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老頑童的兒子有多難》第三百九十五章 中年文士
四人出城,兩人南下,兩人北上,臨別在即均是互道珍重。

黃蓉隨著郭靖前往蒙古,一路上會召集一些丐幫弟子隨行,幫忙掩護,想來以她的機靈勁不會有問題,原著裡連郭靖都能瞞著,藏在蒙古大軍裡一路跟到花刺子模,更何況此次郭靖還會主動幫忙掩飾?

周念通這邊就輕鬆了,只需要悠哉悠哉晃悠過去襄陽就行,一路上大可遊山玩水品嘗各方美食,嗯,聽說襄陽那邊牛肉麵挺好吃的……

四人剛要分手,就見打南邊來了兩人。

一個童子在前面牽驢,蹦蹦跳跳東張西望,時不時停下摘朵花,或是追追蝴蝶,很是開心。

驢上騎著,或者說應該是坐著位中年文士,拿著卷書正在誦讀,搖頭晃腦怡然自得,完全沒在意那個童子的牽驢工作幹得三心二意。

那中年文士看著四十多歲模樣,著一身青衫,相貌清臒出塵,凜然生威,一看便是個飽讀詩書的大儒。

郭靖立馬拉著幾人退到了一邊,讓出了大道。

他是武林人士,跟這般讀書人原本是八竿子打不著邊的關係,不過郭靖母親李萍本是鄉村農婦,本能的對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讀書人帶有天然的尊敬,郭靖自小被母親帶大,自然也受其影響,更何況他二師父妙手書生朱聰勉強也算得上是個讀書人?

……

就見那文士坐在驢身上,悠哉悠哉地從幾人面前經過,此刻那小童又跑去追一隻傻獃獃藏在路邊草叢裏的兔子,那驢子無人牽著,便犯了懶饞,直接拐向路邊想要咬一口鮮嫩的青草。

哪知這安陽古城的市政部門工作不到位,路邊上石塊凌亂,那驢子不小心踩上一塊石頭,猛然一歪,那文士正沉浸在聖賢文章中不可自拔,哪裏反應的過來,驚呼中便失去平衡,一頭栽下,而在他腦袋下方,一塊大石頭尖角朝上,彷彿閃現出一絲銳利的亮光!

眼看一場血光之災便要出現在眼前,郭靖連忙縱身上前,雙手施展空明拳一扶一按,那文士便雙腳穩穩站在地上,順便把那頭驢子也牽住了。

那文士驚魂初定,尚在奇怪自己眼看要跌個滿臉桃花開,怎麼一轉眼就不知怎麼站在地上了?

他見一個濃眉大眼的憨厚青年牽著自家驢站在面前,這才知道是此人救了自己,連忙整理一番衣帽,隨口訓斥了那個知道自己闖了禍低頭靠過來的童子兩句,隨即來到郭靖面前,深深行了一禮:「謝過這位小哥!」

郭靖憨憨笑道:「不用謝,這位大叔是來安陽遊玩的?現在金國跟蒙古兵打得不可開交,兵凶戰危,安陽也不一定安全,大叔還是往南邊去吧!」

那文士笑道:「就是戰爭前線才值得一看呢,看看那金國軍隊目前戰局到了什麼境地,還要看一看蒙古軍究竟是何等厲害!」

這話頓時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周念通問道:「大叔可是來自大宋,不知尊姓大名?我們幾人都是漢人,來此安陽有事要辦,正準備離開!」

他暗暗留了心,這文士一看便是手無縛雞之力,居然要前往金蒙前線觀察兩方戰況,也是個膽子大的!

不光膽大,能對這方面如此關注,必然不是一般的腐儒!

……

那文士撚了撚須,微笑道:「老夫真景元,確是大宋人士!」

他見眼前四人,兩個青年俱是神完氣足器宇不凡,兩少女更是絕色傾城,自然知道必然不是普通人,又見剛才郭靖露了一手,暗暗猜測莫非是傳說中的遊俠兒?

聽聞遊俠兒均有一手不凡技藝,本事大的甚至可在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若是能得其幫助……

正好他此刻孤身前往金蒙交戰之處探尋,雖是一心為國滿懷浩然正氣,但也知道自己這小身板沒準遇上什麼意外就會一命嗚呼,若是能找個身手好的保鏢,倒也不錯!

「真景元?」周念通回想了一下似乎沒聽說過,又上下打量了一下這文士,總覺得他身上除了書卷氣,更有一派手握大權的儼然氣度,便試探問道:「真大叔可是大宋的朝廷命官?」

那文士微笑道:「現在並不是!」他有意把「現在」兩字咬得較重,周念通等人如何聽不出來,俱是心領神會,知道此人多半還是有官宦背景,只是此刻無職在身。

就聽文士問道:「我觀幾位必非凡人,尤其這位小哥身手不凡,不知可否相告姓名?」

周念通想想這人不是高官就是大儒,反正不是江湖人士,自己幾人的名字想來傳不到他耳中,便也沒什麼隱瞞,直接便報出了幾人姓名。

哪知這文士對其他人姓名確實沒什麼反應,唯獨聽到周念通三字,卻是微微一愕。

他追問道:「周念通?你可是江湖俠士,家住大理?」

……

周念通是真沒想到,自己的名氣傳播得這麼廣,連眼前這一看便跟江湖八竿子打不著邊的疑似官宦人物也有聽聞?

不過身正不怕影斜,周念通自認做人還成,沒幹過什麼作姦犯科之事,便也坦然道:「俠士不敢當,在下確實是家住大理,也就在江湖上有那麼一點名氣。大叔怎麼會聽說過我的名字?」

文士面色猶豫,遲疑一會兒後道:「曾聽大宋祈王殿下說起過,有一喚作周念通的摯友為人正直,路見不平便出手相助,而且最為可貴的是雖為江湖人物,不在廟堂但心憂大宋未來,更兼目光深遠,對大宋周邊國事自有一番見解……」

他不好說的便是,那大宋祈王趙貴誠多次主動與他聯繫,雖未明說,但話裡話外都帶有一絲拉攏之意,只是他行事講究正統,祈王終究只是祈王,這中間有不少避諱之處,讓他一直以來只能裝聾作啞。

祈王給他的信中,有時候會提到大宋周邊諸國之事,卻是能讓眼前一亮,感覺大有道理。

那祈王這方面倒也坦誠,明言是從一摯友那邊所得,便是周念通,因此這名字方才被他記在心中,否則以他身份,又怎麼可能會對一江湖俠士有什麼了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