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三百六十章:黃金時代(19)
武昌府城門口。

「噠噠噠」的馬蹄聲在官道上響起,一隊騎兵衝出城門,朝江邊方向行去。塵土散盡,排隊入城的百姓又恢復了平靜。

守城官兵拿著一遝緝拿畫像,仔細盤查,只是那畫像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分明是將人的相貌畫醜了三分。

胡二郎貼了個假鬍子,裝扮成算命先生,同行人手亦都化裝為商販,老實繳納幾文「入城費」後,守城官兵連路引都沒看,便將一行人放入了城內。

說到路引,這並不是明朝特有。漢唐時,稱「符傳」或「過所」,宋朝叫「憑由」,目的嘛,都是為了限制人口流動,把人束縛在土地上,以此穩定澀會秩序,只不過名字叫法不同罷了。

《明會典》中對路引有詳細記載:若軍民出百裡之外不給引者,軍以逃軍論,民以私渡關津論。凡無文引,私度關津者杖八十,若關不由門,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若越度緣邊關塞者,杖一百徒三年。因而外出境者絞,守把之人,知而故縱者,同罪。失去盤詰者,各減三等,罪止杖一百。

簡單來講,凡是離開所屬地100裡就需要路引,若沒有的話,士兵以逃兵論處,百姓以偷渡論處。偷渡最輕刑罰杖八十,打完不死也殘廢。

申請「路引」並不簡單,首先要向本鄉裡甲申請,再呈報州縣審核,核準之後發給「路引」,「路引」要註明姓名,年齡,住址,事項原因,起止地點,還有返回期限。

規矩定得挺好,但隨著明中後期,土地兼並,自然災害不斷,「路引」制度也遭敗壞。流民的大量出現,農民起義爆發,意味著一個王朝的壽命開始走向盡頭。

自渡河來到武昌府地界,胡二郎沿著江河多番打聽,皆一無所獲,眼看所剩時間不多,他隻好棋走險招,潛入武昌府,準備在官府那裏打聽一下劉六劉七的下落。

入了府城,眾人各自散去,探尋起消息,胡二郎邊算卦邊找人,兩日間,終是一無所獲。

從一行人打聽來的情報分析,明軍到目前為止並未抓到劉六劉七等頭目,不然按照官府的尿性,早就大張旗鼓送俘進京了。

這一日,就在胡二郎一籌莫展,考慮準備離開府城時,一乞丐模樣的男子突然攔住了胡二郎的去路,在其跟前輕聲說了句「跟我走」,便頭也不回地向一小巷子裏鑽。

胡二郎盯著男子的背影隻覺有些眼熟,沒做多想,快步跟在了男子身後。

七彎八拐,兩人來到一處破廟,廟內住著一幫無家可歸的窮苦人,這幅場景讓胡二郎一時回想起自己未被宋洲收留時的落魄模樣。

「胡二叔!」一少年人見胡二郎到來,吃力地爬起身子,眼中的興奮難以掩飾。

胡二郎聞聲,看向呼喊的少年人,那少年人不是旁人,正是劉六的長子劉讓。

這時,站在少年人身後,一滿臉抹著黑灰的中年人同樣激動道:「二哥!」

「三弟,侄兒,真的是你們!」胡二郎大喜道。

「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化身為乞丐的齊彥名及時出聲提醒,

幾人快步走來到破落的偏殿,一人把守在殿外,幾人這才放心交談。

「二哥,想不到,你還沒死!」劉七驚喜交加道。

「說來話長,我也是僥倖逃出明軍的包圍,大哥人呢?」胡二郎不想透露自己殺出重圍的過程,於是轉移話題道。

「大哥他……」劉七垂頭,哽咽道,「我們劃船渡江時,遭遇明軍水師追擊,大哥他中箭墜入江中,屍骨無存!」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胡二郎聽到這個結果,喃喃自語,有些難以置信。

歷史上,劉七起義的幾個領頭人結局都不太好。

楊虎在義門(後世安徽亳州、渦陽間)渡河立際,遭明軍襲擊,墜水而亡。

劉三(惠)與趙燧在汝寧府等地作戰多次失利,被明將仇鉞盯上,一路緊追,末了劉惠於亂軍中箭而亡,兵馬潰敗。趙燧所部也遭明軍前後堵截,一番死磕後,他隻身突圍,化裝為僧人打算暗渡長江赴江西招兵買馬,結果在江夏被認出,遭抓捕,最後被押往京城凌遲處死。

劉六在黃州一戰中,不幸中箭受傷,面對明軍蜂擁而至,他抱著兒子一同跳江自盡。

劉七與齊彥名所部奪到一些船隻,於是沿江而下,在瓜州大敗官軍後,便駐軍在通州(南通)狼山,隨後遭南北兩路明軍合圍,起義軍雖奮勇抵抗,終歸寡不敵眾,落得全部滅亡,劉七投水而死,齊彥名戰到最後力竭,被亂槍挑殺。

齊彥名愴然道:「六哥已不在,眼下還不是多愁善感的時候,咱們接下來該如何走,這才是要事!」

劉七詢問道:「我與齊大哥商議,決定潛回霸州,與西路軍匯合。二哥,你意下如何?」

胡二郎搖頭道:「如今明軍未抓拿到我等,定不會善罷甘休,只怕返回霸州的一路,明軍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只等我們自投羅網。」

齊彥名頷首,追問道:「二郎,你既然認為北上不妥,可想出應對之策?」

胡二郎胸有成竹道:「俗話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們剛在湖廣吃了敗仗,料想明軍防衛必定鬆懈,這正是我們東山再起的好時機。荊襄之地,自本朝開果來就是流民聚集之地,當年明朝為了鎮壓荊襄起義,對手無寸鐵,招降出山的流民進行了血腥的屠殺,平荊襄碑下的40萬亡魂還在悲鳴呢,只要能拉荊襄流民入夥,我們不愁無兵!」

「二哥說得對,咱們就在這荊襄招兵買馬,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劉七捶手贊同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可一日無主,咱們東路起義軍總得選個領頭人,劉七你……」齊彥名想推舉劉七繼承劉六的位置。

劉七堅決推辭道:「我並非領頭的最佳人選,二哥做事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比我更加適合,我看東路起義軍的領頭之位,非二哥莫屬!」

「我何德何能!」胡二郎假意推辭道。

齊彥名想通,勸道:「二郎,此生死關頭,也只有你能帶我們走出困境了,勿要在婆婆媽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