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199章 三戰含嘉心膽破,四戰洛水水不流
對元善達而言,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他在楊廣面前聲淚俱下地陳述洛陽的實際情況,「李密有眾百萬,圍逼東都,據洛口倉,城內無食。若陛下速歸,烏合必散;不然者,東都決沒。」

這既是實情,也是解決問題之道。

但這觸及了楊廣和大臣們的逆鱗,如果元善達所說是真實的,那楊廣君臣平日裏歌舞昇平,就是別有用心,掩耳盜鈴了。

於是,虞世基毫不留情地反駁說:「越王(楊侗)年少,此輩誑之;若如所言,(元)善達緣何來至?」

楊廣也立即醒悟過來,他大怒道:「善達小人,敢廷辱我。」

楊廣認為這是元善達以另外一種方式進諫,是想讓自己北上洛陽和長安,這是楊廣最無法忍受的行為。

當年楊廣為了南下江都,曾經一連殺了四批想進諫的官民,而現在,他認為元善達舊事重提,其心可誅。

於是,元善達走向了他戲劇性的悲劇命運。

楊廣派他去東陽(今浙江金華)運送糧食,這其實是一個借刀殺人,必死之計。

因為一路之上,所行之處,必然要經過反抗軍控制的地盤,而他們對於隋朝官員,一律殺無赦。

元善達冤死。

隋朝也喪失了最後一絲自救的可能,自此之後,楊廣江都君臣,不過等死而已。

但東都如果直接陷落,那是誰都無法承受之重,東都被圍的消息,終於還是輾轉傳到了楊廣耳中。

天都要塌了,楊廣手上還有一張牌。

他派出了江都最勇猛和最忠心的將領王世充擔任主帥,率軍北上平叛。

王世充還是想做些事情的。

他臨危受命,立即出發。

並且他的目標非常明確,他要端掉李密的老巢,讓他退無歸路,也無死所。

那就是洛口倉,李密在此修建了四十裡的倉城,作為自己的大後方和基地。

王世充準備打蛇打七寸,他要直接攻下洛口倉。

他差點成功了。

王世充自南而來,率領五萬江淮猛將銳卒,個個都有建功立業,報效朝廷之心,他們迸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二軍隔著洛水佈陣,李密自恃是地頭蛇,認為王世充遠來,只要一鼓作氣給他們一點教訓,自己就可以穩立於不敗之地。

