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四百零七章:舊港居,大不易(下)
小學五年結束,經過考核進入中學,一切都截然不同,學校會收取部分書本費(女生依舊免費),學生必須住讀,每一旬放假才能回家休息兩日,文化課增加了歷史、思想品德、科學這三門,使得學習課程愈發緊湊。

僅是收書本費,讓學生住讀這兩項,就能讓許多生活在鄉村的百姓望而卻步,這實際就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只有學生勤奮,目光深遠的父母才能堅持下來。

在這必須單獨解釋一下,為何女生要優待。古人深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影響,女子讀書本就不易,再者,女子成婚年齡較低,一成婚就得相夫教子,更不會在外拋頭露面。儘管宋洲一直在鼓勵女子多讀書,並出台了許多優待正策,但百姓心中的頑固觀念很難一下根除,只能一點點潛移默化的改變。

讀完中學,順利考入高中,絕對屬同齡人裡的佼佼者。高中的文化課繼續細分,將科學分為後世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由學生挑選學科,老師小班教育,培養各類學科人才,由此構成了宋洲的基礎教育。

一行人首先參觀的是小學部。

一幫不大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於操場中蹦蹦跳跳,玩得不亦樂乎,唐寅等人的到來,絲毫未引起孩子們的注意。

唐寅對玩鬧的小孩沒感到多麼好奇,只是老師整隊時,孩子們能迅速歸攏成列,如同部伍一般,讓他大感驚訝。

走到教學長廊前,臨近教室中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們「咿咿呀呀」發著古怪的讀音,這讓唐寅十分費解。

直到學生們又念起駱賓王的《詠鵝》詩,他才窺探到其中的門道,宋洲使用了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識字形式,似乎讓識字變得更為簡單了。

在拚音未出現前,古人主要的識字形式有形聲字、直音法、讀若法、反切法這四種。

最好識別的是形聲字。眾所周知,漢字中有很大一類字是形聲字,這類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由形旁和聲旁組成,形旁表示類別,而聲旁則表示讀音,如「驚」字。

直音法即找一個與被注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漢字來注音,如「聾,音龍」

讀若法就是找一個讀音相似的字來給原字注音,如《說文解字》裏記載:鼾,臥息也,乾聲,讀若汗。如此便讓人知曉「鼾」和「汗」的讀音相似。

反切法是用兩個漢字合起來為一個漢字注音,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把它們拚合成被注字的讀音的方法。如:緩,胡管切。「緩」字的讀音,就是取「胡」字的聲(h),取「管」的韻和調(uan),然後拚合成(huan=h+uan)。

反切法,是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拚製注音法。

唐寅忍不住好奇,向教室內望了望,只見一面黑色的牆壁上,用白筆寫著《詠鵝》詩,字體多用簡體或異體,在字的上下還用古怪的符號做著標識。

「薛校長,為何宋洲字體書寫如此古怪?」唐寅回頭低聲問道。

薛校長解答道:「宋洲小學教育是為了提升少年人的識字率,先輩們都知用簡體或異體來代替繁瑣的字體筆畫,我們自然要利用其易學易記的特點,化繁為簡。」

興許是兩人的說話聲較大,很快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一雙雙烏溜溜地大眼睛盯著參觀的眾人,一時讓人群裡的唐寅有些尷尬。

唐寅拱手向老師施了一禮,在薛校長的帶領下,快步離開了鴉雀無聲的教室。

一行人簡單在小學部逛了一圈,隨後前往了中學部,薛校長在初三年級準備好了一堂旁聽課,直等唐大才子入座點評。只是行至半路,唐寅卻被一洪亮的朗讀聲吸引,旁聽計劃不得不臨時修改。

初二年紀某班級,語文課上講解的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正治論文《封建論》。朗讀此篇文章的學生已讀到了後半段:「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製其守宰,不製其侯王。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

見唐寅充滿興趣,薛校長示意其坐下聆聽,眾人各自找了座位坐下,如同學生一般,認真聽起課來。

柳宗元出身於安史之亂後,當時唐朝面臨藩鎮割據的局面,地方軍頭們利用文人之口各種鼓吹分封製的益處。柳宗元寫此文對「分封製」進行了全面的歷史分析,雄辯地論證了郡縣製的巨大優越性,肯定了郡縣製代替分封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任何人也無力改變這一歷史發展的趨勢,痛斥了曹冏、杜佑等人的復古謬論。

待學生朗讀完通篇全文後,老師先從寫作技巧上分析了這篇文章的優點,最後不禁誇讚道:「這篇議論文,觀點明確,重點突出,結構嚴謹,條理清晰;既有正面論述,也有反面教訓,具有不容置辯的邏輯力量;且多用排偶句子,駢散相間,語言凝練與清峻,可為作文之法。」

說完,像是品嘗了一盤珍饈一般,老師咂摸了一下嘴,引學生髮散思維道:「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世間萬物都是發展的,我們要用發展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如今在明朝,有一群儒家讀書人抱著宋代的程朱理學奉為經典,更有甚者幻想回到縹緲的周禮時代,可見這群人是多麼腐朽與頑固不化。」

薛校長見講課老師越說越激動,輕輕咳了咳,直向老師擠眉弄眼,做著提醒。而唐寅正回味著老師剛剛的寫作技巧分析,反倒對老師最後的過激之言沒有多大反應。

收到校長的暗號,老師急忙剎住嘴,嚴肅道:「同學們,《封建論》的核心是『勢也』,從分封製走到郡縣製是時代的大勢,那麼眼下這個時代的勢又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留給你們去思考,希望在你們畢業前,能告訴老師,你想到的答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