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六百六十九章 假皇帝一
趙普的《飛龍記》是一部十分有分量的史料,雖非正史,但是對於考證陳橋兵變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高粱河車神了。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聽說好皇帝、壞皇帝,從未聽說有假皇帝。王莽在公開篡位之前曾經稱過攝皇帝、假皇帝,那個假字不過是指暫時,代理之意,不是指的真假之假。

但是有這麼一位皇帝,史書上所記載的有關他的一生的事跡,大都是假的,其篡改程度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他就是被人稱為假皇帝的宋太宗趙光義。

高粱河車神趙光義做了皇帝之後,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篡改運動。

在古代凡是做皇帝的人,出生時必然有異象,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式,宋太祖出生時就伴隨著紅光。趙光義既然做了皇帝,那麼他的出生自然也就變得不同凡響了,《太宗本紀》記載「是夜,赤光上騰入火,閭巷聞有異香」,既然哥哥趙匡胤出生時有紅光和異香,那麼同樣做了皇帝的趙光義,出生時自然也要有這兩個標誌。

這個操作還算正常,畢竟這麼乾的皇帝也不在少數,但是基本上這麼乾的都是開國皇帝,你高粱河車神算哪門子的開國皇帝啊?

原本史書上關於趙光義年少時事跡的記載很少,《太宗本紀》記載「帝幼不群,與他兒戲,皆畏服」,說得好聽點是趙光義從小就表現出超強的領導力,跟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別人都怕他,說不好聽的就是趙光義從小就調皮搗蛋,經常欺負小朋友。

這從另一面說明趙光義早年間值得記載的事情很少,既沒有沒有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感慨,劉備那種「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的豪情壯志,也沒有趙匡胤小時候頭撞城牆的記載,隻好連小時候做遊戲的事情都寫進去,可見是真沒什麼可寫的。

高粱河車神不滿意了,自己小時候還是很厲害的,根據《續資治通鑒長篇記載》,做了十三年皇帝的趙光義在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下了一個詔書,在這個詔書中講述了自己早年間的一些事情,說自己十六歲的時候跟隨周世宗征淮南,並且自己「屢與賊交鋒,賊應弦而甚眾」,自己的哥哥趙匡胤聽到自己的勇武事跡後「大喜」,並且在自己十八歲的時候曾跟隨趙匡胤和周世宗一起北伐。這個說法在《宋會要輯稿》中也有記載,按照這個說法,周世宗一生中最重要的征淮南和北伐,趙光義都有參與,並且自己的勇武還得到了趙匡胤的欣賞。

可惜趙光義的數學還是差了一點,這個自述在時間上就漏洞百出,趙光義是出生在後晉的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在他十六歲的時候應該是後周的顯德元年(公元954年),然而這一年發生的是高平之戰,並沒有徵淮南,而趙匡胤父子征淮南是在顯德三年,此時的趙光義應該是十八歲左右。根據《東都事略》記載,趙匡胤父子征淮南後,趙弘殷帶回來一批書籍「歸以遣太宗」,這說明當時的趙光義根本就沒有出征。

除此之外,周世宗北伐是發生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此時的趙光義應該是二十一歲。

趙光義之所以說自己參與了這兩次戰爭,無非是想說明自己的武功了得,在大宋開國之前就已經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將領了。

「陳橋兵變」從本質上來說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情,畢竟趙匡胤是從後周的孤兒寡母手上奪取的政權,但它在大宋三百多年的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因此是否參與「陳橋兵變」對宋太宗趙光義來說顯得十分重要。

在正史中趙光義不僅參加了陳橋驛兵變,而且,還是陳橋兵變集團的核心人物,是這次兵變的主要策劃者與組織者。

顯德七年(公元960年)的大年初二,身為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奉詔率軍出征,時為供奉官都知的趙光義也在軍中。在行軍途中,趙光義與趙普等人一直明裏暗裏做著策反鼓動工作,為兵變的成功大造輿論,在部隊來到距離開封40多裡的陳橋驛後的第二天早晨,又與眾將士一起闖進趙匡胤的營帳,不容他哥趙匡胤分說,硬是將一件象徵皇權的黃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肩上。

不僅如此,還有的史書如生活在宋真宗與宋仁宗時代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所著的重要文獻《隆平集卷一·太宗皇帝》一文竟然還說,陳橋兵變時,市不易肆,也即士兵入城,秋毫無犯,也完全是趙光義的功勞。說是趙匡胤既被黃袍加身後,回師向開封進發,在進城之前,趙光義攔住趙匡胤的馬頭,叩馬而諫:這次回師開封,將士們如果自恃功高,大肆搶劫,使得老百姓肝腦塗地,那就絕不符合應天順人的精神!最好是要諸軍將領立下嚴守軍紀的誓言,然後前進。硬是給他哥上了一堂極為生動極為重要的政治課。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趙光義真的是很有見識,很有思想,而且也極富有仁愛精神。而按照正史的觀點,顯然,也正是由於趙光義的友情提醒,趙匡胤才與將士們約法三章,確保大軍進城秋毫無犯。

據說,趙匡胤對自己的這個弟弟非常賞識,稱讚趙光義很有謀略,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就有等自己百年之後把帝位傳給弟弟趙光義的想法。

如果照此看來,趙光義的確是宋帝國的開創者與奠基者。趙匡胤之所以能夠華麗轉身,成功變臉,幾乎在一夜間就由後周殿前都點檢變成大宋天子,而且成為一個聖明、仁愛的天子,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自己的小弟趙光義的鼎力相助。

倘若說,趙匡胤是這場政治戲劇的男主角,那麼,理所當然,毫無爭議,與趙普一樣,趙光義則顯然也是這場政治戲劇的總策劃、總導演、總劇務之一,他所發揮的作用很顯然比他的哥哥趙匡胤之上,也為以後的兄終弟及埋下了伏筆,這趙宋的天下是我趙光義和哥哥一起從孤兒寡母手中搶來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