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四百二十九章:文軒會(上)
明朝東南的紛紛擾擾,絲毫未影響到萬裡之外宋洲本土的平靜生活。

時間撥回到新世界34年,西元1513年。

唐大才子在迎日城受到了濃重接待,新任女王更是為其在王宮舉辦了文化交流酒宴。

這番禮遇,自然讓唐寅受寵若驚,為此,他破例畫了一副丹青,贈予宋洲皇家典藏館。

時間來到八月,宋洲官方為唐大才子安排的本土遊歷仍在繼續。這一次,他將乘坐火車沿途看一看西岸的風景,再轉船前往東岸。

火車「哐當哐當」的行駛,永不停息,這種體驗前所未有。

《魏書·吐谷渾傳》有言:「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裡,世傳青海驄者是也。」

古人以日行千裡來形容良駒,這或許只是一種比喻,但真看到能日行千裡的交通工具時,心底的震撼是無以復加的。此刻,坐在單獨的臥鋪包廂內,唐寅望著窗外一晃即逝的景緻,隻覺眼前的場景實在有些光怪陸離。

負責一路陪同的文化部古詩詞研究院史院長敲了敲門,隨後走進車廂,關心道:「唐先生,身體可有不適之處?」

「一切安好,有勞史院長掛念。」唐寅連忙應道。

史院長上一次登場是在第35章,當時他還是犬島定居村落的村長,由於此人「中二」氣息過重,因此一直徘徊在行政體系的基層。後來經果防部第一次擴軍,犬島駐守部隊調整,島上百姓大部分遷往本土,史村長也跟著調回迎日城繼續打醬油。

宋洲歷經三十多年的經營發展,平台變廣,一大批歸化民幹部得到任用與提拔,像史村長這樣的醬油元老也有了一展對口專業的機會,史村長由此被調往文化部,從事他喜愛的古詩詞研究。

聽說唐大才子要來本土遊歷,坐上古詩詞研究院院長的史院長無疑是最興奮的一個,他一早就主動請纓,要充當陪同人員,文化部對此自然無異議。

史院長提醒:「現在火車已進入南角郡地界,馬上第一站——綠島農場(後世哈維附近)便要到達了。」

唐寅微感驚訝道:「竟如此之快!」

「綠島農場距離迎日城不過240多裡,火車一個時辰能至,並不足奇。」史院長語氣中帶著自豪。

就在說話的這會功夫,火車「嗚」的一聲開始減速,證明綠島站即將抵達。

綠島火車站因綠島農場得名,而綠島農場是南角郡最大的果營農場。該農場實行多種化經營,既有釀酒葡萄園,也有牧場,沿著河流還有數萬畝農田,全農場職工連同家眷不過三千人,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史院長一行人下了火車,走出車站,步入眼簾的是綠島農場職工居住的小鎮。

小鎮環境優美,筆直的街道兩旁是一棟棟漂亮的磚瓦民居,商店、雜貨鋪、學校、醫院、酒館分佈其間,構成了鎮上百姓的恬靜生活。

唐寅的到來,引起了小鎮百姓駐足觀望,像他這樣一身傳統儒士打扮者,在宋洲西岸可不多見。

一老者好奇上前,詢問唐寅的來歷,得知其剛從明朝過來,又問起了有關明朝的近況,雖說新聞報紙裡有談,但終究比不上後來者當面說得可信。

老者問的問題多是明朝百姓生活如何,有無天災,反倒對誰當皇帝並不在意。

聽老者說話有魯地的口音,唐寅問後才知,老者是在十幾年前從山東跟著移民船來到的宋洲。

「當年若不是有幸上了大船,只怕我這把老骨頭早就餓死在荒郊野嶺。」老者回憶往昔,不免長籲短嘆起來。

唐寅接話道:「老丈來海外這麼久,難道不曾思念過家鄉?」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家鄉的親人要麼病死,要麼餓死,還有什麼值得思念的!」

聽得此言,唐寅頓時啞然,親人離世的悲痛,他自己深有體會,自然知曉老者話裡的無奈。

相比老年人看到唐寅時流露出的追憶神情,成長出生於宋洲本土的年輕人眼神裡多的是看稀奇的神色,「明朝」這個詞對他們太過陌生,還不如唐寅身上的服飾有趣。

綠島農場經理得知史院長一行人到來,急忙為眾人安排落腳下榻處,小鎮上並沒有招待所,一行人隻得分散借住於百姓家。

史院長與唐寅住進了綠島農場經理家中,聽說兩人還未吃午飯,經理急忙吩咐自家媳婦下麵條,先填填肚子,晚上再為眾人辦歡迎宴。

經理邀請道:「史院長、唐先生,您二位可算來巧了!明天下午,我們農場就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剪羊毛大賽,屆時,您二位一定要給我們做裁判。」

「正是聽聞你們這裏有活動,我們才從迎日城趕來,放心吧,明天的裁判我們做定了!」史院長答應道。

這個時節,農田裏的冬小麥還要過兩個月才能收穫,現在農場主要忙著牲畜配種與剪羊毛。辦剪羊毛比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勞逸結合,給職工們一個輕鬆的氛圍,為接下來的小麥搶收養精蓄銳。

填飽肚子,經理帶著兩人去農場周圍轉了轉。

參觀完葡萄園,見識了風吹麥浪,兩人來到小山丘前的牧場。

黃昏夕陽影印下,山林深深,露草青青。數不清的牛羊在山坡上悠閑地啃食青草,放牧人指揮著牧羊犬將脫離羊群的綿羊趕回,牛仔路過三人身旁脫帽行禮,一路所見,每個人臉上皆洋溢著冬日裏暖人的笑容,讓唐寅記憶深刻。

在火車上,史院長曾向唐寅描述了宋洲鄉村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眼下所見的一幕,正是其中的典範。

史院長回頭,笑問:「唐先生,此情此景,可醞有佳作?」

「史院長如此問,相必已想到詩句。」唐寅洗耳恭聽道。

「忽有所感,想起了先人的一首詞。」史院長自謙完,賣弄道,「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裡陂。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

待史院長說完,唐寅忍不住贊道:「果然是首好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