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烽煙漫》第十四章 逼良
七人回到壽堂,看見倪老太鐵青著臉呢。莫氏兄妹急忙上前作揖道:「我兄妹二人祝倪老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倪母一見莫小媚到了,立馬轉怒為喜,笑著讓兄妹二人起來,給了二人個一個紅包道:「老身沒啥盼頭的了,就盼媚兒快點長大,好嫁我行兒為妻!」莫小媚羞得臉都紅了,扯了扯哥哥衣角。莫志旭趕緊笑道:「媚兒還年幼,到了及笄之年,任憑老太做主!」仇無盡聽見倪母提起倪天行,馬上目視了一眼恨無際,二人連忙上前拜道:「祝倪老太年年添福,歲歲添壽!」倪母急忙扶二人起來,笑著塞上紅包道:「乖,乖!哎,怎麼好像哪不對勁,少了些啥的?」

仇無盡一聽,立馬目視怨無量、忿無窮、嗔無極三個,三人明白,急忙祝賀道:「祝倪老太老當益壯,松柏常青!」倪母也笑著拿著紅包上前,扶二人起來。七人都祝壽完畢了,倪母就記起來,嘮叨道:「那個行兒去哪了呢?你們幾個都拜完壽了,就是不見老娘這個親生兒……」莫志旭一聽,心中暗暗叫苦:「初四哥啊初四哥,這回兄弟可是幫不上忙了!」

原來前一天晚上,倪天行琢磨著應該送些什麼壽禮給老娘:「我娘也算是衣食無憂,也不講究穿戴。聽說飛來峰西麓綠蔭深處有一口冷泉,泉水晶瑩如玉。我家在獅峰山有龍井茶園,如果可以在那冷泉打一壇泉水給娘親泡茶,娘親一定好高興!」話說這倪天行在母親生辰之時送茶是有來由的。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此一百零八歲被稱為「茶壽」。大邪王在母親生日之時送茶也算是花了一番心思。

閑話休提,翌日東方發白,倪天行背起一個罈子,便打馬前往飛來峰打泉水。飛來峰位於錢塘縣城西湖西北十裡左右,倪天行到了飛來峰山麓已是晨牌時分(今早上七到八點),果然在飛來峰西麓找到一片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飛珠濺玉,如奏。弘治年間「吳四家」之一的才子沈周寫詩道:「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倪天行一見大喜:「娘親肯定喜歡這泉水了!」於是解開背上的罈子,從那池泉水中舀了大半壇,背上就走。

經過普福嶺,在朝陽映照之下,倪天行覺得山腳遠遠處金光閃爍,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座塔塔頂的琉璃瓦被日光映照生輝。倪天行心生好奇,下山解了馬匹,便往塔的方向去。來到塔邊,看見塔牌匾上寫著「邪王塔」三字,倪天行一見大喜,心想:「先前聽師傅提起過邪王塔這個名字,但師父走得急,沒曾來得及問邪王塔所在,卻不曾想在此覓得!師父曾經說過邪王門四寶:逆天寶刀、邪王鎧、小邪王飛刀、《寶鑒回光術》,師父出外尋覓《寶鑒回光術》,想必其他三寶師父已尋得,莫非就在此塔內?既然反正來都來了,進內一看吧!」倪天行往塔門一推,塔門應聲而開。倪天行看時,這塔門外面沒鎖,卻是要從內反鎖的。

邪王塔一共七層,倪天行進內看時,卻大失所望,原來塔內出了農夫、獵戶休息時留下的爛衫破犁、斷叉酒瓶外,一無所有。倪天行苦笑道:「白上來一趟了,不過師父不愧為俠客,走了還建一座塔供獵戶農夫憩息。既然一無所獲,那就趕快回昊天鎮向娘親祝壽吧!」出了邪王塔,倪天行打馬向昊天鎮飛奔。差不多到鎮口之時,看見天空中飛來一隻隼鳥,沖著倪天行嘎嘎急叫。倪天行揚天一望,見是劫隼,大吃一驚:「劫隼大叫,看來是禍事臨頭了。師父說過,劫隼叫得越急,就表示禍難來得越急越猛。我得快些回去讓大家收拾撤離!」

倪天行騎上馬,擎著劫隼,風風火火地飛奔回昊天鎮倪家莊。剛進莊門,便吩咐家人敲顧撞鐘,聚集莊丁,吩咐收拾細軟準備逃難。那時候倪母還在念《心經》呢,聽得鐘鼓齊鳴。心中便好奇了,由莫小媚扶著出來。看見卻是自家兒子在敲鼓撞鐘聚集莊丁,倪母便面有慍色地問道:「行兒,今早拜壽時不見你與你老娘道賀,怎一回到家變弄個雞飛狗跳的?」倪天行跪道:「驚擾了母親是孩兒之過,現下禍事臨頭,恐來不及解釋,容逃到安全之處再細稟!」倪母驚道:「行兒啊,啥禍事,別嚇你老娘!」

