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八十五章 壯國威
看那船的模樣,是一艘普通商船,但也不敢掉以輕心。

畢竟,這裏的海域,還連接著高麗、日本,狼子野心比比皆是。

那個時代,從高麗、日本到中國,尤其是大宗商品的海上貿易,最好的路徑就是直接進入東海,沿東海進入當時最大的港口交易。

廣州、泉州、杭州,外加明州(浙江寧波)、密州板橋鎮(山東膠州)、秀州華亭縣(上海松江)等,正是當時最大的港口。

因此宋初最先於廣州、杭州設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貿易。

所以這條海路上,帆檣往來,令崇簡等人頗不寂寞。

但其間難免會混雜一些心思叵測之人,尤其是這條航道上還夾雜著遼國商人。

崇簡記得,無論是宋遼對峙,還是後來的宋金、宋蒙敵對,在打打停停的過程中,一直少不了貿易往來,官方有,民間更甚。

那其中掩藏著個把敵特分子,不是輕而易舉之事?

好吧,不管是什麼樣的人,請過來看看不就行了。

崇簡一聲令下,旗艦上立馬放下兩艘小舟,上面各自載著三、五個拉滿弓弩的士卒,掉轉頭就向著身後的商船而去。

那艘商船見狀,並不掉頭逃跑,而是放慢速度等著來船靠近。

老實說,短距離以內,一般商船要跑贏這種機動靈活舴艋小舟,也不太可能。

小舟很快一前一後把商船包夾了起來,舟上士卒大呼小叫起來。

「跟我們走,加快速度靠近大船,不準耍花樣!」

商船上跑出來兩個商人模樣的傢夥,站在甲板上不住打躬作揖,連連表示聽命。

看服飾打扮,也是華夏人氏。

在兩隻小舟的逼迫下,商船很快靠近旗艦。

旗艦上船老大早就做好準備。

在他的指揮下,伸出的撓鈎抓住了靠近的商船,把它拉到緊靠旗艦的船舷,然後從高高的旗艦甲板上放下吊籃,把兩個商人拉了上去。

人被帶到崇簡等人面前,雖然有點狼狽,但並未表現出特別驚恐不安。

這是見過世面的人。

崇簡等人初步判斷。

一直扮演貼身保鏢的都頭「倉啷」一聲拔出了佩刀,厲聲呵斥。

「快說,哪裏來的,幹什麼的,為何要跟蹤官船?」

「別誤會,別誤會,我等不過是想要見見大宋的官長罷了。」

兩個商人見狀,方才表現出一些害怕。

崇簡見狀,緩聲道:「別急,也別怕,慢慢講來,但要說老實話。」

崇簡這話語氣平緩,但話語裡透出一股殺伐果斷,有種讓人不寒而慄的意味。

這可比都頭那浮誇的動作更有威懾力。

連一旁的劉承珪和潘惟吉也忍不住在心裏讚歎。

劉承珪更是想道,這小子,天生就是武德司的優秀審訊官。

他不知道,後世的特種兵本就是從腥風血雨中走出,身上自有一股懾人氣魄,只是平時收斂著不易察覺。

兩個商人更是一激靈,連忙正色回話。

原來,這兩人一個叫陳仁爽,一個叫陳仁滿,親哥倆,都是吳越國商人,而且是專門做東洋生意的海商。

最近他們再次登上日本島,和一個叫東大寺的廟子裏的和尚搭上了線。

這個和尚叫奝然,十分追慕日本遣唐使的成就,尤其是前代僧人最澄、空海到大唐訪經求學的成就。

見到從大唐故土來的商人,一下就興起動身來中土訪學的念頭。

於是這奝然一邊寫請願書請求派發牒文,以獲取正式訪學資格,一邊聯繫陳氏兄弟,想搭順風船。

陳家這兩兄弟也是不甘寂寞之人,商人逐利的本性告訴他們,這事如果搞得好,是一樁名利雙收的大好事。

首要的是獲得認可,不是吳越而是大宋朝廷的認可。

這事當然不是局處一隅的吳越可以辦到了,於是他們託言回國聯繫相關事宜,先期趕回來,準備冒冒險。

原本打算直奔廣州,再通過廣州市舶司向大宋朝廷傳遞消息,但在航程中居然遇到打著宋字大旗的官船,就有了新想法。

二人一合計,決定找機會就近通報情況。

先觀察下宋人的反應,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如果受到漠視甚至拒絕,就別瞎折騰了,還是老老實實做生意。

但崇簡等人一聽,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這日本人要不遠萬裡到大宋來頂禮膜拜,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萬邦來朝!

官家要高興壞了,怎麼會漠視,更不可能拒絕。

尤其是在官家心心念念怎麼鞏固得位不正的皇位的時候,遠方來賀,可說是正統合法性的一次宣言。

這之中,崇簡更是感觸深刻。

不久前還在陳洪進面前憧憬恢復漢唐盛世,這漢唐盛世的好兆頭就來了。

想起後世九月的某一天,年復一年,警報在華夏大地上回蕩,崇簡覺得,自己力挽狂瀾的責任感更強烈了。

「那個,你也不用再到廣州了,正好我們要到杭州,你跟我們一起去吧。」

幾人一合計,決定儘快安排這陳氏兄弟跑一趟那個東洋海島,把奝然和尚帶過來。

陳氏兄弟一聽,喜憂參半。

看得出來,這幾位大人都很重視自己說的事,看樣子寶押對了。

但要回到吳越國,卻讓二人有些尷尬。

杭州是吳越國國都,大宋官船去了,自然會驚動國主。

身為吳越國臣民,遇事特意避開自己的國主,簡直有點賣主求榮的味道。

昔日多受國主庇護,今日相見,難免尷尬。

「二位放心,到了吳越,我等會督促國主配合二位的出海行動。」

潘惟吉心思細,第一時間感受到二陳的尷尬,出聲安慰。

「那個,能不能不驚動國主,然後我等私自出海就行了?不過,我等可以保證,一定儘力為大宋完成此項使命。」

二人中的老大陳仁爽期期艾艾地道。

「不行,怎麼能私自出海?這是私相授受的事嗎?不但不能,還要大張旗鼓,壯我國威。」

劉承珪出於維護正統的本能,喝斥道。

這宣揚國威的事,到了吳越,當然應當由吳越國主親自出面主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