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六十二章 詞帝
一登上閣樓,就見到一派旖旎風光。

有彈琴的,有吹簫的,有潑墨揮毫的,還有吟誦長嘯的,多是穿著南唐官服的鬚眉男子。

其中就有徐鉉和鴻臚寺官員。

只有少數幾人昂然端坐,眼觀鼻鼻觀心,不願參與這些花裡胡哨的活動。

江南絲竹,吳儂軟語,就中更有妙齡嬌娃輕歌曼舞。

恍惚間,崇簡疑心自己走進了汴京城的勾欄瓦肆,或者是後世的歌舞娛樂城。

見崇簡上來了,原本在上首位懸筆凝神做苦思狀的中年男人拍了拍手。

一切戛然而止。

好像被按了暫停鍵,或者複位鍵,所有歌舞停了下來,歌伎舞姬們迅速離場。

而先前那些渾身藝術細菌外溢的文藝男們,依次排列開來,如同上朝。

幾人都被這樣的場景驚呆了。

這是朝堂還是歡場?

這李煜,坐什麼江山,到汴京城裏開個娛樂會所,坐鎮勾欄瓦舍,不是更加妥當?

內侍向前,對著上首位男子行禮道:「啟稟國主,奉命將大宋天使帶到。」

男子身著普通士人服飾,意態嫻雅。

這就是一代詞帝,藝術成就超越古今帝王的第一人了。

崇簡上前躬身一禮,道:「奉大宋皇帝陛下旨意,特來拜會國主。」

這一禮,崇簡行得一絲不苟。

既代表趙宋目前還認可江南國主的地位,也是他本人對那個寫出「春花秋月何時了」大師的致禮。

盧多遜就明顯敷衍得多,因為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也難怪,這個時候的李煜,還沒有家國淪喪的痛切,詞作儘是些甜膩的小白文,不是一般讀書士子能夠打上眼的。

什麼「為奴出來難,教君恣意憐」,這些小兒女情態,能讓後來做大宋宰相的盧多遜肅然起敬?

連崇簡在後世發現李後主居然還有如此香艷的詞句,也禁不住一陣惡寒。

不過,詞帝終究是詞帝,境遇突變,立馬就有哀怨沉痛之作感動千秋。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這些痛徹心扉的哀嘆,早就被崇簡搶先宣示了主權,在大宋的禦宴上拿來賣弄了一番。

由於他的亂入,也許眼前之人永遠也寫不出那些傳唱千古的佳作了。

確實,如果觀念轉變了,境遇改變了,沒有了家國天下與個人境況的重重不幸纏繞,就沒有那股哀怨之氣了。

沒有那股氣支撐,極大可能就沒有那些傳世佳作了。

想到這裏的崇簡,不禁有些犯罪的感覺。

好吧,還是國家民族的福祉更重要。

況且那些佳作不會全部消失,至少崇簡還記得的,總要想辦法讓它面世。

不然太可惜了,算得上中國人精神生活的重大損失。

在崇簡胡思亂想的同時,李煜已經肅然站了起來,以表示對大宋皇帝的尊重,口中也連連祝福。

「外藩感謝大宋皇帝陛下關懷,願吾皇聖壽安康。」

下面有人發出一聲哼,充滿了不服氣。

崇簡一聽,就知道這趟差事不容易。

「不客氣。某等來此,只是代天巡狩,傳檄四方。天使到日,江南國主宜號令境內,順從天意,歸心王化,不宜再分什麼外藩內臣。」

不等崇簡想好措辭,盧多遜就搶先發言。

這差不多就是赤裸裸地宣告,趕快認了吧,不納土歸降過不了關。

面對挑釁,立即就有人不服。

「什麼天意、王化,不過就是趙宋君臣貪得無厭,剛奪了自家主子的天下,又覬覦我江南大好河山。」

說這話的人,就屬於剛才那一堆拒絕載歌載舞玩藝術的人之一。

「天使面前,豈可造次?還不趕快退下!」

李煜以目示意,立即有內侍呵斥道。

「吾主乃是李唐後裔,理應繼承大統,不像有些人,靠欺負故主家孤兒寡母竊取大位,居然還敢來打我大唐的主意。」

又有一名官員站出來發話。

這話很是犯忌,直指趙二的軟肋,還自居正統。

話裡話外,後周都來歷可疑,趙宋更成了竊國賊。

這是站在道義高度來對抗統一啊。

難怪在原本的歷史中,有那麼多人即使勢窮力蹙,也要堅決抵抗。

原來他們覺得是在捍衛正統。

「住口!大宋天子堂堂正正,天下歸心,江南等國受其澤被,豈是爾等能夠信口雌黃?」

李煜坐不住了,親自出口斥責擅自抗辯的臣子。

這是被逼得表態。

崇簡覺得有些事沒有搞清楚,就像後世寫網文沒有get到爽點,於是看向盧多遜。

「南唐前主本名叫徐知誥,後來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所以複姓李,改名叫李昪,國號也改為唐。」

盧多遜畢竟是後來做宰相的人,基本大局觀還是有的,自然不會在外人面前讓這個年輕又不學無術的正使難堪。

作為正牌翰林學士,重要鄰國的歷史知識自然是裝在腦海中的。

原來如此!

崇簡走到第一個發言的官員面前,問道:「敢問貴姓,現居何職?」

「不勞天使動問,在下右內史侍郎陳喬。」

陳喬昂然道。

「請教?」崇簡又來到第二人面前,問道。

整個過程他都很認真,像是後世虛心向人問路的行者。

「呵呵,某乃是袁州刺史劉茂忠。」

這南唐的官職名稱與大宋不太一致,更多保留了前朝大唐遺風。

這也是顯示正統的方法之一。

「兩位均是江南重臣,想必也是大才,豈不聞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況且自楊隋以來,五行相生相剋,趙宋代後周,為土克火,自有必然之理數,乃天命所歸。天道運轉,豈是一家一姓私有之物?」

崇簡這話,引用了戰國時期的兩個大牛孟子、鄒衍的說法,來駁斥南唐官員的謬論。

好吧,既然要佔據道德製高點,那就搞凶點,看誰能反駁。

這個時代的人,就吃這一套。

就連盧多遜聽了崇簡的話,都有些佩服這小子的急智,雖說不學無術,但裝了一肚皮的「歪理邪說」,關鍵還能恰到好處地「學以致用」。

比如什麼土克火,都懷疑他是現編出來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