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葬狼谷》第二十二章 洋鬼子遭遇武閻王1
1.

由於省委巡視員韋道的叛變,伊川中心縣委謝鍾鋒等七位主要成員被誘騙到洛陽指定地點實施逮捕,在嚴刑拷問一無所獲後,秘密押至伊川鶴鳴山上欲行槍決,又意外被鶴鳴遊擊隊以「鶴鳴九皋」預案而解救。國民黨當局調動宜陽、嵩縣、汝州、孟州四縣公安大隊和駐伊、汝交界九間房一帶的第15軍楊福祿部共一千五百餘眾開赴伊川進行全面圍剿。暴動指揮部鶴樂學校淪入敵手,黨的地下交通站石記飯店、鐵匠鋪、縣總工會被查抄,在縣城策應暴動的何文慧的姐姐何文聰等十四人被捕,杜勇傑的弟弟杜俊傑等四名緊步青年被敵人殺害,首級被分掛縣城四門示眾。中共伊川中心縣委和伊東、伊西兩個區委的黨組織及其外圍組織相繼遭到了嚴重破壞,暴動區完全處於國民黨軍警武裝和韋道特務組織掌控之中。至此,伊川地下黨的活動被迫中止,伊川革命形勢在低潮之中艱難度過兩年之久,伊川地下革命同志無不期盼重整旗鼓,扭轉乾坤。

1943年秋到1944年春,日本帝國主義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為了挽救其滅亡的命運,1944年3月,日軍製訂了《一號作戰計劃》,發動了旨在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以奪取洛陽重鎮為主要軍事目標的河南戰役是豫湘桂戰役的第一階段。

洛陽是中原地區戰略要地,扼秦、晉、豫三省要衝,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洛陽之戰成為河南戰役和豫湘桂戰役的重中之重。中國軍隊統帥部識破了日軍企圖,制定了以弱勢兵力守衛洛陽城以吸引日軍大部隊,其他中國部隊在外迂迴,對攻擊洛陽之敵實施反包圍並一舉殲滅的戰略計劃,史稱「河南會戰」。此次戰役計劃規模宏大,如獲得成功,必將對日軍主力給予沉重打擊,使日軍《一號作戰計劃》破滅。

1944年4月,侵華日軍先是抽調原駐黃河以北各地約十萬兵力,以其第12軍主力布置在開封與新鄉一帶,並以第1軍第69師團及獨立混成第3旅團,配置於晉南黃河北岸。另由華中方面軍派遣獨立步兵第11旅團及第65師團之一部,置於皖西正陽關地區,統由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陸軍大將岡村寧次指揮,復撥以第五航空軍含200架戰機助陣,分路進犯豫中,採用掃蕩戰、梳篦戰法,往複穿梭戰鬥,迫使中方抗日野戰軍無法整體作戰,明顯處於劣勢地位。

4月17日夜,日軍第12軍第37師團、獨立混成第7旅團首先從中牟一帶強渡黃泛區。在日軍優勢兵力前,湯恩伯的第一線據點激戰後紛紛失守,退而固守許昌及以西的舞陽、葉縣、密縣、禹縣與臨汝等據點,伺機「以主力機動側擊西進之敵」。

由於蔣鼎文、湯恩伯畏敵退縮、踟躕徘徊,頻頻聯繫調整作戰計劃,無線電密碼遭敵解讀,戰略意圖過早被敵識破。日軍緊急調集山西境內部隊南渡黃河,經豫中平原長驅直入,與先前抵達的各路日軍遙相呼應,對中國會戰部隊形成合圍之勢。

22日,日軍相繼攻陷鄭州、新鄭,向隴海路西洛陽方向一路猛進。

接到這一緊急情報後,國民黨第一戰區總司令長官蔣鼎文電召坐陣葉縣的副總司令湯恩伯到洛陽面商軍機。

湯恩伯化裝成逃難商人,帶著幾個隨從及無線電,從葉縣坐吉普車沿洛葉公路直奔洛陽。行至伊川,被當地土匪當做逃難遊商攔路搶劫。湯恩伯依然不敢暴露身份,隻好帶著隨從繞道步行,數日後才走到洛陽蔣鼎文任所。

此時,以第12軍為主力的東線日軍沿平漢路急速南下,很快便攻佔許昌、襄城。

同時,原在信陽的日軍也沿平漢路北犯,黃河北岸垣曲的日軍也從澠池白浪、南口等地渡河,沿隴海路東犯,孟津守敵也從北面拊洛陽之背。古城洛陽陷入三麵包圍態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