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十三章 勸諫
話說當時魯俊聽說前面有哭喊之聲,抬頭一看,只見前面有兩個倭子手持倭刀,追殺一老一小的爺孫二人。老人家一來力氣不支,二來被亂石羈絆,倒在地上。孫子哭著回去扶爺爺起來,爺爺死推孫子快走。倭子趕到,舉刀欲劈。忽地一把劍鞘飛來,一倭子鼻樑上正著,當場鼻血長流。另一倭子怒吼了一聲:「八嘎!」四處張望,看見一個少年俠士持劍衝來,舞刀便劈。魯俊側身避過,順勢一劍,便將被自己打斷鼻樑的倭子捅個透明窟窿。那倭子見自己劈了個空,同伴又被殺,轉身再一刀又劈過來。魯俊舉劍一擋,飛起一腳踢正倭子下陰。倭子吃痛捂住下陰,魯俊反手一劍登時了了帳。

魯俊扶起那老人家,問道:「大爺,究竟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倭人追殺你?」大爺哭道:「老漢是那昊天鎮上的居民,名叫毛偉,只有一個兒子,投奔了老漢在遼東從軍的侄兒,襲其職為百戶。這孫子叫毛承祿,是我那位從軍兒子之子。今天鎮子上來了兩百多人,全是殺人不眨眼的倭寇!沒曾想老漢兒子當兵,老漢卻被倭寇追殺官兵也不來救!鎮子也被倭子佔了,全死了,鄉親們全死了啊!」魯俊從倭寇屍體上搜出銀兩,都給了爺孫二人,又把劍在倭寇屍體上揩了揩,便往昊天鎮跑。大爺喊到:「恩公,去不得啊,兩百多倭寇!」魯俊道:「放心,兩百多倭寇呢,我不會亂闖,自有辦法的!」

魯俊快步走進昊天鎮,只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鎮上並無一人來往,街市村屋,一片狼藉。魯俊心中大慌,遠遠望去,只見東南角煙塵滾滾而起。魯俊看在眼裏,心中已猜到七八分,往東南方向趕去看時,原來舊有數百戶人家,卻都被火燒作白地,一片瓦礫場,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忽地,魯俊看見一人家門口兩個燈籠各畫著一匹駿馬,心想:「這應該便是那陳磊鑫府第,但觀目前此種狀況,裏面的人不是被殺便是已經逃了。」正想間,聽得遠處嘰裡呱啦一陣大叫,魯俊慌忙躲進陳磊鑫家中,果然,陳府裡屍骸滿地。魯俊聽得倭寇都路過了,才出來瞭看。原來方才幾個倭寇押著一群當地人路過。魯俊默不作聲地跟著倭寇前去,看看這群倭寇押著人去哪。

話說魯俊尾隨那群倭寇,見得他們押著人走進一忠肅於公祠。當時已入黑了,魯俊飛身上的祠堂屋頂,看見十幾個倭寇,有吃肉的有喝酒的。祠堂大殿上橫橫坐著被綁的幾十人。有一個倭寇圍在要骰子,搖到幾點就有另外三個倭寇把大殿上從左到右的第幾個人抓到天井來,或開膛,或砍頭。魯俊看得火冒三丈:「如此還成世界的,區區東瀛倭國敢如此虐殺我大明天朝的百姓,還要在供奉於少保的祠堂裡行兇!?」

原來明朝嘉靖後期,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等先後平定江浙、福建、廣東倭寇海盜,倭患始平。萬曆朝鮮之役中,日本被明朝打敗,豐臣秀吉憂憤而死,日本便進入了德川幕府時代,但因為日本當時本就貧窮,加之在朝鮮之役軍費開支巨大,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在萬曆四十一年通過琉球致書明朝,要求恢復貿易,否則「令日本西海道九國數萬之軍進寇於大明,大明數十州鄰於日本者,必有近憂矣。是皆日本大樹將軍意。」但琉球並未將此等無禮的要求傳達,明朝沒有回復。德川家康便命長崎代官村山等安兒子村山秋安率領著十一艘戰船從長崎出發,騷擾閩浙沿海。

當下魯俊看見倭寇拖著一個十歲的小姑娘出來,摁她跪下,舉刀要劈。魯俊再也不能忍了,飛身跳下,一腳踹翻那個倭寇。眾倭寇見突然從房頂上跳了一個人下來,大吃一驚,紛紛抄起倭刀衝過來。魯俊避過沖在最前面的倭寇捅過來的刀,飛起一腳,踢正那倭寇的下頜。那倭寇本來開口喝罵的,被魯俊踢正下頜,咬斷舌頭而死。看守祠堂門口的兩個倭寇也一個關了門,另一個衝進來。魯俊再拔出長劍,一招恆山劍法中的「眩陽橫波」,盪開一倭寇的刀,反手一劍劃斷了那倭寇的咽喉。

