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六百七十五章 趙宋的皇帝重文輕武嗎?二
可惜宋仁宗光考慮了政治影響,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以致於一代名將狄青最終鬱鬱而終!

要知道狄青這種戰場上的無敵猛將,在戰場上,他就是無敵的存在;但是放到詭異莫測的政治鬥爭中去,狄青就是一菜鳥,任人宰割的那種!

以前狄青在戰場立功,文官集團無所謂,但是皇帝逆要把狄青放到朝堂上,那麼對不起,你武將集團想要抬頭,哪怕是皇帝的意願,我也踩你沒商量!

宰相文彥博秘密求見宋仁宗,他對仁宗說:「臣有件事不知是否當講,不講出來,是臣不忠,講了,恐怕是對同僚不義。」宋仁宗說道:「愛卿有話儘管說,不必顧慮。」

文彥博默默地呈上一份奏摺,垂手侍立。宋仁宗閱罷大驚:「這不可能把?」!

原來奏摺的內容是彈劾樞密使狄青的!文彥博上奏道:「最近下面有很多關於大將軍狄青的傳言,說他在軍隊裏面大權獨攬、籠絡親信,對陛下懷有二心,禦史們一致認為他不適合再留在京中,建議罷免他的兵權,外放去做節度使比較好。」

要知道狄青是宋仁宗一手提拔出來,對與狄青,仁宗還是非常信任的,宋仁宗曾經將狄青比作是自己的關羽,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和榮譽。

狄青知道此事後,親自向仁宗陳情,宋仁宗本來就無意讓狄青離京,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文彥博也知道自己彈劾狄青的這些證據都是道聽途說,可信度不高,於是又向宋仁宗進言:「太祖豈非非周世宗忠臣?但得軍情,所以有陳橋之變。」意思就是當年周世宗也像你一樣信任太祖,結果呢?太祖黃袍加身!

宋仁宗默然不語,無言以對。

不過在這個時候,宋仁宗還是沒有鬆口,選擇了繼續信任狄青。

狄青知道此事後,氣憤地與文彥博對質。要說比拳腳,狄青能打文彥博十個,但是比講理,文彥博能說狄青十個。文彥博直視狄青說道:「無他,疑爾!」意思就是不管你狄青是真忠心也好假忠心也罷,反正我們是不會信任你的!

文官集團也知道想要離間仁宗和狄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在已經埋下了猜忌的種子,後面靜靜等待機會便是。

大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機會來了,年過50的宋仁宗趙禎突然病重,臥床不起,四月黃河決堤,民怨四起,五月,兩顆彗星劃過京師夜空,這被認為是不祥之兆,之後包括河北、河東、京東西、陝西、湖北、四川等在內的大半個中國都遭逢了百年不遇的洪災。

狄青因為家中也遭遇了水災,於是就把家搬到了相國寺裡。

由於當時大家都忙著救災,狄青也沒注意,隨手就披了一件黃色的外套親赴一線指揮搶險,立即被虎視眈眈的文官集團無限放大。

仁宗病入膏肓,身下還沒有兒子能夠順利繼承皇位,你狄青是個將領,在軍中功勞大,威望高,身居要職,現在又身披黃袍,看來你是想學本朝太祖啊!

知製誥劉敞上書說狄青應該調往京師之外,這樣才能保全君臣的大義名分;殿中侍禦史呂景初上書稱應該儘快把狄青外放;文彥博則認為,狄青素來忠勇,當下天下混亂,不可輕信謠言,壞了君臣關係。

文彥博之前還以太祖之事提醒皇帝,對狄青「無他,疑爾」,現在改唱紅臉了,不可輕信謠言。。。

只能說文官集團太會玩了,知道如果所有人都一味的說狄青的壞話,只會引起皇帝的反感,有白臉有紅臉才能將此事的影響擴大到最大。

文官集團的其他人也沒閑著,利用自己這些人掌控了輿論導向,說樞密使狄青家中有紅色的光芒出現,狄青家附近的流浪狗頭上都長出了龍的犄角等等,這些都跟史書上皇帝誕生時常有的異象非常類似。

一代文豪歐陽修先後三次上書皇帝,以文字作為武器,完成了最後一擊,最終讓狄青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失去了樞密使的職務。

歐陽修在第一封奏疏裏面說狄青「掌機密而為軍士所喜,自於事體不便,不計青之用心如何也」,然後建議皇帝「戒前世禍亂之跡」,免去狄青的職務,放到外地。

之後的兩封奏疏,歐陽修更是利用水災來攻擊狄青,認為這是「天地之大變」。在攻擊狄青的奏疏中,順便附上「青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

宋仁宗動搖了,下旨免去了狄青樞密使的職務,「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陳州」。

狄青懷著悲憤的心情離開了開封,來到陳州上任之後,文官集團也沒有放過他,每兩個月,朝廷就會派出宦官,到陳州查看狄青的情況,名曰慰問,實際上就是盤查。

第二年二月,上任不到半年的狄青「疽發髭,卒」。

沙場上的無敵猛將就這麼被文官集團逼得鬱鬱而終了,天下的武人也就此寒心了!

宋仁宗為了平衡文武,還做了其他的努力。

要知道武舉制度始於一代女帝武則天,這一制度在當時並不受重視。

宋太祖建立宋朝後,便大行科舉考試。除此之外,他還命地方官員在民間尋找武藝高強的人,並將其帶到都城殿試。可這些官吏們經過一系列考核隻篩選出三百多人,且最終沒有一人符合皇帝要求。

從表面來看,宋太祖此舉似乎打破了所謂的階級限制,給了民間武人一次逆天改命的機會。可實際上,這樣的選拔機制卻如同魏晉時期推行的九品中正製一般,推薦和選拔武將的權力仍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其中可暗箱操作的地方太多,這也為其後將門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從宋太祖的這一舉動便可以看得出來宋太祖並不排斥武人,只是由於以前武人實在是太不像話了,稍微打壓一下,這是一種平衡,是帝王之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