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十二章 變故
汴京城中,垂拱殿內。齊國皇帝劉豫正端坐在榻上。

垂拱殿位於大慶殿西側,宋為金所滅。趙構南遷以後,北宋皇城曾遭金軍洗劫,宮內奢侈物件被一掃而空。金冊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時,張邦昌曾迎接元佑皇后入住過延福宮。徽宗時時任禮部侍郎的張邦昌就曾因「首請取崇寧,大觀以來瑞應尤殊者增製旗物」他提倡將崇寧,大觀年間出現的特殊的祥瑞感應製成旗幟,器物,才獲得徽宗的賞識,後不斷獲得晉陞。在其為「大楚」皇帝時為了不使趙構遷怒於己並未居住在皇城裡,而是隻恢復了原狀。

而劉豫曾因「遇事敢言,無所迴避」勸諫徽宗,被徽宗斥責為「劉豫,河北村叟,不識禮製」,將其貶黜為兩浙觀察使。而劉豫也不甘示弱,在其謝表中說道「熟雲河朔村俗之人,來領浙右廉問之事」。

因為劉豫對徽宗極盡奢華之事非常不滿,在準備遷都汴京時並未對故宋皇城增加用製,以示簡樸。

在忽明忽暗的燭光中,劉豫正在回想剛才與張純孝的對話,前次張純孝為薛筇求情,自己已經將薛筇釋放,並且聽說自薛筇出獄後便一直在張純孝府中為張純孝出謀劃策。今日他又來為宋汝為求情,這宋汝為於大殿之上拿出呂頤浩的信件勸誡自己歸降與趙構。這人真是書生一名,這種事情也敢放在大殿上堂而皇之的講出來,真是又可氣又可笑。劉豫也並未想要為難他,既然張純孝來求情便賣個人情給他也無不可。只是這朝堂之上,兗兗諸公,儘是前朝所留,又有幾人心屬於大齊啊。

想到這裡,劉豫心中鬱鬱。完顏宗翰令張純孝來做這齊國丞相,為的就是監視自己。但從這幾年的表現來看,張純孝還是心懷故宋的。只是不知他與完顏宗翰那邊又有多少聯絡。

劉豫雖然對金自稱臣子,可作為漢人對於靼子並無好感。稱帝後這幾年雖算不得臥薪嘗膽,但是對於金國的顧慮一直存在。

只是朝中有人總是心懷故宋,而且自己力量相對薄弱,只能聯金攻宋以求自保,再圖大業。

如今,金已將陝西等地交與齊國管轄,只要此次能夠消滅翟興,將陝西河南相連接。齊國便可將中原盡收囊中。

正在劉豫籌謀天下之時,他的皇后錢氏,來到他的身邊。溫聲說道「陛下,又在為張純孝所求之事煩惱嗎?」

劉豫轉頭看到是錢氏便笑著說道「哪裡,那宋汝為書生一個,百無一用。殺之無用,還顯的我小家子氣。正好趁此將他放了。安排個閑職眼不見心不煩。」

錢氏捋了捋額前的頭髮,笑著說道「能不殺人就不要殺了,留他性命彰顯我朝大度,陛下仁愛。」

劉豫握住錢氏的手,微笑著看著錢氏,對於這個妻子,劉豫非常滿意。這錢氏本是宋徽宗女兒榮德帝姬趙金奴的禦侍,靖康年間嫁於使臣張保義,後夫婦為盜賊所擄,後碾轉為劉豫之妾,劉豫之妻翟氏也就是劉麟的生母因病而亡,劉豫稱帝時便冊封錢氏為皇后,錢氏因為曾在宋朝皇宮生活過,所以劉豫在很多問題上也會徵求她的意見。

「殺人容易,得人心難啊,我朝已立國三載,也算是兵強馬壯。只是這朝堂之上,忠於我朝之士又有幾人呢?」劉豫愁容滿面的對錢氏說道。

「陛下何必如此低沉呢?這朝堂上雖然有些兩面三刀之輩,但是忠誠之士還是有不少啊。」錢氏安慰著劉豫。

正當劉豫繼續說話時,內侍突然進來。輕聲對劉豫說到「陛下,殿前太尉許清臣求見。」

「哦?快快宣許卿覲見。」劉豫聽到許清臣求見便來了興緻。這許清臣乃是齊殿前都指揮司指揮使,也稱殿前太尉。他是劉豫的忠實手下,為人有急智,能任事。是劉豫是非看重的人才,此次進攻翟興對外宣稱是劉豫禦駕親征,其實一直是許清臣負責的。此時來見他必定是翟興這裡有了情況。

