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知宋事》第四章 汴梁
怪不得後來金軍兵臨城下,徽宗、欽宗第一時間就放棄抵抗,選擇了躺平。

這城太大,城牆低矮處不少,守起來漏洞太多。

沿路穿州過府,崇簡早就發現,那些州縣城鎮,並非後世想象那般一例深溝高壘,有些城牆早已傾頽,有些根本就沒有城牆。

稍一打聽,就明白其中緣由。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在城牆的修築上同樣適用。

築城既能防範外敵侵掠,但也給一些野心家聚眾叛亂提供了方便。

因此,天下一統的太平年間,既不鼓勵也沒必要大肆修築城牆,甚至一些特殊城鎮,修了的也要拆,例如後來北宋攻陷的太原城。

沿著並不寬闊的道路穿過外城,又是一帶城牆環繞,穿過又一座城門樓——梁門,就進了內城。

到了這裡,劉寶等人就被攔了下來,換成了武德司的人馬來接替他們。

劉寶心中有事,四處環顧,卻不見一個夠分量的人。

其時武德使為趙匡胤心腹、表弟劉知信,但他卻沒有隨麾下人馬一起出現。

打算告變的劉寶隻得忍耐一下,安頓了麾下士卒後,他又單獨進入內城,在宮城附近等待。

趙崇簡進宮去了,按理他的師父也進去了,自己就靜觀其變吧,說不定隨時需要傳召自己。

而進了內城的趙崇簡發現,東京城一下變得繁華起來,街道寬闊平整,兩旁一溜煙的是官署衙門,鋪面酒樓以及舞榭歌台,車馬行人絡繹不絕,人氣鼎盛。

恍惚間,似乎就孕育出了那一派花團錦簇。

但這並非一行人的最終目的地,等著接見他們的人,還在內城北邊的宮城裡,那是又一座自成一體的城中城。

最初,在隋唐時代,這裡還叫汴州,作為連接關中與外界的漕運中心,最先築城而居的就是宮城,後周時期才築起了第二道城牆,有了內城的規模。

北宋,汴京作為都城,更是水陸交通樞紐,所謂四水貫都,地位更加重要,才有了第三道城牆,外城也隨之發展起來,成為當時全球城市中的巨無霸。

在宮城門樓處迎接蜀國君臣的,是大宋皇朝的兩個重量級人物。

一個是微胖的中年男,看起來就一臉世故精明;另一個則正值青春盛年,一副血氣方剛的樣子。

「則平,你說一眾降國君臣,哪裡值得你我二人跑到宮門處來倒履相迎?單是我還則罷了,還要累及你這當朝宰相,只怕他們無福消受。」

年輕公子語氣有些輕佻道。

原來這中年人是前不久受封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成為獨相的趙普,則平是他的字。

「公子說笑了,你可是當今皇上的胞弟,天皇貴胄,誰敢與你比身份的尊貴。」

聽趙普的口氣,這人正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現任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地位著實尊貴。

趙氏一母同胞共有五兄弟,老大、老五早逝,除了做皇帝的老二趙匡胤,就是眼前的老三趙光義,以及老四趙光美。

原本幾兄弟都叫趙匡什麼,趙二做了皇帝,為避諱,趙三、趙四都改了名,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趙四還得改一次名。

當然不是加一個「尼古拉斯」的前綴,而是改為趙廷美。

作為小十二歲的兄弟,趙小三參與了從陳橋兵變開始的趙二建國的一系列大事,自然日見親厚,其官署被稱為南衙,儀仗出行,京中人側目,嘆羨道:好一座軟綉天街。

現下,在宮門前的二人說話帶著機鋒,隱隱有互相稱量的意思。

其實他們心裡都明白,這是除先期歸附的武平、荊南兩路節度使之外,最先來朝的降國君臣,趙宋需要擺出一些姿態,以便招徠遐邇。

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是趙二加上眼前二人商定的統一國策,被後世稱為雪夜定策。

對蜀國歸降君臣的懷柔優寵,是推動既定國策的當然之義。

可惜,此刻,朝中還來不及了解蜀中亂象,還做著武力降服之後,蜀地人心順應大勢歸附的美夢。

孟昶一見宮門前一堆人在迎候,中間簇擁著的二人身著正式朝服,氣宇不凡,連忙帶著花蕊夫人迎上前去,口稱罪臣。

早有鴻臚寺官員搶上前來介紹,兩邊自然一番寒暄。

趙光義一見花蕊夫人,就目射異彩,直接忽略了孟昶,使得一旁的老油條趙普暗中搖頭。

也難怪,孟昶年齡比趙普還要大,加之驟逢大變,一路風塵僕僕,先前養尊處優涵養出來的那一派富貴斯文氣,早已消耗殆盡,看起來就是一個糟老頭子。

花蕊夫人卻正值青春,哪怕一路顛簸,也難掩其絕代風華,與身旁的孟昶一對比,自然讓人泛起好一朵鮮花,竟然插在那啥上的感覺來。

尤其是這那啥,現在國破家亡,失去了滋養鮮花的能力。

這怎不叫趙小三這類人,起了歪心思。

崇簡側身其間,不同於歸降眾人的誠惶誠恐,而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此刻,他正在認真觀察趙小三。

這位趙小三,在後世的名頭,幾乎不弱於趙二,而且都是和開國、宋初國運轉變的大事相聯繫。

不過很可惜,都算不上什麼好名聲。

陳橋兵變,燭影斧聲,驢車戰神。

前二者,都涉及到江山易主、皇位更替,說難聽點,就是篡位。

最後那個,更是一場慘敗留下的調侃。

高梁河之戰,將積蓄已久的軍力、財力打沒了,傷了元氣,從此面對北方的契丹民族,採取了守勢。

從此,也開啟了面對好勇鬥狠的馬背民族的跪舔歷史。

燕雲十六州長久淪為異域,中原地帶失去了最後的屏障,馬踏中原,肆虐江南,在隨後的金、元時期一再上演。

所謂崖山之後無中華,華夏文明在兩宋時期,遭受了越來越嚴峻的考驗。

這一切,在趙崇簡看來,固然與趙二開國後一系列重文抑武、守內虛外決策有關,但眼前的趙小三要負直接的責任。

在這一剎那間,站在趙宋權力中樞門前的崇簡,好像突然有了穿越而來的歷史使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