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十九章 搬遷
趙四留下的房子,不但位置在黃金地段,而且是高門大戶的標配。

偌大的宅子,除了趙四留下的幾個負責灑掃兼看房的下人,就只有崇簡一人入住。

孤魂野鬼一般,當務之急自然是招攬仆傭。

不過,不等他出手,第二日,就有人主動送上門來。

這人叫林福,是從蜀地跟過來的內侍,原來在北遷途中,只是點頭之交而已。

然而就是他,拋棄了孟府一乾正牌主子,主動找了過來。

跟著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叫全德的半大小子,倒是先前沒見過。

姓全啊,怎麼不多加一個字呢?

「你怎麼不幹脆叫全聚德呢?」

看他與自己年齡相仿,崇簡順嘴開開玩笑,好打破主僕間不太自然的氣氛。

沒想到這小子道:「在下的字就是聚德,家主莫非未卜先知?」

啊!這也行?

今後有機會,得查查後世那間著名的烤鴨店,名字是怎麼來的。

「那個全聚德,你就先跟著我做個貼身書童。」

既然一來就被趙二安排給他兒子做高級書童,那就依樣畫葫蘆,也給自己安排一個。

打發開全聚德後,崇簡留下林福,準備好好聊聊。

「為什麼?」崇簡沒頭沒腦地問。

「大家願意聚集到你身邊,覺得有奔頭。」林福也沒頭沒腦地回答。

就憑孟玄喆那幾個,不讓人失望才怪。

問題是,崇簡和這些人,未必然是戰友。

「你們究竟想幹什麼?」

「宋人在蜀國境內造的殺孽太大,我們要報仇雪恨!」

林福一點不隱瞞。

「你們的組織叫什麼?誰在主事?」

「我們的組織起於綿州義軍,所以叫綿軍會,首領是全師雄。」

原來如此。

全師雄,原後蜀文州(甘肅文縣)刺史,被蜀中叛軍推為統帥,掀起了舉國投降後的第二波反抗大潮。

孟昶君臣北上,在綿州受阻,正是因為這一波大潮。

當時沒機會,也沒膽量與全師雄照面。

「為什麼到汴京來,又為什麼來找我?」崇簡問。

言下之意,這一切跟我無關。

「你知道全帥一家有多慘?」

這點崇簡就不清楚了。

這個時代,既沒有微信朋友圈,也沒有短視頻,好多事情離得遠了,就不容易及時知曉。

離開蜀地後,蜀中之亂究竟發展到何種程度,崇簡了解得少。

「那個王全斌派什麼朱光緒前去招撫叛軍,你知道他幹了什麼?」

接下來,林福的講述倒真把崇簡嚇了一跳。

原來這朱光緒趁機滅了全師雄全族,還霸佔了他的女兒。

這真是軍閥作風一脈相承,不服就乾死你,乾死你全家。

殘忍暴虐。

什麼懷柔,什麼大局為重,都是不存在的。

這一下,激得全師雄自號興蜀大王,誓與宋軍周旋到底。

但是,這還是跟我無關啊。

崇簡深表同情之餘,還是不解為何會找上他。

「目前,根據全帥的要求,綿軍會已正式轉入民間,首領是你的哥哥趙崇祚。汴京部分只是一個分支。」

原來如此。

難怪這趙家大哥戰亂後會神秘失蹤,原來做了秘密反抗組織的首領。

難怪林雄一個內侍,會成為綿軍會的骨幹,原來有朝中文臣牽線搭橋。

難怪這人一上來就向自己交底,不怕被出賣,原來有至親兄弟這層關係,

「但是,這個事啊……」

崇簡猶豫著,不知道怎麼開口。

林福敏感地察覺不對頭,心想,莫非看錯人了,這小子這些時日表現出來的膽色,只是一種假象。

骨子裏就是一個忘恩負義、貪圖富貴的傢夥?

聽說只是個遺腹子,與趙家幾房的關係都不太親厚。

會不會來錯了?

「想來待詔已經知道,成都城破,宋軍劫掠不已,趙府被夷為平地,趙家除了趙崇祚大人與待詔,其餘無一倖免。」

林福這話,既在替崇簡強調反宋的正當性,又是在刺激他以觀察反應。

崇簡一聽,基本確定在前線被俘的趙崇韜、趙崇溥兩兄弟,也沒有好下場。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知道林都知在這場大難中,又有什麼遭際?」崇簡嘆息著問道。

他知道這林福以前在宮中地位不低,就以宋庭內侍的官爵相稱,對方倒是居之不疑。

「咱家自幼入宮,所幸父母兄弟都健在,在成都城中頗有幾處產業,還過繼了一個侄子在我名下,他叫林平,大家都叫他小林兒。」

好吧,不是林平之就行。

說到這裏,林福語氣驟變,語調也變得尖利。

「可惜,他們都被亂兵虐殺了,房屋也被一把火化為灰燼。」

崇簡默默無言,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開口。

良久,才轉換話題。

「全聚德,莫非是全師雄的什麼人?」

「是,全師雄的兒子,得人死力保護,輾轉送到汴梁來。」

林雄直認不諱,並不怕被出賣。

這是破罐子破摔,還是基於起碼的信任,崇簡也鬧不明白。

他倒是覺得,這安排很絕,所謂燈下黑,在敵人的心臟,往往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但這也表明,全師雄覺得在自己身邊並不安全。

那他對所謂興蜀大業,自己也沒多大信心啊。

「聽著,那小子在我這裏,你大可放心,只要我在,一定護他周全。」

先得表明基本立場,才好接著說下面的話。

果然,林福一聽,臉上的警惕之色消去不少。

「但是,關於滅國這件事,很有可能我和綿軍會的看法並不相同。」

「願聞其詳。」

林福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豈不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蜀國被滅,可以說是早晚的是,不是前朝周世宗,就是本朝趙匡胤,這是你我幾人改不了的大勢。」

「莫非待詔以為,既是大勢所趨,我等就該等著敵人來蹂躪,燒殺搶掠,毀家滅族?」

林福梗著脖子回應。

這都誤會到哪裏去了?

「林都知比小子年長,經事多,可還記得契丹人在中原大地上打草谷的事情嗎?」

「怎麼不記得,那一場災變,也不過才過去十多年而已。」

「對啊。會同十年(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接受晉少帝石重貴舉族出降,汴梁城陷落,中原革鼎,如此大事,豈能輕易忘記。」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