「那臣妾告退了」錢氏聽到有大臣要面見劉豫,便起身向劉豫告退。

劉豫看著識進退的錢氏,溫言說到「皇后回去歇息吧。」聞言,錢氏便退出垂拱殿,帶領內侍,宮女向后宮走去。

內侍退下不多時,便引著一位身著官袍的中年人進來。這人便是許清臣,他身材不高,面有長須,一看就使人倍感親切。劉豫笑著對許清臣說到「許卿,來了快賜坐。」看著許清臣坐下,劉豫問道「清臣,有何事啊?」

許清臣說到「托陛下之福,剛剛收到河南安撫使孟邦雄的急件,翟興部將楊偉已經反正,並已將翟興斬首。翟興軍已經敗退,孟邦傑正在率軍急攻伊陽山寨,破寨指日可待。翟興之子翟琮正在收攏其父殘兵,宋軍敗局已定。」許清臣非常興奮,翟興作為齊國遷都汴京的最大障礙,劉豫曾招降於他並許以王爵,卻被翟興拒絕。此次策反翟興部將楊偉,金潤是由他一手負責的,不想卻立此奇功。

劉豫聽到許清臣的陳述,也是心情複雜。這翟興本是伊陽人,建炎元年,金兵南下。攻破洛陽,翟興與其弟翟進召集族人,鄉兵與金人激戰。並俘獲金西京留守高世由,收復洛陽。被任命為京西路安撫製置使。隨後又在白草塢,白浪隘連敗金軍。不久後洛陽再度失陷,而他也聚集兵馬於伊陽山寨繼續抗金。

對於翟興,劉豫非常欣賞。就從以王爵勸降與他,就可以看出來劉豫對他的看重。只是翟興卻不為所動,對於翟興的敗亡,劉豫心情複雜。他對翟興是又愛又恨。愛其才,又恨其不為所用。

「翟興頭顱現在何處?」劉豫臉上並未露出狂喜之情。向許清臣問道。

看到劉豫的表情,許清臣也是收斂了一下情緒。向劉豫稟報到「翟興首級現在伊陽孟世雄大營中,需要將其傳授汴京嗎?」許清臣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用了,告訴孟世雄,將其好生安葬吧。翟興也算英雄一世,雖與我為敵,既已身死就讓其安心去吧。」劉豫顯得有些意興闌珊。

許清臣也看出劉豫心情的變化,便對劉豫施禮並恭維道「陛下果然胸襟廣闊。」

看著拍馬屁的許清臣,劉豫收拾好心情,對他說到「此次將翟興斬首,多虧許卿的計謀。接下來如何安撫楊偉,金潤還需要許卿多加操心才是。」

許清臣聽到劉豫此言,便知劉豫已經將擊敗翟興的首功算到自己頭上。當下開心的說到「臣已傳信孟世雄,讓其弟繼續攻打伊陽山寨。他與楊偉,金潤等人回汴京面見陛下。」許清臣知道劉豫對於武將的看重。楊偉,金潤雖然弒其主將道德上有所虧欠,只是如今亂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既然翟興選擇與齊為敵,便要有為齊所敗的覺悟。

「許卿果然老成持重,算無遺策。」劉豫笑道。許清臣這樣的臣子才是他理想中的臣子,有能力又忠心。

許清臣連忙起身向劉豫行禮到「臣愧不敢當。」

「呵呵,許卿快坐。不知有沒有收到元瑞的軍報?」劉豫看著謙遜的許清臣滿意的問道。

「回陛下。目前尚未收到大總管的軍報。只是前日京兆府尹劉鈺曾來報大總管已率軍屯駐藍田。相比已大總管之善戰,再有李成的輔佐。必定能克敵製勝,拿下商州。」許清臣向劉豫稟報道。

對於劉麟要去關中之事,一開始劉豫是不同意的。因為在其出征前,劉豫的意思還是想要劉麟率兵去荊襄地區抵禦宋軍的,但是不知為何劉麟決議要去關中。劉豫無法隻得隨了劉麟之意。並令荊超,牛皋等人前往荊襄。

他哪裡知道劉麟之所以不去荊襄是因為怕露餡而已。而且如果去荊襄劉麟將直接面對嶽飛,作為劉麟最崇敬的民族英雄,穿越而來的他卻要站在偶像的對立面。這使得他完全無法說服自己,所以他只能前往關中。

