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北宋:從金國傀儡到齊太宗》第四章 李成
而與此同時劉麟的帳中氣氛卻迥然不同。劉猊,馬定國,李世輔等人都聚集在劉麟帳中。

「大哥,此次出征定要交與我一支兵馬,我好建功立業」劉猊一邊說一邊吃著桌上的吃食。

劉麟看著這個堂弟,心中一陣無奈。劉猊生的五大三粗,看起來孔武有力。卻過於莽撞,和金國拚刺刀的精神都沒有。反而是李世輔看起來更順眼。

「你不用建功也可以立業」劉麟沒好氣的對劉猊說道。「你喝酒就喝酒別把腳架在桌子上」

劉猊是劉麟二叔劉觀的兒子從小就和劉麟一起廝混。對劉麟親近居多,懼怕幾乎沒有。劉麟也是無奈,看來自己皇權的威嚴還是不能影響到每個人,特別是這個神經大條的堂弟。

轉過頭,劉麟又看到馬定國,此時馬定國端起一杯酒朝劉麟舉起,剛要說話。

劉麟馬上轉過頭去,自從劉麟背了一首《潼關懷古》後,這個馬定國如獲至寶,無時無刻不在問劉麟有無大作?特別是今日,看到巍峨聳立的華山。就問劉麟是否有佳句。詩他但是記得一首正是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尷尬的是這首詩是北宋宰相寇準的詩。他如果背出來就不是露臉而是露屁股了。就因為這樣,搞得劉麟今天都不敢面對馬定國。

看來看去還是李世輔順眼,劉麟端起酒杯對李世輔說道「世輔,來。共飲此杯」絲毫不在意馬定國幽怨的眼神。

「大總管,我也想要建功立業」李世輔端起酒杯,恭敬的說道。

「額」劉麟一時無語。這些武夫果然不分腦子好不好使,都想建功立業。隨即安慰李世輔到「不急一時,我這裏也需要你。如果有機會一定讓你出戰」

「是」李世輔無奈說道。

「世輔,不要沮喪。大總管是愛惜你的才幹。」馬定國安慰著李世輔,又端起酒杯看向劉麟。

劉麟接話道「不錯,建功立業不要操之過急。」

劉麟之所以將李世輔留在身邊,也有自己的用意。他現在的親兵頭子劉寶,已經將近四十,這年紀都能做他的叔叔了。

而尷尬的是,劉寶還就是他遠房的叔叔輩。他自劉豫父子起兵之時就跟隨劉豫,並被安排到劉麟身邊做親兵已經有八,九個年頭了。這個人,身材不高,也不壯碩,才能也是中等,人又沉默寡言,只是比較忠誠。所以在齊國人才這麼匱乏的時候,都沒能因為是劉豫族親和從龍之臣獲得高位,對其才幹可窺一斑。

有這樣一個親兵頭子跟著,就像身邊有個木頭一樣。所以劉麟一直在物色一個貼己的人,來做這份工作。

這李世輔能力上問題不大,主要是出身問題,也就是忠誠問題,他既不是劉麟的親族,也不是原濟南府的屬官。所以這次出征劉麟主要是要考察他的忠誠度。

一夜無話……

第二日,李師雄來與劉麟辭行。

「大總管請保重。某這就出發了」李師雄對劉麟拜別說道。

劉麟看著李師雄說道「李統製此去一定小心。我願你一戰盡全功,等你凱旋而歸,我自為你慶功」。

「多謝大總管」李師雄說完,行禮轉身離去。

劉麟看著大總管府先鋒軍士卒從營中走出。旌旗招展,隊伍連綿不絕,從華州城外的大營中走向南方的秦嶺。前軍已經進山,行過第一個彎道便突然消失在劉麟的視線中。這些來自朝廷的兵馬,俱是河北,山東人士,人高馬大,其中領軍的將校更是威武。劉麟看著這支兵馬,眼神望向秦嶺那一邊彷彿也能看到「宋」字旗下,大量部隊集結。在宋商州知州董先的帶領下準備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

劉麟心中思緒萬千,來到這個世界雖然只有兩月有餘,但是結合這一世的記憶,他大概也能理解這個時代文臣武將的想法。無非是為了功名利祿,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部分人憑藉自身才幹周旋於三國之間。