後面的倭寇趁著魯俊對付門口的倭寇,舉刀便劈。魯俊聽得腦後風響,認準來路,長劍後發先至,一招少林寺韋陀劍法中的「末法燃燈」,把背後偷襲的倭寇捅穿。門口另一倭寇的刀又劈過來了。魯俊向右一閃,順勢拔出長劍,鮮血從被捅穿的倭寇胸口噴出,濺了門口那倭寇一面,魯俊趁勢一腳踹翻那倭寇。祠堂大堂那夥倭寇見單打獨鬥,打不贏,便一窩蜂地擁上來。魯俊轉身再一招韋陀劍法中的「劫難度眾」,長劍專削沖在前面的幾個倭寇握刀的手指。「咣咣咣咣」四聲,四把倭刀都掉在地上,沖在最前面的四個倭寇或兩根或三根或一根地斷手指。餘下倭寇見不是頭,扶著手上的同伴,打開祠堂門奪路而走。那個被濺了一面血的倭寇抹乾臉上的血,爬起來也想走。魯俊踢飛地上的一把倭刀,把那倭寇釘在祠堂門上。

魯俊解救了幾十個被倭寇綁來的人,對他們說:「倭寇殺你親人,毀你家園,搶你財物,難道你們就不會反抗,十幾個倭寇就看得住你們幾十人?」又指著幾個年輕力壯的質問道:「你們幾個,還有點男兒血性麽?你們都看到了,倭寇不是妖魔鬼怪,也會流血,也會被殺死。跪著等死必死無疑,不如索性和他們拚了一命還有一線生機。撿起地上的倭刀,保護你們的家園和親人。」那幾個青年面紅耳赤地走過去撿起那幾把倭刀。那小姑娘走過來向魯俊跪拜答謝救命之恩。魯俊扶起那小姑娘,問那小姑娘名字和親人住所,為何會被倭寇所擒。小姑娘說:「我叫莫小媚,今年十歲,是本鎮的百姓。」然後又告訴魯俊自己的身世。

原來這杭州府錢塘縣昊天鎮原本有位老俠客,姓邵名儀,乃隆慶年間丹陽大俠邵方的兒子。隆慶六年,邵方得罪了首輔張居正,被張居正擒殺。張居正命人把當時還是三歲的邵儀困在家中,想要把他活活餓死。幸得邵儀姐夫沈應奎趁夜用輕功潛入邵府,把邵儀帶出。邵儀自小被姐姐養大,並由沈應奎教授武藝。因為邵儀從小遭受巨變,所以長大後性格怪癖,獨來獨往,且心狠手辣,但所做之事都是鋤強扶弱行俠仗義之事,時人稱之為老邪王,自立門派號稱邪王門,奉父親邵方為創派祖師。

邵儀收了七位弟子,自小就教他們武功。大師兄是本鎮倪家莊少莊主,名叫倪天行,今年十九歲,和魯俊同齡,因為正月初四齣生,故乳名初四,自幼喪父,由母親帶大,幸好略有家財,不用憂柴米。他繼承了老邪王的性格,自稱大邪王,養了一隻靈性飛禽,名喚劫隼,該隼可探知危情、傳報消息。二師兄莫志旭也就是莫小媚的胞兄,乃倪家莊的佃戶,今年十八歲,自幼父母雙亡,兄妹二人也由倪母帶大,倪母把這兄妹二人視為己出。莫志旭善使一把鋼爪,六尺長鋼柄,柄頭鋼爪五指可直可彎,由爪柄的機關按鈕操控彎直。他自號江南魔君,經常自嘲和倪天行是「邪魔外道」,也非常樂意江湖朋友如此稱呼。

剩下五位因為是孤兒,由邵儀收養,人稱「浙東五義」。邵儀收養他們的時候不知道具體出生年月,因為收他們做弟子的時候比倪莫二人晚,所以為倪莫二人的師弟。邵儀為他們取名為:仇無盡、恨無際、怨無量、忿無窮、嗔無極。仇無盡使一柄雁翅刀,背一把鐵彈弓,鐵彈丸百發百中;恨無際使一柄名為「月蝕」的彎彎曲曲的長劍;怨無量使一柄名為「血飢」的怪劍:劍柄上有兩把同樣長短的薄刃劍身,刺傷敵人後敵人血流不止。嗔無極使一口雁翎刀,忿無窮使一對雌雄劍。師兄弟七人情同手足,都把倪母當生母看待。眾徒弟學成武藝後,邵儀於萬曆四十一年初出走,尋覓其父丹陽大俠邵方著成的邪王門最高心法《寶鑒回光經》。

就在李開疆、魯俊來到錢塘縣的這一天卻是倪母生日。前一天晚上,倪天行與莫志旭兄妹、浙東五義商量,佈置廳堂,安排酒脯瓜果,一同向倪母祝壽。但到了生辰正日,倪天行一大早就出外了,也沒留下口信,莫氏兄妹和浙東五義在鎮子上四處尋找也找不得。眼看拜壽的時辰越來越近了,莫志旭跺足道:「自家老娘的大壽要到了,這初四哥上哪去了?」仇無盡道:「既然找不到初四哥,我們先回去給老太太祝壽,免得壽辰到了,一個人都沒在陪她。」眾人然之,都回了倪家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