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八十九章 同道
等「機緣」站在旗艦的甲板上時,崇簡有些喜出望外,潘惟吉和劉承珪也深覺詫異。

因為站在他們面前的竟然是一個曼妙的異域歌伎。

「小女子樸槿月,參見各位公子……大人。」

歌伎樸槿月見面前的人個個像紈絝子弟,就習慣性地使用了風月場所的稱呼,驚覺不妥才急忙改口。

「你是高麗人,是不是有個姐姐叫***?」

崇簡惡趣味發作,忍不住問道。

「這位大人怎麼知道,家堂姐正是叫***,目前是平州樸氏當家一系長女。」

沒想到這個時代也有叫這名字的人。

聽這女人自豪的口吻,好像平州樸氏是個很了不起的家族。

「平州,有杭州大嗎?這平州樸氏又是什麼東東?」

崇簡忍不住嘲諷道。

「呵呵,大人應該問,整個高麗有杭州大嗎?」

旁邊有人湊趣地接話。

「平州是不大,怎麼能與天朝上國相比,不過高麗卻不比吳越國小,平州樸氏也是很有影響的大家族,在高麗光宗皇帝面前也說得上話。」

樸槿月不甘地說道。

從後世地圖來看,江浙地區也就是此時的吳越國,恰好與朝鮮半島隔海上下相望,面積大概也差不多。

都是彈丸之國,大哥別笑二哥。

「既如此,敢問小娘子又如何流落於吳越煙花之地?」

潘惟吉插話道,心想莫非又是一出國破家亡的豪門恩怨史。

「奴家原本就是樸氏庶枝,恰好又趕上皇帝打壓世家大族,不得已才流亡至吳越境內。」

樸槿月答得簡略,似乎有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

「哦,那麼這光宗又是何方神聖,他為何要打壓世家大族。」

崇簡一無所知,隻好不恥下問。

「高麗光宗王昭,是高麗太祖王建的兒子,高麗王朝的第三個皇帝,他上任後,變無為為有為,採取各種措施加強皇權,比如搞了什麼奴婢按檢法,還開科舉,制定公服等。打壓世家豪強自是題中應有之義。」

跟隨樸槿月來的人中,有人站出來回答。

這時錢俶等早已離開,不過護送樸槿月來的人中,有吳越國派出的精通高麗事務的官員。

「哦,你是誰?」

崇簡感興趣地問道。

「在下乃是鴻臚寺通譯韓紀,國主讓我跟隨幾位大人公幹。」

那名官員答道。

通譯?原來還不是有品階的正式官員。

也是,不然怎麼會跟著歌伎一起出現呢?

不過這人看來是有真本事,所以才被派來當差。

錢俶看來也是一個不拘一格用人的傢夥。

就憑這一點,讓崇簡增加了幾分好感。

但他滿意了,劉承珪卻不滿意。

「怎麼,錢大人誰都敢派啊,一個沒有功名的人,帶著一個歌伎,就能隨隨便便加入欽差行伍?」

他不客氣地質問,毫無顧忌,對錢俶連一聲國主也不願尊稱了。

「這位大人莫非有些誤會,就賤妾所知,這吳越國主因為歸順大宋,自動裁撤降等,不敢與上國匹敵。比如這位韓大人,乃是鴻臚寺少卿,現在也自動辭官避名,在諸位大人面前,謙稱通譯。」

樸槿月伶牙俐齒地主動為韓紀解困。

「原來如此。」

崇簡點頭,表面上似在讚許。

但與潘惟吉、劉承珪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戲謔。

確實,太過了,就是刻意演戲。

「好吧,這位大人既然敢自稱通譯,想必在語言方面必有天賦。」

潘惟吉也忍不住發言了,語氣中有些調侃的意味。

「不敢,就是對契丹、高麗語有些心得。」

韓紀不卑不吭地回應。

「哪裏是有些心得,韓大人是精通契丹、高麗語,就是對日本語也稱得上諳熟。」

樸槿月在旁補充道。

崇簡等人倒是有些出乎意料,都想這是個人才啊,可惜太過投機取巧,而且與這歌伎一唱一和,似乎目的不單純。

「好吧,既然如此,那韓先生可以給我們什麼建議呢?」

崇簡問道。

「承大人下問,其實小可也一直在找機會向大宋面呈建議。」

果然,這事不簡單。

「那為何不直接向國主提出?」

劉承珪問道,同時心裏警鈴大作。

「因為以吳越之力無法實施小可的建議。」

韓紀解釋。

「所以錢俶就把你推薦給我們?有意思,他也不曾當面提到過你。」

劉承珪問這話時,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縫,這是起殺心的徵兆。

「因為國主大人也不清楚小可有這些想法。」

韓紀的話,每每出人意料。

「好了,那個韓大人,你就說說你的想法吧。還有,既然你本是現任官員,就不要一口一個小可了。」

崇簡終於發話了,算是初步接納了韓紀。

「下官遵命。下官因為常年接觸外事,對各國動態都有較為直接的了解。特別是鑒於目前遼、宋對峙,高麗國內又起變動,就有些新想法,迫切想要面呈大宋執事者。」

韓紀當著掌握著武德司、暗門一明一暗兩大情報機構的掌門人如是說。

崇簡與劉承珪面面相覷,片刻間,各自陷入自責的情緒。

兩人的視野都有問題啊,特別是某人還有後世的經驗,居然不如眼前這個東南邊陲國家的外交部次長。

「請講。」

崇簡想,真是七步之內必有芳草,且聽他的建議質量如何。

這話在韓紀等人聽來,相當於是宣佈,說吧,我等就可以代表官家了。

「下官想來,遼、宋最終會有傾國一戰,而決定勝負的也許並非正面戰場,而是周邊環境的變化。譬如現下高麗世家與朝廷爭執,引起國內動蕩,雖被光宗強力壓製,但只要有外力介入,事態終究如何,還未可知。」

韓紀侃侃而談。

崇簡在聽這一段話時,一直在觀察樸槿月,看她有什麼反應。

沒想到這妮子卻一臉平淡,一副寵辱不驚的架勢。

「這是要大宋為高麗世家火中取栗嗎?」

這話連潘惟吉也聽不下去了。

「不管是為誰,關鍵是要看效果,看對大宋帶來的益處。」

韓紀爭辯道。

崇簡心裏一陣呵呵,沒想到在這裏還遇到一個同道中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