「希望如此吧,元瑞久經戰陣,伯友更是悍勇無畏。想必是一切順利吧」劉豫說道。

許清臣聽到劉豫的話,抬頭看向劉豫。竟從劉豫臉上看出了一絲焦慮。心想陛下對梁國公的寵愛真是已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可是他沒想到,久經戰陣的劉麟已經不是那個久經戰陣的劉麟了,而此時的他正與悍勇無畏的李成在一起。閱讀從鳳翔府傳來的軍報。

原來金陝西經略使完顏撒離喝與齊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張中彥熙河路經略安撫使慕容洧被宋陝西都統司統製兵馬楊政在方山原大戰三日,金兵營寨被焚,已退回鳳翔府。

劉麟和李成接到戰報。面面相覷,有些愕然。前年之時金軍還在富平擊敗宋軍從而導致宋在陝西的統治糜爛,無法收拾。西軍將領接連投降。其中雖有張浚胡亂指揮的問題,但是金軍戰力之強也遠勝宋軍,而後在和尚原被宋軍擊退可以說是大意。此次興兵數萬又有齊軍配合仍被擊敗。這樣的形勢不只是劉麟,連李成內心也產生震動。早年他也在河北抗金,金軍戰力之強。是他沒有見識過的。迫不得已他才撤退到淮河一線。而如今,金軍卻連敗。雖然戰報沒有說明詳細原因,但是金軍戰力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

劉麟看著手中的戰報,詢問李成「李帥,這楊政是何許人也?麾下兵馬如此強悍嗎?」

李成聞言抬頭看向劉麟,由於牧護關之戰劉麟和李成的關係已經很是和諧,所以李成向劉麟行禮並說道「大總管不必稱呼某為「帥」某字伯友,大總管可以伯友喚之。這楊政某有所了解此人是吳玠的部將,與去年曾在箭苔關擊退金軍。此人能征善戰是吳玠的愛將。」

劉麟對於李成的回答是滿意的。更滿意的是李成表達出與自己的親近之意。這也是因為前幾日牧護關之戰中自己的表現贏得了李成的尊重。

「伯友,如今由此變故。我等如何是好?不如將眾將喚來商議一番?」劉麟感受到李成的善意。並向李成也拋出橄欖枝。

李成向劉麟說到「正該如此,金軍鳳翔之敗。肯定會影響我軍的士氣。」

「有德,你來」劉麟聽到李成也同意自己的想法。便將在門口守衛的符有德喚了進來。

「大總管」符有德進帳向劉麟行禮並出身問道。

「你去通知諸將,有緊急軍情。請他們速來中軍大帳。商議對策」劉麟向符有德說道。

「遵命」符有德快步離開大帳。看著他的離開,劉麟又笑著向李成說到」伯友麾下真是人才濟濟,這符有德雖是一員小校在戰陣中仍能指揮得當。」看得出劉麟對符有德還是非常滿意的。不只是在牧護關下,他捨身而出,更是因為他能夠敏銳的觀察局勢,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並敢於冒險。而且就這幾天看來,此人是是非常活泛。比之劉寶,張守彥勝了不止一籌。本來劉麟是想讓李世輔做自己的親衛。如今看來,李世輔是一員猛將,一心隻想建功立業,而符有德心思活泛,又敏銳過人。劉麟非常喜歡,如果能經過考驗。劉麟便想將符有德升任為侍衛總管。給劉寶謀個閑職休養去吧。

李成也看的出劉麟對符有德很是欣賞。所以捧場道「哪裡哪裡,這人雖有才幹,在我手下卻只是小校一員,若不是大總管慧眼識才,不知還要埋沒到何時?正所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遇到大總管也是他的福分」。

劉麟聽到李成說到「千裡馬常有」差點笑出聲來,這首古文自己也是倒背如流,卻被李成先說了去。他笑著對李成說到「不想伯友還是一員儒將啊,這次言語一般莽人確實說不出來」。

「多謝大總管誇獎」李成也笑著說道。對於和劉麟關係的改善李成也是欣慰的。牧護關之戰看得出劉麟遇難不慌,也敢於信任和放權給自己,算是一個不錯的領導。只是不知能在這亂世中矗立多久?

在劉麟和李成的說笑聲中。眾將陸續到達中軍大帳。關於如何進攻商州的軍事會議馬上召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