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七十八章 「五虎將」
只是這樣大膽的提議卻不被馮長寧和許清臣看好。

「殿下,萬萬不可。若只是建軍金國尚能同意,但若是將南逃之人屯田募兵這定會引起金國的不滿啊。」許清臣連忙製止道。

「諸位,還有什麼說法?」劉麟聞言,點點頭。也不表態繼續問道。

馮長寧略作考慮也說道「殿下,許樞密所言不虛。我國立國這幾年,金國一直就逃民問題問責我國。若是我們再明目張膽的在流民中間招募士卒,怕是會讓金國誤以為我們是要誘民南逃啊。「

許清臣,馮長寧倆人所言也是合乎情理。流民南逃問題一直是困擾金國的重要問題。只是有一點劉麟卻想不通,若是流民問題真的這麼重要,那麼黃河南岸怎麼還會聚集那麼多的流民?

劉麟想到施宜生,相比較這倆人。施宜生才是劉豫真正的謀主。

感覺到劉麟投來的目光,施宜生不可察覺的微微點頭。

這時王大節又說話了」二位大人話不可如此說。我聽聞宋國秦檜曾言「北人歸北,中原人歸中原」我朝志在統一天下,難道也要做如此短視之舉嗎?「

馮長寧默不作聲,對於王大節所言他也是感到羞愧。只是許清臣哪裏受過這等侮辱」你是誰?為何在此?「

」我乃是梁王親點皇子府差遣,王大節「王大節不卑不亢的說道。

許清臣冷笑一聲「一個小小的差遣,就敢在公堂上侮辱上官?來人,將他拉下去。」

劉麟一看,這許清臣平日對他和劉豫總是溫順無比,卻不想對待王大節這種小角色就如此疾言厲色。他無奈的揮揮手,讓已經進入大廳的護衛出去,然後對許清臣說道「許樞密,不要和他為難。大節也是對事不對人。」

說著劉麟都感到羞愧,因為王大節明顯就是朝著人去的……

「好了,好了。議事就議事,不要人生攻擊。王大節說的就是你。」劉麟不好說許清臣。

」天下之壯士要招募,我看南逃之人也可以試試。「劉麟沉吟再三還是說出自己的考慮。

許清臣微微搖頭默不作聲。

王大節的提議給劉麟打開了新大門,以他之前的想法,還是傾向於在民間募兵的。但是由於連年的戰亂,人口銳減。若是能將這些流民招募為士卒,既可以解決兵員問題,還能增加稅收。

「好了,馮侍郎,許樞密,勞煩二位先將輜重備齊。其他人都各自去忙吧。」

眾人聽到劉麟的吩咐都轉身離開,這時劉麟喊道「施先生,王大節留步。」

二人聞言都停了下來,「施先生,剛才大節獻策之時,你並未出言阻止,想必也是同意大節的想法?「等二人回來後,劉麟問道。

施宜生點點頭,略作思索,對劉麟說道「殿下,流民不是一件小事,遣返與我不利,若是想要加以利用也需要出大力氣。這些人中間不乏在兩河興兵抗金之人,這些人多是桀驁不馴對我朝並沒有太多的忠心,僅僅是想混口飯吃。」施宜生看看劉麟,發現他聽的認真「若是殿下一心想要將這些人據為己用,那麼一來要收其心,二來還要安撫金國。這些都是要從長計議的。「

劉麟點點頭,這才是老成持重之語。他又轉頭看著王大節問道」大節,聽了施先生的話,你有什麼想說的?「

王大節向施宜生施了一禮,轉頭對劉麟說道」施先生所言具是實話,但是這些都是站在朝廷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下不才,曾在流民營中遊歷,這些人已經被生活壓垮了。能夠逃到齊國實在是無奈之舉,家園被毀,每人皆負血海深仇,與女真人不共戴天。「王大節說到這裏居然有些哽咽。」殿下,這些人苦啊,寧肯餓死在黃河南岸也不願回到故土……人道是故土難離,可是事到如今他們又有什麼法子呢?「

這時王大節起身向劉麟行大禮說道」我為南逃之人懇求殿下給他們一條活路吧。「

劉麟也有些動容,沒想到王大節如刺蝟一般的外表下居然有如此一面。

」大節,請起。「劉麟也收起戲謔。

」殿下,其實這事難也不難。「施宜生聽了王大節的話說道。

「哦?願聞其詳。」劉麟感興趣的問道。

」瞞天過海「施宜生老神在在的說道。

劉麟一臉問號,對於這種裝逼的行為他是非常反感的。但是還是要裝出一副求賢若渴的樣子。

「還請不吝賜教。」劉麟誠懇的說道。

「這逃民的事情可大可小,有民南逃就算被追回,那也是要追究親民官的責任的。所以說若是能金國縣令一級使一些錢財讓他們閉嘴的話,那麼這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啊?這可行嗎?「劉麟詫異的問道。

」當然可以,對面那些縣令還是原來那些人,那些人治民無術,斂財卻是高手。若是能遣人攜錢財過去,不要說現在河邊的這些人。就是再跑一倍,他們也不怕。「施宜生似乎對這些人了解頗深。

他看見劉麟一臉不可置信,又說道」殿下,是否覺得過於兒戲?「

劉麟點點頭,在封建社會人口就代表著財富,是一個官員任職升遷的重要指標。他實在想不明白會有人為了些錢財就輕而易舉的將逃民放走。

」胡虜禦下,說嚴峻那是非常嚴峻,動輒罷官,斬首。但是他們卻有一個致命弱點。「施宜生一副好為人師的樣子。說完這些就看著劉麟,直到劉麟做出求教的表情才繼續說道「胡虜並不善治民,從女真人起兵至今也才十年有餘,說白了他們還是一群野人罷了,如今控地千裡,育民千萬。沒有投降的契丹人和漢人,他們玩的轉麽?這些人短短幾年又能有多少忠誠呢?」

聽著別人的故事,想起自家傷心事。劉麟乍一聽這些都是正理,再一想,自家還不如金國,頓時感到有些喪氣。

施宜生到底是人精,一眼就看出劉麟所想。「殿下,胡虜怎可與我朝相提並論?如今我朝雖然對胡虜稱臣,但是只要發奮圖強總有一天能夠山河復漢。就算強如唐太宗不是還有渭水之盟的恥辱嗎?以此看來,若是振作起來我朝還是大有可為的,但若是沉淪下去那不過又是一個石敬瑭罷了。「

施宜生的話雖然難聽,但是卻振聾發聵,也為劉麟心中的那團烈火狠狠的添了一把柴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