延巴圖爾洪台吉的攻擊。

(註:延巴圖爾洪台吉是右翼鄂爾多斯部的首領,駐牧於陝榆林塞外。)

萬曆二年(1574年),切盡·黃台吉與布延巴圖爾洪台吉共同出兵攻打衛拉特。但在此戰中,布延巴圖爾洪台吉先勝後敗,被衛拉特輝特部的王公額色勒貝詐降所殺。

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看到俺答汗部痛揍衛拉特(瓦剌),喀爾喀裡的土謝圖汗部的阿巴泰汗與和托輝部的碩壘烏巴什洪台吉也摻合了進來。

萬曆十五年(1587年),土謝圖汗部的阿巴泰汗率軍大敗衛拉特(瓦剌),還派遣自己的兒子速兀泰做了衛拉特的大汗。

不久之後,衛拉特人襲殺速兀泰,擺脫了土謝圖汗部的控制。但托輝部的碩壘烏巴什洪台吉緊跟著跑來打草谷。羅斯使者曾記載,他在衛拉特見到了碩壘烏巴什洪台吉派來的收稅官,他們向每個衛拉特台吉徵收二百頭駱駝、一千匹馬的重稅。

不想受製於喀爾喀的衛拉特人,在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出使羅斯,希望誠服於羅斯,藉助羅斯人的力量對抗喀爾喀。然而,當時的羅斯根本無力在西伯利亞提供任何實質性的保護,衛拉特人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反抗喀爾喀。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衛拉特人集全部之力向和托輝特部發起反攻,結果卻被碩壘烏巴什洪台吉殺得大敗而歸,衛拉特人不得不移居到額爾齊斯河與鄂畢河之間,以躲避和托輝特部的追殺。次年,碩壘烏巴什洪台吉又帶兵佔領了額爾齊斯河沿岸,衛拉特人被迫繼續西遷至托博爾河附近。

直到天啟三年(1623年),衛拉特的諸王公在托博爾河與伊希姆河附近集合,發起決戰,才成功擊敗和托輝特的軍隊,並殺死了碩壘烏巴什洪台吉,最終擺脫了喀爾喀的控制。

忽必勝對老倒霉蛋衛拉特人的後來事自然不知,但他覺得混亂的草原局勢,正是尼不楚都督府火中取栗的大好時機,或許該詳細謀劃一番。

帶著這樣的複雜心思,在主持完頭魚宴後,忽必勝乘船向西,巡視起沿河堡壘翻修加固的情況。

羅斯能一步步征服西伯利亞,靠的是哥薩克、火槍火炮、小船與堡壘四樣法寶,有這樣的成功經驗,宋洲自然要學。目前宋洲攻略的節奏便是五十裡一堡,站穩腳跟,然後冬季出兵,以堡壘為圓心向周圍輻射。如此步步為營的打法,打得那些倔強的布裡亞特部落脾氣全無,一些敵不過的部落很自覺的向西遷移,省略了宋洲不少麻煩。

船隻航行到鄂嫩河與音果達河匯合處,航道變窄。一行人不得不在雙河堡(後世卡扎諾沃)換乘噸位只有75噸的小火輪,隨後逆流駛往音果達河的上遊。

船上裝載的物資,除了生活日用品與武器彈藥外,還有大批建築材料。

本以為這些材料是用來翻修堡壘之用,最早的一批堡壘城牆裡面是一圈原木,在外面夯實了一層土,又鋪上了一層苔蘚牧草,能抵抗小口徑火炮的炮擊,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水泥與磚石能就近生產後,堡壘的翻修工作隨之展開,結果忽必勝一問才知,這些材料是用來修建道觀,直讓他感到無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