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八百四十三章:戰起(3)
在接到宗義調書信的那一刻,宋洲這邊的武備就已經啟動。

關於如何遏製豐臣秀吉的野心,果防部參謀處列出了三個計劃:一是在倭國大軍渡海時,半渡而擊,直接讓這幫人淹死在海峽中;二是讓倭國大軍登陸半島,宋洲趁著倭國本土兵力空虛之季,進攻京都;三是幫助李朝阻敵,將倭國大軍慢慢趕下海。

宋洲有十足信心取得這場大勝,所以哪一個計劃帶來的收益最大,才是宋洲真正需要考慮的。

第一個計劃最為穩妥,但事情都讓自己做了,李朝還不一定領情,宋洲沒必要做這樣的爛好事。

第二個計劃最為冒險,代價也最低,但倭國好不容易走向的一統局面很有可能分崩離析,對於未來宋洲獨霸倭國市場不利——是的,在豐臣秀吉聯絡宋洲商人,邀請其前往博多貿易時,中樞商務部就對獨佔倭國市場垂涎欲滴了。

第三個計劃雖然最耗費人力物力,但能獲得的收益最大。

首先,讓倭國把李朝打痛,宋洲再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登場,能進一步擴大宋洲在李朝的影響,增強親宋一派官員的實力。

與明朝萬曆帝情況一樣,李朝這位廟號為「宣宗」的國君李昖也對立儲之事猶豫不決。李昖正宮懿仁王后一直不曾生育子女,在諸庶子中,長子臨海君、第五子定遠君以及第六子順和君皆劣跡斑斑,其中尤以庶長子臨海君李珒聲名最為狼藉,其不學無術,卻放縱家奴殺人越貨、欺男霸女;而光海君李琿則與其他人迥然不同,他品行端正、聰明好學,作風儉樸,頗得人心。

儘管如此,李昖最寵愛的還是仁嬪金氏所生之子信城君李珝。在這種情況下,李朝王世子之位一直空懸,許多大臣請求立儲,李昖都予以拒絕,甚至在萬曆十九年(1591年)將請求早建果本的右議政鄭澈逮捕下獄,並揚言:「今吾猶在,汝請建儲,欲何為乎?」

親宋一派大臣柳成龍與光海君李琿私下常有接觸,對其品行多有讚賞,常有意無意在東北總督府誇讚這位王子。

東北總督府辦公室主任杜享考慮一番,覺得插手李朝立儲之事,對結束其內部無休止的讜爭,將精力轉到為宋洲服務上,有百利而無一害。

歷史上,壬辰倭亂爆發後,光海君李琿被李昖閃電般封為王世子,並臨危受命,分朝撫軍,為李朝擊退倭國入侵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的地位一直不穩,世子身份始終未能得到宗主果明朝的承認。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宣宗李昖薨逝,李琿即位,翌年才獲明朝冊封。可能是出於對明朝的不滿,李琿後來周旋明朝與後金之間,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

扶持這樣一位一直受內部掣肘的君主,對扭轉李朝親明勢力獨大的情況十分有利,這是杜享未曾預想的好處。

其次,對於倭國,一旦宋洲切斷海峽聯繫,倭國大軍將如無根之萍,只能成為宋洲向倭國要挾談判的籌碼。

果家智庫的一幫人相中了未參入唐國平定計劃,正忙著掃平領地內北條氏殘存勢力的「老烏龜」德川家康。

只要將豐臣秀吉這個障礙一除,德川家康完全可以將魯莽與戰敗的罪責推給一個死人,自己獲得「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榮譽加身,然後慢慢架空豐臣氏的權力。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德川家康肯不肯合作。宋洲要的不過是獨佔市場,而德川家康獲得的卻是整個倭國,如果有必要,宋洲還能幫助其鞏固權力,但凡是個聰明人都不會拒絕這樣的「好意」。

收益就擺在這,第三個計劃自然毫無疑問成了中樞的最佳選擇。

~~

計劃選定,一切行動隨即展開。

宋洲租借的釜山浦。

所有宋洲人員接到通知,陸續撤離,原本熱鬧的港口一下變得蕭條起來。

釜山守將鄭撥得知宋洲商人離開,大感驚訝,旋即跑來詢問緣由。

「諸位為何如此慌張撤走?」

「鄭將軍,古人雲『匪過如梳,兵過如篦』,我等都是生意人,可經不起兵荒馬亂的折騰。倭國馬上就要『假途入明』,這一場大戰眼看不可避免,此時不撤,還要等到何時?」

「誰說倭國要『假途入明』的?這都是無稽之談!」

「是不是無稽之談,我們不清楚。我們已接到了上面的告知,現在不走,我大宋官府可不會再派船前來接應。」

幾位相熟,平時向其孝敬不少的宋洲商人匆匆打點好行裝,欲要離開。

鄭撥見此,不好阻攔,隻得無奈地嘆了口氣。

興許是受宋洲商人的影響,整個釜山浦也是人心浮動,不少本地大戶人家也在收拾家當,準備先去王京(漢城)避一避風頭,觀望一陣再說。

見此一幕,鄭撥心裏對倭國「假途入明」一說,確信了幾分。他加快腳步,回到軍營,準備派人到巡察使那裏打聽一番。

東北總督府收到果防部的調令,暫停了「雙十計劃」,除對內喀爾喀部落與建州女真扶持的軍事行動外,新一師、新二師、騎兵師一部以及剛剛組建完成的新三師悉數回調,陳兵於義州與濟州島兩地。

宋洲在李朝招募的勞工也都放回,其中上三道(黃海道、平安道、鹹鏡道)的勞工,並未解散,宋洲將這一萬多人進行了簡單的武裝,全部交給了自己扶持的定州兵馬僉節製使林巨正,一下讓他手下的兵馬擴充到了兩萬。

草草檢閱完臨時組建的軍隊,林巨正對這隻部隊的紀律性略感驚訝。

「他們雖然從未拿過刀槍,但在修橋鋪路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聽得懂各種口令,只要稍加整訓,再去戰場上見見血,其戰鬥力不會比李朝五衛人馬差。」

領頭軍官忽然停下腳步,向林巨正一臉鄭重道:「林大人,你朝思暮想解救萬民於水火的機會馬上就要到了。這次,閣下一旦沒有把握住機會,恐怕有生之年都不會看到下一次的曙光。」

「請高上尉放心,我早已做好準備!」林巨正面色沉穩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