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162章 最是苦心經營久,太原自古為唐國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烽煙四起之際,一百多路反王,真正具備問鼎天下資格的豪強,屈指數來,不過三五人而已。

這源自於隋朝的權力結構。

自從隋煬帝楊廣逃離中原大地,龜縮於江都之後,隋朝皇權事實上已經三分鼎立。

一在長安,二於洛陽,三是江都。

非常明顯,楊廣已經喪失了對於天下的掌控力,但楊隋一朝的權力根基,關隴集團的力量,卻並未崩塌。

反而在亂世之中,成長為天下歸心的舉足輕重的力量。

關隴集團源於北魏六鎮,其核心勢力由進入關中的軍政強人和本土豪強組成,依靠血緣、同鄉、婚姻和軍功等關係,形成了一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擁有龐大財富和權力集團。

他們是當時社會的中堅,也是權勢和財富的代表。

北魏以後的東西二魏並立,北周北齊對抗,以及隋朝的創建,無不是其圈子內的輪流坐莊。

楊廣當此內憂外患之際,知道天下已不可復守。

但天下雖亂,各地豪強雖多,都只是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天下大權,最終只能重新被這個集團的人所掌控。

因為草莽英雄缺乏必要的基礎和上層的民意歸屬,最多也只能成為一時一地的豪強,他們是攪局者,而不是決定者。

楊隋一朝,楊堅楊廣父子非常清楚這一點。

因而,他們在利用關隴集團分治分理分享這個社會的同時,也不遺餘力地防範,清除具備威脅,即使是潛在威脅的關隴集團的人物。

他們最擔心的是,楊隋一朝的皇權會被他們的隊友,從內部替代。

事實證明他們是正確的。

李淵就是一個深藏不露的威脅。

李淵和楊廣是表兄弟,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老丈人獨孤信的外孫。

獨孤信也是出自於關隴集團「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軍政核心,因為過早被北周權臣宇文護逼死,他在政治上的建樹,遠遠比不過他另一個青史留名的奇跡。

他生了七個女兒,但他更大的能耐是選女婿。

他有三個女兒成為三個不同朝代的皇后(唐朝追封),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李淵和楊廣就分別是其四女和七女所生的兒子,是正宗的表兄弟。

按說有此一層關係,李淵的仕途會一馬平川,扶搖直上。

但事實恰好相反,李淵反倒居於一種可能隨時丟命喪家的危險境地。

因為楊堅和楊廣兩父子堅信家賊難防,這也來自於楊堅以北周朝外戚身份,矯詔輔政,輕而易舉地篡立了北周的天下。

以古鑒今,何況是自己親身的經歷?

因而,楊隋一朝,對外戚的防範實在是到了步步驚心的地步。

有一次,楊廣徵召李淵進宮,但李淵恰好因病無法趕到,

為此,楊廣詢問一個王氏宮妃,那是李淵的外甥女,楊廣看似漫不經心地問道:「汝舅何遲?」

王氏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是因病不能前來。

楊廣是個妙人,他拋出了一句驚天動地的名言,楊廣面不改色地說道:「可得死否?」

這是句重話。

楊廣一生,對於李姓有名望的重臣,極有猜忌之心。

這來自於一句民間口耳相傳的流言,「當有李氏應為天子」,這也是方士安伽陀的預言,楊廣信以為真,或者說天下之人,也信以為真。

於是,楊廣對李氏一族的名人,最相猜忌。

楊廣這句非常直接的話,已是巴不得李淵早日死掉,免得成為心頭之患。

他對於李姓名高望重,又不肯先死的重臣,為了江山社稷,他就曾經毫不猶豫地舉起過屠刀。

當年,太師李穆,楊隋一朝最有資格的元老之一,他的第十個兒子李渾,就首當其衝,喪家滅族。

李渾因為錢財而結怨於楊廣身邊的第一紅人宇文述。

他被安排上一個謀反的罪名,這當然是宇文述公報私仇,但其根源卻是楊廣對於「李氏當王」的深心懼怕。

李淵深知其中原委,當他聽到楊廣對他外甥女的話時,雖然沒有立即自我了斷,但心喪若死。

李淵從此之後,只能夾起尾巴做人,整日縱情聲色,納賄自汙以求自保。

其實,李淵並不是什麼位高權重的人物,他只不過是犯了姓「李」這個忌諱,相反,李淵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物,他政治上的才能甚至比不上他的老婆。

他老婆是一個十足的奇女子。

她是竇毅之女,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從小養在武帝宮中,得到周武帝的憐愛和親自教導,可謂巾幗不讓鬚眉。

當她很小的時候,北周在和北齊的吞滅戰中,處於弱勢,為了引入突厥這個強援,北周武帝破天荒地,三請四求,納突厥公主為皇后。

但人不同種,風俗更異,加上北地女性,容顏尚陋,自然無法從內心得到周武帝的歡心。

周武帝本人對於這個皇后也是頗有不耐。但突厥的公主,也並不是易與之輩。

竇氏卻表現出與她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她以幼小之身,發出振耳之聲,「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周武帝)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

而當楊堅篡周立隋之際,竇氏自投於床,痛哭流涕地說道:「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北周)之難。」

話語雄豪,膽氣俱壯,但卻嚇得她的父親竇毅面無土色,急忙掩住她的口說:「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話雖如此,冥冥之中,似有定數,竇氏最終通過李淵,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她身為一介女流,自然無法手刃親仇,但自古至今,男人征服天下,女人卻可以靠征服男人,來爭霸天下。

她親手選中並征服了一個推翻隋朝,創建唐朝的英雄。

那個人就是李淵。

竇毅有女如此,當然想找個如意的乘龍快婿,於是,他採取了比武招親方式,他的女婿,必須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比武招親的題目非常簡單。

竇毅在屏風上畫上一隻色彩斑斕的孔雀,只要是來求婚的貴公子,竇毅就給他們二支箭,然後和自己女兒約定,射中孔雀二隻眼睛的人,就是女兒的真命天子。

這要求百發百中的箭術,前後數十批人,都鎩羽而歸。

李淵姍姍來遲了。

但真命天子的出現,從來不嫌太晚。

李淵彎弓引箭,一氣呵成,二發俱中,天然成就一段一天註定的姻緣。

但李淵在政治上似乎並沒多少悟性。

竇氏的遠見卓識並沒有給李淵帶來實質的幫助,竇氏最大的貢獻在於給李淵生了四個兒子,延續了她驚才絕艷的天縱之才。

以致於大器晚成的李淵,好不容易才得到一個將軍的實職之後,痛哭流涕,真情流露地對他的兒子們說:「我早從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

這實際上體現了楊廣一朝用人的標準。

當年,李淵做扶風太守時,廄中有好幾匹神駿的馬,竇氏知道楊廣喜好聲色犬馬,便勸說李淵:「上好鷹愛馬,公之所知,此堪進禦,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為身累,願熟思之。」

但李淵本人也和楊廣一樣,喜好這種神駿之物,心中頗有不舍。

這一猶豫的當下,就惹禍上身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