這個時代並沒有形成後世那種民族國家。只有少數人具有樸素民族情結,比如說嶽飛等。看著眼前這支威武的部隊即將與同為漢人的宋國部隊作戰,劉麟一陣難受,又突然感到穿越而來之時的迷茫散去。他想著是不是天意?讓他來到這裏解決這個同胞相殘的問題?一時間各種思緒突入腦中,思緒萬千盡找不到頭緒。

「大總管,前軍已經出發,父親請你過去,我們也要出發了」這時李榮騎馬而來,朗聲說道。

「好」劉麟轉頭對身旁人說「走吧」。

看著騎馬離去的李榮,正是青春年少,活力四射,然而這樣的好男兒卻不能為民族所用。只能在宋齊之間的戰場上揮灑鮮血獲得榮耀。

劉麟心中有種明悟。他要迅速解決與南宋的問題,或戰或談,都要加速。他知道宋齊之間的戰爭對於漢民族沒有贏家,唯一開心的就是金國。他要整合中國之力量,近期抵抗金國入侵。長遠來說更要防範宋張弘范滅宋於此的悲劇出現。

劉麟轉頭看了一眼正在南去的隊伍,隊伍中的李師雄也在回望大營。

李師雄也感覺到了劉麟的變化,之前的劉麟可以說是性格銳利到囂張的地步。可最近卻變的看不透了,這征宋的指揮之權,在以前就算劉麟自己不掌握也肯定會交予中樞的將領如今卻直接交給李成這個新降之人。心中難免有些不服氣,但是皇子府建立的消息他也有所耳聞,這會不會是解決這些率兵投降之人擁兵自重的問題的先兆?回望大營後將自己心中的疑惑壓下,繼續向南行軍。

「大總管,我等也出發吧。」劉麟來到李成身邊,李成躬身說到。

「嗯。走吧」劉麟點頭應道。李師雄向南,而他們卻要繼續向西行軍,在臨近長安的地方進入藍管道。

此時的長安,一個文官一身官袍,正看著民夫將倉庫之中的軍糧運出,準備向南而去。

這個人便是齊國的長安知府劉鈺,劉鈺這個人是劉豫的族人,在北宋之時是金槍班班直,劉豫讓他知長安,劉鈺到任後措置屯田,頗有成效,甚得軍民之心。

劉麟不知道的是這個劉鈺是劉豫父子政治上絕對的追隨者,在原本的歷史中。劉豫父子被廢後大部分齊國官員繼續在金國做官。比如馮長寧,李成等。但是這個劉鈺是被金人騙到鄭州用藥酒毒死的。可見是齊國死忠。

「知府大人,昨日收到李知府的來訊。今日朝廷大軍就要出發。知府大人要去軍中參見大總管嗎?」長安通判楊宜詢問道。

「不去了,長安初定。屯田剛有起色,這次又要發兵攻打商州和興元府。所需軍糧繁多,我還要處理公務,楊通判代我前去即可」劉鈺冷淡的說道。

雖然劉鈺是劉豫父子的死忠,但是劉鈺對之前劉麟的印象還停留在囂張跋扈,雖有一些才敢但是德不配才,更是一個好色之徒。

在他的心中劉麟完全不是一個合格的儲君。而且他還是劉麟八竿子打不到的族叔,也不想去逢迎劉麟。

「是」楊宜不再多說。

民夫還在辛苦的將糧食裝車,準備送往前線以供軍需。

劉鈺的心卻越來越沉重。陝西剛由金國將管理之權轉給齊國。之前的關中地區被稱為金城千裡,天府之國。而北宋的西軍又是抵抗金軍最激烈的部隊,這就導致雙方在關中地區反覆進攻呈現出長久的拉鋸態勢。

富平大戰以宋的失敗告終,標誌著西軍已經沒有能力在關中平原地區對金軍造成麻煩。之後宋軍便撤退到興元府和商州等地,依託秦嶺繼續抵抗。而關中這塊土地到今天才恢復了不到一半的元氣。隨著金國金軍興元府的命令,戰事又起真不知天下何時才能太平,生民何時才能休養生息。

齊國主力拖著長長的隊伍,行走在關中平原上。時間已到2月中旬麥苗已經長高。農夫在田中耕作,時而抬起頭來看看這一眼看不到尾的隊伍。

連年的征戰,使得這些農夫已經習慣大部隊行進,而且因為壯年男子的死傷在戰爭年代尤為突出,田野中女性和孩子身影也很常見。

劉麟看著眼前的景色,隻感到初中時背誦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八個字如同大山一樣壓在自己的心頭。他本想稍作停歇和這些農夫聊一下收成,只是前世的自己是個五穀不分的大學生,今世的自己更是官宦子弟。完全沒什麼共同語言,而以高高在上的身份用憐憫的語氣來安撫一下這些農夫的行為他又做不出來,想想還是算了,心中更是訕訕。

