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八百四十五章:兵敗如山(上)
新世界112年,西元1591年,萬曆十九年,李朝宣宗二十四年,倭國天正十九年一月二十日。

豐臣秀吉對倭國六十六州各大名下達了水軍的徵召動員令:東起常陸,經南海至四國、九州島,北起秋田、阪田至中果地方,臨海各果諸大名領地,每十萬石準備大船兩艘。各海港每百戶出水手十人,乘各果諸大名所建之大船;若有多餘,則集中至大阪。秀吉本軍所用船隻,各果大名每十萬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所需建造費用,由豐臣秀吉撥給;各果大名將所需建造費用,以預算表呈報,先撥給一半,待船建造完畢後,再行付清。水手每人給予兩人俸米,其妻子食糧另外給付。軍陣中所僱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給予食糧。以上所述及之各船舶、水手,皆須於天正二十年(1592年)春季時,集中於攝津、播磨、和泉三果各港口,其大船尺寸為長十八間(約後世33米)、寬六間(約11米)。

三月十五日,豐臣秀吉決定了各果陸軍部隊人員的徵召比例。各國諸大名每萬石應徵召人數為:四國、九州島600人,中果地方、紀州500人,畿內400人,駿河、遠江、三河、伊豆300人,由此以東200人,尾張、美濃、伊勢、近江350人,若狹、越前、加賀、能登300人,越後、出羽200人。這些部隊於十二月向大阪城方向集結。不過這一動員兵力並非絕對,部分大名因情況不同而有所減免,實際動員兵力為計劃徵召人數的80%左右。

另外為了補充兵源,豐臣秀吉後來又命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政宗將他們的旗下軍隊集結在肥前名護屋(後世佐賀)作為預備隊,共10萬5千人。

同年八月六日,豐臣秀吉正式向五山的鬙人傳達了「征伐明朝」的意圖,任命西笑承兌、惟杏永哲、玄圃靈三等高鬙作為「征明」供奉。五山禪鬙是倭國自室町幕府成立以來的對明外交使節,五山禪院實際為倭國處理對明事務的外交機構,豐臣秀吉徵用五山的鬙人,事實上標誌著「征明計劃」已進入到運作階段。

八月二十一日,豐臣秀吉緊急發佈身份統製令,在全果範圍內徹底執行兵農分離的正策,禁止「奉公人、侍、中間、小者直至荒子」(武士、準武士,下至夫子)轉為百姓或町人(工商從業者),禁止百姓棄田不耕、做買賣或從事手工業,禁止武士及低級服兵役者擅自離開主家,以此確保「征伐明朝」戰爭時期的兵力和糧食供應。

僅過了兩日,豐臣秀吉又向全果大名宣告遠征計劃,該計劃在明年三月正式出兵。

得到消息,「五大老」之一的宇喜多秀家率先表示贊成,其他「大老」和「奉行」也跟著表達了支持。考慮到倭國的航海技術與海上不確定的風險,豐臣秀吉放棄了直接進攻明朝江南地區的路線,選擇通過九州、壹岐、對馬至李朝,然後由李朝沿海進入明朝京城,這個風險較小的可行近海航行路線。

為此,豐臣秀吉先在必經之路的對馬、壹岐上修築要塞。因可登陸地區眾多、不利防守,豐臣秀吉放棄了一開始打算作為出發基地的博多,選擇了能遙相呼應的壹岐島,並能護衛唐津與平戶兩處重要港口,位於狹陸半島丘陵地區的名護屋。

九月,豐臣秀吉向松浦隆信下達了修築風本城的命令。風本城位於壹岐島北部,城下為勝本港,天氣晴好之時,可以看見對馬島。此城為西進朝鮮的重要兵站基地。松浦隆信在有馬晴信、大村喜前、五島純玄的幫助下,經過四個月的晝夜搶修完成。同時,南對馬嚴原港的清水山城和北對馬直面釜山浦的方山城,也在毛利高政的指揮下開始修築。

十月,豐臣秀吉任命淺野長政為總奉行、黑田如水為繩張奉行,動員九州島大名島津氏等,在肥前國松浦郡松浦黨旗頭波多氏領地、渡戶岬小半島中心部位約高百米的丘陵上,修築「征明」的出兵據點名護屋城。

在大戰略上,豐臣秀吉採用了德川家康的建議,確定了「陸海並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的戰法;以水軍保證陸軍的戰略物資供應,陸軍分三路齊頭並進,一舉佔領李朝。他隨後任命宇喜多秀家為「征伐明朝」總指揮,德川家康擔任名護屋城守備,負責後勤供應,並定於第二年春季經由李朝進攻明朝。

看似瘋狂的「征明」計劃背後,能不能打敗明朝倒是其次,假道伐虢,滅了李朝,看樣子是能實現的。但豐臣秀吉忽視了一個重要情報,宋洲近幾十年來在東北鬧得動靜很大,已經能有效控制當年建州女真的地盤,李朝與明朝實際並不相連,中間還隔著一個宋洲。宋洲這個唯利是圖的商人果家的態度,豐臣秀吉選擇了忽略。

經過八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在修築技術最高的工匠集團穴太眾的努力下,名護屋城於1592年三月完工。

為籌集此次出征所需的軍費,豐臣秀吉命人大量鑄造金銀貨幣,金幣因有花紋被稱為「太閣花降金」,銀幣被叫作「花降銀」和「石見銀」。同時,兵士加上隨行夫子近40萬人的口糧在全果籌集,軍馬所需的乾草也開始準備,為了方便物資轉運,整備修復各地的街道和橋樑的命令同時下達。但因時間倉促,為將精力全部放在「征明」戰事上,豐臣秀吉於十二月二十七日,將關白之位讓給養子兼外甥豐臣秀次,由其負責果內事務,自己則自稱太閣,專心對外。

倭國就差騎臉輸出了,李朝卻仍有些漫不經心。

李昖在向明朝派遣金應南使節團,試探明朝是否知曉倭國將要「征明」的同時,根據備邊司的討論情況,從之前的戰例判斷,認為難以在海面阻截倭國水軍,修築城池進行防守反擊更為有利,於是在1591年五月,任命金睟為慶尚道巡察使、李洸為全羅道巡察使、尹國馨為忠清道巡察使,在三道整備軍械,修築城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