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太空歌劇開始》第六十一章 長300米的諾亞方舟?
並不是說約翰遜一開始就要倒行逆施,非要讓整個探險隊的人去獻祭自己,一旦他石樂志流露出這樣的傾向,那麼他的領袖地位立馬就會被剝奪。

一個群體,往往是偏執的,尤其是這種因為物理原因強行從現實中割裂出來的小型群體,他們本能地會傾向於重新回歸現代社會這個大群體。

也就是說目前大家的基本訴求是脫離諾亞方舟遺跡重歸文明社會,約翰遜也是因為表示利福集團的大本營不會放棄營救大家,使得「重歸現實」這個結局被貸款,才能取得領導權。

一旦他表露出背離了自己許諾的行為,那麼探險隊中大部分來自於米利堅國的成員們,肯定會讓約翰遜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盎撒暴民,什麼叫做馬薩諸塞州老紅脖子的審判傳統。

所以一開始,約翰遜不僅不會做任何多餘的動作,他反而會不停地安慰同伴,告訴大家救援很快就會抵達,得救的目標正在貼近,所有人只需要當自己是在一個暗無天日的地方野營五天就好了。

反過來想,他們或許是世界上第一個在超古代遺址裡進行大型野營的團隊。

不管是好名壞名,註定要史書留名的那種,豈不是賺大了?

等到救援抵達,眾人重新回歸文明社會後,或許還能蹭一波諾亞方舟的熱度,出本《我與諾亞方舟的五天四夜》,多拿一筆版稅豈不是美滋滋?

在約翰遜的假意安撫下,他重新控制住了局面。得知自己遲早要回歸文明社會後,整個隊伍的秩序也恢復了許多。

儘管白皮們自詡文明,看不起嗨人刻在dna裡的動物習慣。

但是就在剛剛大雪崩塌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沒表現多好,探險隊中的許多女性在黑暗中都受到騷擾,未嘗沒有人抱著臨死前爽一把的心態在自暴自棄。

而現在他們知道自己終究不用死了後,自然不會隨意地放棄自己的未來,所以大家重新回歸紳士。

當天晚上,重歸秩序的隊伍在約翰遜的分配下,各自在木板背後的平台上鋪設帳篷,進食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約翰遜呼喊大家一起起床。

在現在的環境中,事實上約翰遜是處於人數劣勢的,事實上大家本沒有義務去聽從約翰遜的話。

但是因為「自己要回歸文明社會」這個目標的掩護,使得大家下意識地認為自己還是應該聽從地位高的人的要求,畢竟約翰遜這個領袖是他們第二次選上去了。

於是絕大多數人放棄了質疑和反抗的思想,順從了約翰遜的指揮,這才在無形中加強了約翰遜的權威。

將眾人集合以後,約翰遜開始收集大家攜帶的補給,然後重新分發一部分作為早飯。

一直保持著警惕的武逸仙看出來了,約翰遜這是在想方設法地塑造自己的權威,顯然他是想要用強大的領袖魅力忽悠探險隊的人去參加燔祭。

分發完早餐以後,約翰遜一邊看著大家進食,一邊煽動道:「各位夥伴,眼下我們已經取得了共識,只需要等待五天就能取得救援。

但是我們真的要在這裏枯坐五天嗎?

嘿!兄弟們,坐落在我們身前的,可是世界上最為瑰麗的古代遺跡——諾亞方舟。而我們已經離諾亞方舟咫尺之遙了,但是卻要在這裏枯坐等待救援?

這不是和一個人走進了銀行保險庫,然後在裏面老老實實地呆了五天,結果離開的時候什麼都沒帶一樣蠢嗎?

嘿,夥計們,難道你也想我們出去後被人恥笑,說我們這群人進了銀行保險庫,連裏面有多少錢都沒看一下,就坐在大門前等著離開嗎?」

那必須不能,約翰遜的一番話就將整個探險隊的積極性重新調動了起來,大家雞血上頭一般申請繼續前進,大家直接完成對諾亞方舟的前期勘查工作,別讓後面大本營的人來搶了風頭。

見軍心可用,約翰遜欣慰了點了點頭,也面紅耳赤地同意了大家的要求。

所有人都以為約翰遜是因為馬上要達成足以載入史冊的成就而激動,只有武逸仙明白這是獵人看到獵物成群結隊跳進陷阱時收穫的喜悅。

因為雪崩已經發生了,所以這一次探險隊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聲波探測儀,很快就將後面的方舟區域複寫在了圖紙上。

根據儀器和探測人員的反覆確認,他們發現自己進來時所處於的空曠腔室,不過是諾亞方舟的甲板,而他們破壞的木板則是甲板上的圍欄。

在腔室正前方的一個小型山洞,就是已經岩石化的,從甲板通往下方船艙的門戶。

門戶原本是打開的,只是在歲月的侵蝕下,所以方正的門戶變成了不規則的山洞。

根據聖經的記載預測,諾亞方舟長134米,寬23米,高14米。

但是探測人員根據現場的探測結果推斷,發現諾亞方舟足有300米長,寬50米,高度也有30米。

這個數據太可怕了,以至於探測人員得出數據後第一時間的反應是給了自己一巴掌,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慢性幽閉恐懼症,這會兒已經發瘋了,也不知道這病公司的保險給不給報?

這數據可不僅僅是簡單地擴大兩倍那麼簡單。

這麼說吧,原本諾亞方舟長150米的數據,或許還有人覺得在古代可能實現,因為在封建時代曾經達到過這樣的數據——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就長達124米。

再結合諾亞方舟記載的長度是300腕尺,134米是用現代人的手臂平均長度去推測的,萬一諾亞是個短手漢呢?300腕尺約可能只有120米長也是可以想像的數據。

但是現在通過探查,探測人員發現諾亞方舟長300米?這是什麼概念?

武逸仙所在的華夏國,擁有這會兒世界上最大的貨輪——中海環球號貨輪也不過長400米寬60米。

諾亞在人類還處於蠻荒年代時,就修建了一艘能夠和中海環球還比肩的木船,這結果很難不讓探測人員懷疑自己腦子出了問題。

與此同時這還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如果聖經的記載屬實,諾亞方舟的長為300腕尺,那麼諾亞時代的人類手臂平均長度就比現代人的手臂平均長度長一倍還多,這是完全顛覆了生物學的發現。

到目前為止歷史學還沒顛覆,倒先把生物學顛覆了?

或者說,現在的人類和諾亞時期的人類不是同一個物種?

一瞬間,人類南非起源說,外星人假說之類的民間科學理論在探測人員的大腦裡爆炸,彷彿下一秒他就能悟出人類起源。

半晌,他最終隻憋出來了一個屁,昨天晚上在山洞裏吃完了豆子湯罐頭後就直接睡了,這會兒代謝自然不好。

最終探測人員也只是把所有數據交給了約翰遜去思考,就算諾亞大手過膝又如何?能讓他漲工資嗎?這些問題還是讓老闆去頭痛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