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宋吹》第八百四十一章 三年十八
趙佶現在也分不清蕭奉先到底有沒有說謊,以張安安的為人,與香公主婚約一事很有可能就是那天和蕭奉先說定的,畢竟之前因為避雷針一事,張安安曾提出要去大遼一趟,很明顯對自己有點失望啊!

趙佶嘆了一口氣,這都什麼事啊,如果香公主的身份稍微差了那麼一點點,自己還可以香公主配不上仙尊之子來推脫。

但是人家香公主論身份,不在趙夢月之下;論姿色,據說還遠在趙夢月之上;如今還有異族美女、燕雲十六州陪嫁,遼人的出手之大方遠勝自己,可以說全方位把自己這邊給比了下去,自己還有什麼資格替張安安做主啊?

香公主耶律特瀨,遼道宗耶律洪基幼女,生母據說美若天仙,深受遼道宗耶律洪基寵愛,在生下耶律特瀨之後,有意問鼎大遼皇后的寶座,遭到了契丹後族蕭姓的強烈反對,最後離奇死亡。

遼道宗耶律洪基為此勃然大怒,將第二任皇后蕭坦思於大康八年(1082年)十二月降為惠妃,不久更因其母燕國夫人獲罪而被貶為庶人。

耶律特瀨出生之際,異香撲鼻,大帳更是被聞香而來的蝴蝶團團圍住。

此後更是不管走到哪裏,身後都有蝴蝶圍繞,因此被遼道宗耶律洪基特賜香公主,將大草原上最肥美的草原劃歸給耶律特瀨,一支五千餘人的彪悍部落更是耶律特瀨的忠心護衛。

等到耶律特瀨長成之際,求親的隊伍更是絡繹不絕,但是都被眼高的耶律特瀨一一拒絕,更是放出豪言,此生隻嫁天神!

遼道宗耶律洪基更是耶律特瀨寵愛有加,甚至在臨死之際還放心不下這個愛女,特命耶律延禧一定要好好照顧好這個小姑姑。

耶律特瀨如此身份,是天底下唯一能與趙夢月比肩之人,趙佶很糾結啊!

趙佶還在糾結著權衡利弊,那邊原本順風順水的西夏戰事就傳來了噩耗。

歸寧真人被西夏武士殘忍殺害的消息傳回了趙宋之後,整個趙宋都是怒不可遏,第五次宋夏戰爭也就順利爆發了。

宋人需要佔領道德至高點滅掉西夏來換取長生之法;黨項人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戰爭來救活被遼人壓榨得奄奄一息的西夏經濟;

雙方都需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各自的需求,因此戰爭爆發得順理成章,雙方也都各自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西夏自從建國後,不是在戰爭,就是在動員戰爭,舉國皆兵,是非常能打的,也一度將趙宋打得找不到北,成功收取保護費,一直走的就是以戰養戰模式,不管缺什麼,找隔壁的趙宋要就是了,不給?我就自己來拿!

宋人則是老子乾不過你,但是老子的體量大,老子拖死你!

雙方經歷了六十多年斷斷續續的戰爭,彼此都對各自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這次戰爭,宋人的主帥是高俅,監軍是童貫。

高俅是潑皮出身,排兵佈陣實非所長,但是高俅有一點是任何人比不上的,那就是皇帝的信任,這在趙宋尤為重要。

宋軍能不能打?諸君可以翻閱史書自己看看,宋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但是由於趙宋得國不正,又經歷過五代十國的武人之亂,害怕武人作亂,不但大力打壓武人,甚至還在大軍作戰的時候,皇帝會用陣圖直接指揮戰爭,這就很扯蛋了,戰場情勢千變萬化,但是宋軍將領卻無權根據戰爭形勢的變化而做出改變,只能死板地執行陣圖,這樣的戰爭,就是韓信、李靖來了也救不了啊!

將從中禦制度始於高梁河車神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四年的滿城之戰,宋太宗派一位將領帶兵八萬,迎擊遼軍,預先「賜陣圖,分為八陣,俾以從事」。

按照陣圖打,哪怕是打輸了也沒關係;但是不按照陣圖打,那麼對不起,就算是打贏了,將領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這樣的制度扯蛋嗎?很扯蛋!能打贏了才怪!

曆數宋人的幾次大勝,基本上都是宋軍將領冒著萬死,違抗了將從中禦制度這才取得的。

比如震驚世人的唐河戰役大勝,那就是太宗的第一戰將李繼隆(太宗小舅子)違抗了將從中禦制度,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自由發揮,尋找戰機。

最終,靜塞鐵騎在李繼隆的親自率領下,大破鐵林軍等契丹精銳,甚至面對皮室軍、斡魯朵軍、鐵林軍的三路圍攻時,靜塞鐵騎以少擊多,大敗三支契丹精銳鐵騎。

以三支精銳、十倍兵力圍攻一支宋軍,在宋遼戰爭史上是第一次,但結果卻是靜塞鐵騎取得大勝,「斬首萬五千,獲馬萬匹」,這是遼國興盛時罕見的一場慘敗,也打破了耶律休哥不可戰勝的神話。

陣圖作戰很扯蛋,但是軍中將領卻趨之若鶩,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只要嚴格執行將從中禦制度,就算是戰敗了,也不用承擔責任。

太宗之後的歷代皇帝甚至連陣圖都畫不出來,那麼只能任命信得過的文官以文製武了,就也屬於將從中禦制度,與臨陣賜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外行領導內行,那麼結局也很清晰了,雖然有個別天縱之才,但是個人的力量在大趨勢面前是微乎其微的。

高俅、童貫就是因為這個將從中禦制度被派往了西北前線。

將從中禦制度的弊端其實趙宋的相公們很清楚,但是還是那句話,利益使然!這是文官集團打壓武將集團的大殺器,文官集團又怎麼會輕言放棄呢?

不過這一次不一樣了,在長生的誘惑面前,新黨也好,舊黨也罷,已經摒棄前嫌攜手共進了。

這次朝廷將高俅、童貫派往西北前線,那是很有講究的。

童貫就不用說了,是趙宋宦官集團難得的知兵之人,師從李憲,對西北的將領很是熟悉。

高俅嘛,雖然缺點有很多,但是高俅很有自知之明,也捨得放權,當然了,前提是你必須給高俅帶來利益,不然高俅翻起臉來也很快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