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第12章 第 12 章
薄姬雖然有意跟劉瑞多聊一會兒,但是她的身體素質在那兒,即便是有神仙丹的加成,精力也是十分有限,所以在消食後倦意湧上,擺出一副送客的架勢。

「去吧!等天氣回暖了,孤就跟皇帝說說,讓你跟田叔學習兵法和黃老之術。」或許是年輕時見過是始皇高祖扒了儒生法家的傲骨,兼之把黃老學發揚光大的還是讓薄姬如履薄冰的呂後,所以在兒子登基後,雖然礙於太后之尊少不得在學派間拉偏架,但是薄姬終其一生都很少表現出對某一學派的狂熱,與把黃老學奉為真理的竇太后形成鮮明對比。

如今挑選田叔給劉瑞啟蒙一是因為田叔是樂巨公的弟子,擅兵且對黃老之學頗有研究。二是因為田叔在高祖時就以廉潔忠厚著稱,申屠嘉和竇嬰再怎麼位高權重,爭鋒相對,當著老前輩的面也不好發作。

劉瑞覺得薄姬不愧是白蓮花大父的生母,搞平衡的手段真是如出一轍。

離開長信宮後,劉瑞也沒有回到椒房殿,而失去長壽殿給竇太后請安,然後向忙人阿父彙報工作。

竇太后雖然眼睛壞了,但是對朝堂后宮的把控就跟明鏡似的,而且因為先帝移情於慎夫人的事,加上有個活得太久的婆婆壓在頭上,所以變得越來越小心眼,甚至到了跟兒子鬧脾氣的地步。

不過鬧過鬧,在與子女無關的大事上,竇太后還是很清醒的,並且對薄姬等人也生不厭惡之情。

畢竟拋開政壇上的糾紛不談,薄姬在這個時代絕對稱得上好婆婆,不僅沒有變著法地給兒媳找事,而且還一手促成了竇太后和劉啟的正統地位,以及在慎夫人得寵時敲打一二。

最重要的是,有栗姬做對比,竇太后對薄皇后這個兒媳也沒啥不滿。

至於劉瑞。

「孫兒特來給大母稽首,敢問大母近期睡得可好,進得可香。」

聽著下方脆生生的童聲,以及女兒每次進宮都會感嘆「天下沒有比小十更標誌的小兒」的感嘆,竇太后對劉瑞便討厭不起來。

況且跟甚少過來問候幾句的其他皇子相比,劉瑞不管是裝的還是真心實意的,都比那些不敢行動的好上一點。

說來也是奇怪,自打有了劉瑞,椒房殿的名聲倒是一日好過一日。

不僅是宮裏說得上話的對薄皇后母子評價很高,就連一些不起眼的小黃門,小宮女也都愛往椒房殿湊,覺得那裏可比栗姬的鳳凰殿,程姬的鴛鴦殿更為舒適。

「孤這幾日倒沒什麼,就是不知太皇太后身子可好?心情可佳?」竇太后對劉瑞的態度雖然稱不上不冷不熱,但也很少會像今天這樣帶了絲熱切。

「回稟大母,太婆的精神還好,只是年紀到了,就算保養的再好,也得以靜養為主,不宜操勞,更不宜煩心。」劉瑞聽著竇太后的語氣就知道對方肯定是有求於他。

果不其然,在客套性地問了下薄姬的情況後,竇太后圖窮匕見道:「這人一老啊!除了聽書打發時間,就是念著小一輩的事,希望他們多多陪伴,但又怕他們的陪伴誤了國家大事。」

想起封到梁國的小兒子和幾天都難得過來的大兒子,竇太后的心理便泛起酸水,同時也對喪子的婆婆產生憐憫。

她好歹沒白髮人送黑髮人呢!而且先帝雖然晚年寵愛慎夫人,對竇太后母子非常冷淡,但也沒到高祖那般嚷著廢後廢太子的地步。況且比起薄姬,她還有館陶長公主承歡膝下,也不算太難…

「你父皇忙著國家大事,梁王又不在關中,所以只有你館陶姑姑時常陪在哀家身邊,替孤排憂解難。」竇太后對付兒孫很有一套,但是在薄姬那兒無計可施——因為她懟劉啟的方法會被薄姬用到她身上,甚至會威力加倍。

「孫兒也知道館陶姑姑最得您意,可是太婆前腳剛因受賄一事訓斥了姑姑,令其閉門思過,後腳就有人替姑姑求情也不太好……」劉瑞裝出害怕的樣子,瞅著竇太后臉色一沉,隨機又話音一轉道:「不如再等一段時間,尋個吉祥的日子讓太婆公開解了館陶姑姑的禁足,不僅能了太婆與館陶姑姑的間隙,也能讓太婆和阿父不那麼為難。」

別說是劉啟,就連劉瑞也非常兩邊為難,左右不是人的處境。所以先答應竇太后的請求,但是留個準備時間,模糊下事成之日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落到竇太后耳裡,跟人講條件,尤其是跟孫子講條件讓她很不舒服的同時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人家說得在理。

要是她前腳強迫劉瑞去薄姬那兒給館陶長公主求情,估計以薄姬對劉瑞的偏疼,後腳就會想方設法地讓竇太后不快。

所以要搞定劉瑞,不付出點什麼不行。

只是這人小鬼大的劉瑞到底想要什麼,竇太后竟一無所知……

「大母也知大父過後,為了彰顯天家慈悲,同時也因宮裏的役者大都過了不惑之年,所以放了批垂垂老矣的小黃門和女官出宮,允許他們告老還鄉或為先帝守靈。」劉瑞突然肅了儀態,然後朝上拜了拜,口齒伶俐道:「先帝與父皇隆恩,賞了退役宮人們不少銀錢,以此感謝她們對漢家的一片忠心。可是孫兒想著宮裏的役者要麼是國破家亡的可憐人,要麼是被不想賣兒鬻女的父母送進宮的。」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紅顏皆白髮。」

劉瑞起身,想起白居易的《宮詞》,於是對著上座的竇太后和動容的左右宮人緩緩道:「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小黃門們倒也罷了,畢竟他們出了宮也沒有生路,只能去道觀或者皇陵了卻餘生,可那些在豆蔻年華就入宮的女子大都習得一門手藝,出宮後既能謀生,也可嫁人,不該在宮廷裡紅顏老去,哀怨長鳴。」

「所以孫兒懇請大母與太婆出面,給宮裏的可憐人一個恩典,允許她們二十五歲後便可選擇出宮,不要讓無數女子的大好年華都埋沒於深宮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