看到劉麟興緻不高,馬定國說道「大總管可是看到民生之艱,心有憐憫?」如果是之前,馬定國斷然不會有此一問,只是現在他覺得能做出《潼關懷古》這首詞的人,心中必定該有黎民蒼生的位置。

「哎,關中自古富庶。可是此次看來,田中耕種婦女兒童佔一半之多。這天下何時才能太平啊」劉麟嘆道,對於此次進攻商州只要是個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來,他的興緻並不是很高。

李世輔接話道「強敵環繞,若是不能盡數消滅。這天下就太平不了」語氣擲地有聲。

劉麟看著李世輔,他明顯能感覺到李世輔對金國的敵意,這也是他欣賞李世輔的地方。只是有些話他卻不能說出口。想了一下說道「成事者,天時地利人和也!正如定國所言,靜待天時地利」。

李成看著從隊伍後邊趕上來的劉麟等人。便策馬立於道旁,等他們接近後,才打馬跟上說道「大總管,長安知府劉大人已經將軍糧草料備齊發往藍田。」

「劉知府果然是國之幹吏。」劉麟贊道。對於劉鈺的名聲劉麟還是有所耳聞的,在劉齊宗室裡,劉鈺和劉益都是極具才幹的人才。劉鈺穩定後方,劉益經常作為救火隊員出現在劉齊剛剛平定的地方。用來安定百姓,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大總管,我已派賈關索率前軍進入藍田。而且在關中通往商州的大小道路上設卡盤查。務必保證我軍發兵的突然性。並讓斥候深入秦嶺南麓,對宋軍的斥候進行絞殺以掩蓋宋軍的耳目」

劉麟看著彙報軍務的李成,暗暗點頭。這李成果然是善戰者。出征前父親劉豫曾告誡劉麟,李成這次投降齊國,雖說是迫不得已,無路可去。但也不是沒有有叛逃宋國的可能。讓他這次來好好觀察考驗一下李成的忠誠度。

「這些軍務李帥安排的不錯。」劉麟微笑。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劉麟心中十分的沒底,甚至可以說有一些恐懼。畢竟後世的自己只是一個野雞大學的大學生。對於戰爭的了解大都來自於電視電影和刺激戰場。所以支持李成這種專業軍事人才,讓他做到人盡其用,就是劉麟能做到的最好的選擇。

「李帥看我軍此次勝算幾何?」劉麟誠心求問。

李成看著,臉帶誠意的劉麟。心中暗想到,這人之前傳聞也曾上過戰陣這次卻沒有一絲主見,可見也是紈絝子弟,不似人君啊。心中所想於是口頭敷衍的說道「有大總管坐鎮,此次伐宋必定大獲全勝」。

劉麟看著李成,也感到他語氣中的不屑於是沉默不語。李成微微低頭,劉麟也看不見他的表情。此時大軍從倆人身旁走過,人聲,馬嘶聲,車轍聲傳來。襯托出兩人之間更加的沉默。

李成隻覺得時間過的如此之慢。雖然自己顛沛流離半生,亂臣賊子早已經做膩了。隻想要安安穩穩的給家族和兒子打拚出一個未來。只是對於齊國皇室來說,尊敬也確實有限,畢竟兩年前劉豫也只是北宋眾多降金大臣中普普通通的一員。就是這個皇位也差點被金國人送給府州的折家。

但是此時劉麟帶給自己的威壓竟然使自己感到一絲絲恐懼。他也知道,這兩年來劉豫對齊國的控制已經非常強大。諸多意見不合的大臣,在齊國建國這兩年遭到清算。今天這句語氣敷衍的話一出口便有些後悔。

劉麟,沉默了一會,輕聲說道「李帥,不必如此。」說罷,便轉身離開。沒有給李成繼續說話的機會。

劉麟身後的劉猊更是對李成怒目而視。多年的自尊心也讓李成無法拉下臉來對劉麟解釋。雖然劉麟是劉豫唯一成年的兒子,但是此時的爵位只是「粱國公」名份上都是臣子。

看著往前去的劉麟,李成心中忐忑不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