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葬狼谷》第三十章 臥牛山喜迎皮猴王4
4.

皮定均再度將謝鍾鋒、張石憲、申志塬等地方武裝骨幹召集到他的指揮部內,適時傳達了延安中央有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主張,重點向大家講述了國共兩黨曲折的合作歷史以及仍須堅持合作的必然趨向。

據皮定均介紹,自日本大舉入侵中國以來,嚴重的民族危機激起全國民眾的抗日情緒,舉國上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合作、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前提下,同國民黨反共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政治及軍事鬥爭,但依然不改初衷地提出了「團結對敵,有計劃地配合友軍作戰」的方針。***曾數次向八路軍總部指示:「我們的基本方針是團結對敵,是配合作戰。」「在敵後猛擊日軍,與正面友軍配合作戰,決不計較國民黨的反共仇恨。」

「在這一總方針指導下,咱們鶴鳴遊擊隊也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國共合作,一致對外,決不計較與國民政府的宿怨前仇。」皮定均進一步強調說,「張石栓儘管幫著日本人乾過一些壞事蠢事,但他畢竟還是自家同胞、炎黃子孫,咱們應當站在統一戰線的高度上主動去爭取他,耐心去等待他,力爭把他拉回到革命正道、人民的懷抱!」

皮定均的一番講述,主旨清楚,觀點突出,有理有據,簡潔明了,得到了與會同志的一致贊同。

身為遊擊隊指導員的謝鍾鋒第一個站出來力挺皮定均,同時明確提出自己的態度意見:「我完全贊同皮司令的政治主張,堅決擁護上級組織的英明決策!我以為咱們小家要服從大家,家仇要服從國難,與國民黨仇恨再深,但畢竟同是炎黃子孫、自家兄弟。在強大外寇面前,必須摒棄前嫌,一致對外!」

鑒於新的形勢、新的陣容和新的目標,謝鍾鋒適時提出了變更隊伍名稱和改組領導班子的提議,舉薦張石憲為團長,在「鶴鳴遊擊隊」基礎上組建「伊川抗日獨立團」,大張旗鼓地同日本鬼子真刀真槍大幹一場。

在仔細聽取謝鍾鋒、張石憲、申志塬等同志有關伊川縣敵我雙方態勢的彙報並匯總眾位骨幹同志的意見後,皮定均與先遣支隊政委徐子榮經過認真分析,最終做出三項決定:一是適時建立伊川縣抗日民主政府和縣武裝獨立團,公開打出抗日旗號;二是陸續把日偽鄉公所打掉,除其爪牙和耳目;三是廣泛發動群眾,利用萬安山及鶴鳴山區優勢,在伊水兩岸點燃抗日烽火。

於是,就在當晚午夜時分,在皮定均司令和徐子榮政委的親自主持下,伊川縣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獨立團宣告成立。張石憲任伊川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兼獨立團團長,申志塬任副團長兼作戰參謀,謝鍾鋒擔任政治委員,楊新志任副政治委員。在場同志一致擁護會議決議及兩位首長的英明決策,一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準備以新的陣容和姿態投入新的戰鬥,齊心協力、義無反顧地奔赴到火熱的抗日救國一線。

會議剛開罷,皮定均司令員與徐子榮政委會同方升普、楊新志、王成漢等幾位領導同志一起走出山寨察看地形。當走到西寨門坡口時,忽有一通信兵策馬前來報告:「報告皮司令,在臥牛山西麓發現有六百多名日偽軍向我駐地尾隨而來!」

「可惡至極!來者不拒!我們初進豫西立足未穩,一定要設法砍掉這條尾巴!」皮定均司令員當即喚來35團團長王誠漢一同來到山寨西端登高瞭望,「你看臥牛山寨南邊為自然形成的天塹深溝,西、北、東邊為高大的夯土寨牆,西寨牆外由北向南再折東是一道極深的鴻溝,溝底至坡上這一段山路兩側均為黃土高崖崗,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敵人若行至溝底我們再進行伏擊,猶如甕中捉鱉,即可大獲全勝!」遂吩咐王誠漢如此這般排兵佈陣,設伏殲敵。

王誠漢立馬部署一連和二連戰士迅速隱蔽在王華溝一帶設伏待敵,安排三連、四連分別在西寨牆上架設機槍,在西寨門外土路上沿途埋好拉火地雷。一切準備就緒,單等尾追而來的日偽軍進入伏擊圈後開火,迎頭痛擊。

大約一個時辰過後,已跟蹤豫西抗日先遣支隊數日之久的日軍第三獨立旅團駐洛機動派遣隊的日偽軍腳踏泥濘山路,氣勢洶洶地迎面而來。眼看日偽軍先頭部隊順坡路走至西溝底,已全部進入我伏擊圈內,王誠漢當即命令部隊從溝兩邊崖頭高地和西寨門樓上居高臨下,輕、重機槍一齊向日偽軍開火,一時間彈如雨下,殺聲震天。

日偽軍被突如其來的槍炮聲弄得暈頭轉向、哭爹叫娘,一個個像落湯泥猴一般橫七豎八跌倒在泥漿裡,亂滾亂爬。

後續日偽軍聞聲趕來全力營救。隨著王誠漢一個手勢,豫西抗日先遣支隊三連、四連指戰員一齊拉響了預先埋下的拉火地雷,同時扔出幾十顆手榴彈。隨著聲聲巨響,日偽軍被炸得粉身碎骨、血肉橫飛。後衛日偽軍見狀紛紛後退,倉皇逃遁,乖乖縮回洛陽城裏,深壁固壘,不敢出戰。

這次臥牛山「砍尾巴」戰鬥在夜幕中持續了近3個小時,一舉殲敵40餘名,繳獲長槍短槍60餘支,子彈炮彈一千多發。抗日獨立團首戰告捷,給專橫跋扈、不可一世的日偽軍以迎頭痛擊,從而打破了「不敢打日本人」「皇軍常勝打不敗」的神話,震懾了駐伊日偽頑軍的囂張氣焰,激發了伊東人民的抗日鬥志,維護了中華民族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尊嚴。

之後不久,在相繼突襲鶴鳴、閭店兩個日偽鄉公所之後,獨立團由三個大隊擴充成五個大隊。成立了鶴鳴、閭店、潁陽、君召、彭坡五個區抗日民主政府,各區政府又組建了區乾隊,民兵人數發展到3600多人,擁有步槍1250支,短槍25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