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一百一十章 匯聚四方
「陛下見諒,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何必與之計較?」

薛居正見狀,連忙打圓場。

弔書袋對這位前朝進士來說,當然一點問題沒有。

他之所以反應這麼快,只是覺得作為首相,有必要在這遠方來朝的日子裏,保持歡慶氣氛。

「也罷,高僧來此,有何要求,可當面講來。」

趙二揮揮手道。

「貧僧來到東京汴梁,感覺如同進入了人間佛國。只是繁華過度,隻恐有礙修行,願大宋皇帝陛下準許小僧悠遊山林,拜訪名山大剎,好圓了貧僧一心向佛求道之心。」

奝然剛才被驚出一身冷汗,想想還是遠離朝廷為安。

「好吧,把大和尚安排好,有什麼需求盡量滿足。如有不妥,朕拿你們試問。」

趙二指示鴻臚寺官員做好接待安排。

原本大宋的外交更多是由樞密院禮房負責,但來一個僧人,與涉及北方遼人的軍事外交毫無關聯,趙二也就臨時做出調整。

奝然退朝,趙二指示當晚在集英殿設宴,為錢俶接風,於是朝會在一片皆大歡喜中結束。

崇簡退朝時,被內侍叫住,專程到文德殿參拜了趙二。

趙二沒多少話,只是簡短道:「你不錯,當得起翰林學士的清要,掌得計相的權柄。」

崇簡謝恩,同時明白,這是要自己為全面接管三司、獨當一面做好準備。

稍後,朝中有旨意傳出,對趙二在大殿上的指示做了具體安排。

錢俶仍為吳越國王,在汴京賜予王府,嫡長子錢惟濬加節度使銜,回杭州坐鎮吳越故國,一應大宋官員聽其調遣。

單單這錢俶的爵位,就比晉王高出一頭,讓崇簡覺得十分開心。

至於日本高僧奝然,暫準其在大相國寺掛單,下一步責成鴻臚寺等有司妥為安排,聽其選擇任一名山大剎住錫。

當晚的宴會,隆重而熱烈,比起崇簡前兩次參加的夜宴,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應重臣出席自不待言,崇簡許久沒有見過的重要人物也到場了。

宰輔自薛居正、沈義倫、曹彬、楚昭輔以下,齊聚一堂。

可惜不見趙普,這個時候,他已經被打發到外地,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去了。

趙小三自然缺不了,但一副耿耿於懷的樣子,顯然是因為位次在錢俶以下的原因。

許久沒有見面的趙德昭也出現了,只是顯得更加拘謹,一副生人勿近的神態,讓崇簡斷了打招呼的念頭。

趙德芳就坐在徳昭的下手,不停地左顧右盼,間或向崇簡眨眨眼,扮下鬼臉。

這兩兄弟,一個節度使,一個防禦使,從名望上來說,比起趙小三差了一大截,接班人的地位實在岌岌可危。

只不過,一人表現得緊張,一人渾不在意。

奝然沒有出現,陳家兩兄弟自然也就沒機會淌這趟渾水。

一個世外高人,想必對這種場合也不感興趣,可能已經去了大相國寺。

崇簡想,自己得選個時候單獨見見這位日本大和尚,了解一些情況。

要未雨綢繆啊,不然到了明、清,基本就不可控了。

另一些熟面孔是是這次筵宴不可或缺的,那就是這些年來先後歸降的前國主們。

孟昶、高繼沖已逝,剩下的周保權、劉鋹、李煜悉數到場。

劉鋹看見崇簡,臉上出現受到驚嚇的神色,顯然對過去之事記憶深刻。

據悉,這些時日劉鋹老老實實,再也沒有耍其他的花招。

李煜帶著小周後一同出席。

夫婦二人一起向崇簡致意,但在趙小三威懾的目光下,顯得有些瑟縮。

崇簡這才注意到,席間許多大佬都帶著家眷出席。

就剩下兩個該到,但目前還來不了的人了。

一個陳洪進,雖已基本降服,但目前還在完成崇簡所託,沒有馬上北上。

但平海軍所屬的漳泉之地,大宋的官員已開始進場接管地方事務。

另一個劉繼元,還帶領著他的北漢困守太原孤城,負隅頑抗。

原本的歷史中,這都需要趙小三來最後解決。

可惜的是,在解決的過程中,趙小三給大宋,乃至中國歷史留下了更大的禍患。

等到趙二出席時,一切都更加明了。

他帶在身邊的不是正牌皇后宋氏,而是尚宮娘娘徐氏。

花蕊夫人入京,本身就代表一個時代的開啟,或者說一個時代行將結束。

趙二以這種方式向世人宣告,中原的統一基本完成,剩下的敵人在北方。

「今日吳越國王錢卿歸來,漳泉納土、陳洪進入朝也是早晚的事,劉繼元正被大宋兒郎們圍困在太原城,北漢土崩瓦解更是近在眼前,大宋儼然有再現漢唐盛世的氣象。諸卿,為此舉杯共賀。」

趙二坐下後,舉杯確定了宴會的喜慶基調。

「四方僭偽之主,今日盡在座中,早晚平了北漢,劉繼元還要來。我來朝最早,那時讓我執梃當個諸國降王的頭兒吧。」

劉鋹舉杯賀壽,趁機大拍馬屁。

崇簡見此,微覺詫異,不是說這傢夥老實了嗎,真是老馬不死舊性在。

「要說來得早,也是蜀主孟昶,還有今日座中周保權,可比你早得多。此外,錢卿是擇善而從,主動歸化,哪像有些人負隅頑抗,直到窮途末路了才無奈出降。」

沒想到趙二卻一點面子都不留。

趙二待降人原本大度,想來這劉鋹歸降後極不安分,尤其是有投靠趙小三的黑歷史,引得他不滿。

不過這番話對厚臉皮的劉鋹影響不大,只是訕訕落座,等待下一次表現機會。

旁邊的李煜卻聽得臉上一陣變色,因為他是在崇簡忽悠下,帶著許多不甘歸順的。

來到汴梁後,更是感覺諸多不便,尤其是趙小三的干擾,讓他那顆敏感的文人之心飽受煎熬。

也許只有崇簡的仗義行為,讓他感覺了一絲溫暖。

錢俶一聽趙二的表揚,卻覺得太過,有點被放在火爐上的感覺,暗道這對今後留居汴梁可不是什麼好事。

於是連忙站起來遜謝。

「陛下謬讚,臣實在愧不敢當。當初若非趙崇簡大人一番微言大義,臣哪能如此痛快地歸順大國天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