於是,他主動渡過洛水攻擊王世充。

這正中王世充的下懷,他遠涉千裡,正為決鬥,於是,他們二支軍隊第一次正面決鬥。

幾斤幾兩,很快就見到分曉。

王世充確實是強龍,他率領的畢竟是隋朝的正規軍,李密的軍隊雖然精銳,但在王世充各種兵種和先進武器的配合之下,竟然被打的大敗。

這是可以想見的,隋朝的精銳正規軍,極少在正面戰場上敗給過農民起義軍。

李密的軍隊爭先恐後地搶渡洛水回撤,在一片忙亂之中,李密損失了不少精兵,此戰之中,他最大的損失是失去柴孝和。

這個建議李密率先西進關中,並且在陝縣招撫義軍的前行者,溺死於洛水。

柴孝和死,陝縣的義軍,剛剛聚攏,又一窩蜂作鳥獸散了。

李密那個唯一勝天半子的機會,也隨著柴孝和,沉入冰冷的洛水之底。

從此之後,李密再也無力西圖,只能眼睜睜看著李淵入主長安,而失去爭奪天下的先機。

但李密敗而不潰,他立即穩住了陣腳,並且,他開始反擊、

李密是個天縱之才,確實是絕世梟雄,加上他是地頭蛇,熟悉天時,人事,地利。

李密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當王世充揮軍直逼倉城城下時,他發現李密突然消失了。

李密當然不是被嚇破了膽,而逃跑,與此相反,他膽大包天,雖然剛剛在洛水北岸慘敗,但他竟然從另外的渡口再次橫渡洛水。

他準備從背後包抄王世充。

李密神秘而迅速地出現在王世充的背後,他的目標是黑石城。

選擇這個攻擊點,顯示了李密的狠辣。

因為王世充作為外來勢力,他要想立穩腳跟,必須要建立一個根據地,而黑石城,就是他的老窩和據點。

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王世充攻洛口倉,李密就反擊黑石城。

當黑石城的少量守軍看到城外黑壓壓的李密軍隊時,他們以為中計了。

於是,心膽俱寒之際,他們也無法詳細分辨真相,趕緊點起烽火,向王世充求援。

情勢危急,黑石城隨時有被攻破的可能。

但王世充黑石城的守軍是真的慌了,他們的烽火實在點的過急,過多了。

接連點了六次烽火,煙焰漲天,遮天蔽日。

王世充知道,這肯定是李密的主力在攻城,黑石城的老巢,隨時都有失陷的可能。

這個時刻,他一樣判斷自己上了李密的當,中了埋伏。

黑石城不容有失。

於是,王世充倉惶掉轉馬頭,回援黑石城。

但來時容易,回時難。

李密將這次的圍點打援戰術運用得出神入化。

當王世充再次回渡洛水時,發生嚴重的擁擠和踩踏。

更致命的是,李密神鬼莫測,如天兵天將下凡一般地出現在他們剛剛渡河之時。

顯然,李密佯攻黑石城,調動王世充的主力回援,然後,他靜靜地等待在洛水北岸,只等敵人出現。

一場屠殺開始。

王世充軍心已亂,根本無力招架,被當場斬殺三千精銳。

這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也心膽俱寒的下馬威。

王世充想理清楚頭緒,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對於李密,他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可怕。

這確實是一個讓人恐懼的對手。

此戰之中,李密表現了無與倫比的指揮藝術,他的奇詭莫測,膽大妄為,不拘常式的作戰方式,真是如天馬行空,讓人嘆為觀止。

王世充想緩一下勁。

東都的惡劣局勢並沒有得到緩減,王世充雖然戰敗,但他們依然派出了慰問團,對王世充表示嘉獎。

東都的意思非常明顯,現在氣也緩過來了,休息也夠了,該乾正事了。

想起自己在楊廣面前,說過一戰可以破敵的豪言壯語,再對比現在自己被賊一戰而破得淒慘,王世充感受到慚愧。

畢竟他是頂著江都第一名將的旗號北上,他百戰百勝的戰績,在洛陽,劃上句號了。

王世充決定找回這個場子。

他和李密的第二次戰鬥,立即開始。

這次的交戰地點還是在一條河邊,叫石子河,但這次的主角變成了翟讓。

王世充嘗到第一次戰鬥的甜頭,他堅持認為在正面戰場之上,李密不是他的對手。

於是,依然想故技重施,想從正面硬剛李密,他布下堂堂之陣,和翟讓決鬥。

王世充憋著一股窩火勁而來,戰鬥一開始,重複了第一次戰鬥的情況,王世充取得小勝,但他在追擊過程之中,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伏擊。

先是王伯當和裴仁基從二側突擊,將王世充的軍隊攔腰切斷。

在王世充陷入混亂之時,李密的騎兵部隊,再一次從天而降,他親自率領精銳沖入王世充的軍中,將他的陣形徹底沖亂。

王世充的部隊失去的效的指揮,再一次大敗,只剩下逃命的份。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翟讓想要乘勝追擊,一舉消滅王世充。

但李密阻止了他。

李密的借口是天太晚了,怕中埋伏,這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翟讓卻不知道,當時李密已經計劃好了一個絕密而可怕的計劃,而自己才是主角。

自己這個主角很快會被李密真正消滅。

第二天,當翟讓率領百人的將領團,浩浩蕩蕩來到李密的元帥府慶祝時,火拚開始。

翟讓死,李密順利地接手了翟讓的全部軍力。

瓦崗軍變天了,現在李密一家獨大。

但李密的內部同樣存在很不穩定的因素,並非不可戰勝。

王世充非常清楚這一點,既然正面決戰不是李密的對手,那他可以改變作戰的方式。

王世充決定進行一次偷襲。

但李密賴以成名的基礎,是他具備非常完備的情報網,並且作為地頭蛇,他非常清楚東都的現狀和心態。

王世充的計劃泄露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