倪天行心想:「看來不說明原因娘親是不會走的了。」於是便向倪母稟道:「稟告母親:孩兒師父老邪王送給孩兒一隻隼鳥,名喚『劫隼』。這隼鳥有探測敵情,鳴叫示警的本事。方才孩兒聽到劫隼叫得急切,若不搬遷恐怕有大難!」倪母罵道:「胡說,什麼大難不大難!偌大一個倪家莊,上百口人,就憑一隻鳥兒叫幾聲,便搬移傢夥什,舉莊出逃,也不怕人笑話?你這畜生,撞了什麼邪!千不信萬不信居然信一隻飛禽,腦子進水了不成?」看見倪天行的窘相,莫志旭也幫腔道:「師父的確也說劫隼有靈性……」

話還沒說完,倪母又罵道:「你也來幫畜生胡說!你們倆男兒漢,卻還不如媚兒一個小姑娘淡定。老娘生日,卻讓我動氣。誰人再敢亂說搬家奔逃,我舉起拐杖,每人敲他一頓!」莫小媚一邊扶著倪母回佛堂裡,一邊不住地安慰倪母。莫志旭並浙東五義問倪天行:「初四哥,現下我們怎麼辦?散了還是繼續準備搬遷?」倪天行道:「我信師父,師父信劫隼,那我就信劫隼!」仇無盡道:「可畢竟之前劫隼都沒報過警,這是第一次,不知道準不準……」倪天行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果準我們又沒搬逃便大禍臨頭了!」眾莊丁聽說了後,也有信的,也有笑的,但紛紛亂亂去集疊細軟。

那倪母正在佛堂面前,跪念《心經》,見佛堂外莊丁來來往往忙個不停,便起身查問。莫志旭不敢隱瞞,隻得實說了。倪母坐下道:「你去叫了行兒來。」把倪天行叫到面前,倪母道:「行兒,難道你是瘋了麽?我來問你,老母壽辰原本搞得好好的,你無緣無故慫恿大家搬家是何道理,又要搬到那裏去?」倪天行道:「娘親啊,如果劫隼不準我們搬家逃離,也就是貽笑大方罷了;但如果劫隼準我們又不走的話,那就身家性命都休矣了!」倪母便罵倪天行道:「我說過不走就不走,你是不是非要氣死自己親生娘親?」罵得倪天行諾諾連聲,不敢再作聲。

倪天行出了佛堂,碰見莫志旭,愁悶道:「我都是為一家性命的事,母親如此阻擋,怎好?不成束手待斃?」還沒等莫志旭開腔,莫小媚出來對倪天行道:「行哥,依小妹之見,要不讓幾個莊丁,先押運已經打包好的家私什物到錢塘縣城內老邪王師父的邪王居裡?」倪天行、莫志旭笑道:「老母親說的沒錯,我倆男兒漢真的不及媚兒一小姑娘!」於是把那些東西滿滿裝了兩輛太平車子,著嗔無極、忿無窮帶著六七名莊丁,押著運了去。原來那老邪王邵儀因為倪家孤兒寡母,避嫌而在錢塘縣城裏見了一棟房子居住,自號「邪王居」。邵儀出走後這邪王居便荒廢了。

正吵鬧間,只聽莊外鸞鈴響亮,一莊丁策馬飛奔進倪家莊來,氣急敗壞地大叫道:「禍事來了!東瀛倭寇遮天蓋地價殺來也!杭州前衛的軍兵都抵擋不住。我來時錢塘江邊的仁和縣都已失守,倭寇已沿著錢塘江而上,就要到此處,我莊快快逃命去吧!」原來仁和縣離昊天鎮隻得三十裡。眾人都大驚失色,倪母立即起身道:「此事當真?」倪天行道:「去叫眾莊丁趕忙準備牲口。」莫志旭道:「腰間帶些盤纏,手頭細軟也備些。」莫小媚道:「細軟剛剛都已運去縣城裏的邪王居去了。」

正說間,只聽得在外人喊馬嘶,只見恨無際、忿無窮都跑進莊裏來道:「倭寇已在攻打杭州右衛,難民敗兵向昊天鎮潰逃過來。錢塘縣城城門關閉,車子進不去,現在隻好寄在昊天鎮口,留著那七八個莊客在彼看管。倭寇就到,為何還不走?」莫志旭發恨道:「如果早肯聽劫隼的報警,如何至於弄到如此田地?」倪老夫人嚇得只是發抖,說不出話。倪天行上前道:「娘親休怕,我們都在,大家拚了性命也要保住你!」眾人亂紛紛的扎抹,備馬,取兵器。莫小媚道:「且休亂,定個主意,怎樣保老小?」倪天行對恨無際、怨無量道:「你兩位師弟管住我娘親,必須寸步不離!」恨無際、怨無量怎敢不依,左右護定倪母。

倪天行朗聲對倪家莊一眾男丁道:「莊丁保護莊內女眷和財物,仇無盡、忿無窮、嗔無極三位師弟隨我到莊外保護其他百姓。」莫志旭問道:「那,初四,我要做些什麼?」倪天行道:「你先看管好你妹妹。」莫志旭點頭道:「這個自然。」莫小媚道:「我跟定哥哥不妨事,行哥、浙東五位哥哥不必記掛。」倪天行扶持易老夫人上了驢背,恨無際、怨無量隨後跟定。那倪母口裏不住地頌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顛三倒四地念著《心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