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三章 反殺
良久,他才嘶啞著聲音問道:「如果,我選下策呢?」

趙崇簡應聲道:「師父說了,你要這樣做也無妨,他老人家另有辦法挽救蜀國君臣,只是平添了幾分難度,所造殺孽更大。」

「你師父在哪?」

這話言下之意,是覺得高人未必就能及時出手。

「師父說,他看著你呢。」

劉寶突然毛骨悚然,感覺暗中真有一雙莫測高深的眼睛注視著自己。

這個少年的神秘師父究竟是誰,會不會在押送的隊伍中,或者是隱藏在來伏擊的軍士中,不然為何會出現得這麼及時。

甚或,根本就是都監曹大人派出的暗中監護之人?

這一想,劉寶不由立馬打消了選擇下策的心思。

上策?那等於直接宣稱與都部署大人對著乾,天高皇帝遠,新的戰亂才開始,不等朝廷有所動作,自己就被捏死了。

像螞蟻那樣被捏死,甚至曹彬大人都來不及反應,畢竟掌軍的是王全斌。

看來,只能選中策了,這雖然也擔了天大風險,但還可能博得一線生機。

看見少年那張淡然的臉,劉寶忍不住問道:「你師父是不是叫做鐵索橫江?」

看見趙崇簡茫然,劉寶終於獲得一點惡趣味的快感。

「那他有沒有告訴你,上不沾天下不著地,我被掛在了半空,只能選中策?」

沒想到趙崇簡這次倒是篤定地點點頭,令人絕倒。

……

山林中,關隘處,先前秘密約見劉寶的「山賊」,大約三、四十人,人人黑巾蒙面,散處於各個隱蔽處。

這些人看起來十分謹慎,生怕暴露了身份,可惜他們手持的弓弩多少有些不打自招的意思,那是宋軍中配置的製式神臂弓,威力強大。

他們在守株待兔,等待那一幫君臣俘虜進入伏擊圈。

看得出來,他們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從劉寶離去後,等了大半天了,竟然沒有絲毫多餘的動作。

直到焦躁的情緒開始蔓延,才隱隱聽到有「唦唦」的移動聲音傳來,越來越近。

「山賊」們都鬆了口氣,要等的人到底還是來了,事情終於要有個結果。

但是,不久,首先是領頭的,接著所有人都發現了不對。

這些人都受過特殊訓練,耳目靈敏遠超常人,他們發現那些聲音從四面八方響起,漸漸合圍過來,立即有了判斷。

這是要包餃子嗎?

領頭的剛要發出指令,就見一幫軍人在四周露頭,其中就有劉寶。

「劉寶,你要幹什麼?」領頭的厲聲喝問,一時之間想不通對方為何會這樣做。

「十比一,你們被包圍了,沒希望了。」劉寶冷冷回答。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違背……」

話音未落,一支箭破空而來,直接沒入領頭者的咽喉,並帶著他向後摔了出去,在空中灑下一蓬血雨。

好快,好準,領頭者身手不錯,卻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

劉寶在心裏暗嘆,這暗中的高人果然藝高膽大,心狠手辣。

這也把他心裏最後一絲遊移驅散了,事已至此,只有硬著頭皮上了。

劉寶拔出了腰間佩劍,高高舉起,然後惡狠狠喝道:「殺,把這幫劫道的山賊幹掉,大帥有賞。」

他口中的大帥,自然就是都部署王全斌。

這話讓躲在暗中剛射出一箭,幹掉領頭者的趙崇簡好笑,覺得很有些黑色幽默,同時也佩服劉寶這個老兵油子的應變能力。

所謂師父,自然是趙崇簡靈機一動編出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鎮住劉寶。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對方根本不會當回事。

斬首行動收到了奇效,那幫訓練有素的殺手一下失去了鬥志,被劉寶的隊伍衝到了身前,全副甲胄加長槍大戟,對上短衣弓弩,自然佔盡上風。

加之人數上的絕對優勢,戰鬥變成了一邊倒的殺戮。

劉寶下達了全殲的命令,不允許一人逃脫。

逃一人斬一人,斬自己人。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旦有敵人逃脫,只要驚動綿州城,自己一行人,無論是投降的君臣還是押送的軍士,都將成為亂軍發泄的對象,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日來,無論是王全斌的安排,還是劉寶的應對,都讓趙崇簡見識了那個年代大小軍閥的手段,冷漠,嗜殺,草菅人命,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趙崇簡終於能夠切身體會,為何武人出身的趙匡胤,要向自己的階層開刀。

這樣的手段,有一天用來對付他自己,一樣會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就像五代時期一再上演的暴力奪權、改朝換代的戲碼一樣。

戰鬥中,崇簡躲在外圍時不時發出關鍵一擊,射殺了好些突出包圍圈企圖逃跑的「山賊」。

殺一人,救一人,消滅敵人的同時,還避免了參與合圍士卒冤枉送命,何樂而不為?

一切結束得比預想要快,午後開始的戰鬥,到四處搜索打掃戰場的時候,陽光依然透過茂密的枝葉灑下來,憑空驅散不少山林間的血腥氣。

……

這一下,再也不敢多耽擱,孟昶一行人沿著林間小道繞過過綿州城,繼續前進。

一路偃旗息鼓,即便穿州過府也盡量低調,好在都監大人派差,又有皇命在身,卻也無人敢於公開為難。

過了興元府(漢中),也是一路向北不敢稍作停留,怕王全斌那邊察覺後無所不用其極。

到了京兆府(西安),由知府大人加派精兵護送,又差人飛報京城,一行人心裏才稍微踏實一些。

看看汴梁城在望,趙崇簡激動起來,後世的考古生心中湧起《清明上河圖》和《東京夢華錄》所描繪的那一派花團錦簇。

早有鴻臚寺官員在西面的萬勝門等著,引導著一行人浩浩蕩蕩踏上橋樑,跨過寬闊的護城河,穿入高聳的城門樓,進入了東京汴梁城。

當然,這只是外城。

以後世的眼光看,這個當世漢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還遠稱不上雄偉,除了護城河的寬廣讓崇簡少許有些驚艷的感覺,其他只能說差強人意。

城牆不高,道路不寬,房屋低矮,如斯而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