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62章 其亡其狂必有自,五牙樓船蜀中來
高熲是文武全才。

他曾率兵平定尉遲迵之亂,具備實際的戰場經驗。

和李德林的戰略規劃不同,他的平陳之策,更多的是戰術性的決策

高熲的戰術,主要集中於四個字。

一是疲敵,二是弊敵。

「疲敵」,就是讓敵人疲於應付,以致精疲力竭。

具體而言,就是針對江南水鄉,糧食的生產周期,真真假假騷擾陳國。

「江南土熱,水田早熟。量彼收穫之際,微徵士馬,聲言掩襲。彼必屯兵守禦,足得廢其農時。」

民以食為天,這種騷擾,攻其所必救。

「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賊以為常。後更集兵,彼必不信,猶豫之際,我乃濟師,登陸而戰,兵氣益倍。」

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疲敵之法。

讓陳國兵將形成惰性,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偷襲,登陸成功。

這個戰法,可能不是高熲的原創。

賀若弼任職吳州總管時,完全遵照執行了這一疲敵方法,最後得以順利渡江。

這當然也可能是僅僅是,嚴格執行了高熲的政策。

但賀若弼上過平陳十策,高熲在楊堅面前,曾經明確而謙虛地說過,「臣(高熲)文吏耳,焉敢與大將軍(賀若弼)論功。」

高熲身居宰相,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竟然自謙為文吏,高熲的大計,來源於賀若弼的計謀,也可能實有其事。

而高熲的「弊敵」政策,是一種消耗政策。

「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儲積,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風縱火,待彼修立,復更燒之。不出數年,自可財力俱盡。」

高熲抓住了戰爭的本質。

戰爭本質上就是一種消耗戰,誰捱得住,誰就能笑到最後。

打仗,是國力的比拚,也是後勤的比拚。

陳國畢竟是江南小國,人口和財力,無法和隋朝這駕戰爭機器相比。

如果再火上澆油,幾把火燒掉他們的貯積,在戰爭進入持久階段,陳國必然不戰自潰。

這種直指陳國弱點的消耗戰術,將讓陳國在持久戰中,率先出局。

高熲沒有預料到,這場戰爭並沒有打成持久戰。

隋朝竟然以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之勢,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滅亡了陳國。

東線主戰場的二大核心將領是賀若弼和韓擒虎,他們二人並列為隋朝四大名將。

在西線戰場,另有一個統帥橫空出世。

在他彪悍威猛的軍政生涯中,他一步步成為改變隋朝天命走向的人。

他活著時,就是一個傳奇。

他就是戰無不勝的楊素。

楊素天生就是青史留名的將相之才。

北周武帝非常看重楊素,曾經對他說:「善自勉之,勿憂不富貴。」

楊素不以為然,豪氣萬丈地回答說:「臣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

或者是楊素過於自負,也或者是他的時代還未到來,楊素在北周武帝一朝,仕途暗淡無光。

他的成名之舉,還是依靠他父親的餘蔭。

楊素的父親楊敷,是北周的汾州刺史,在和北齊作戰時,兵敗被俘,不肯屈節投降,為國壯烈捐軀。

按照北周慣例,北周皇室和北周朝臣以軍功大小,分治分享天下的權力和利益。

但楊敷之死,卻並未得到朝廷應有的嘉獎。

楊素不願意接受這種不公正的待遇,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周武帝,要為父親爭得應有的名譽。

這種名譽是對楊敷一生的肯定,也能給楊氏一族帶來直接而現實的利益。

當時,北周面臨生死存亡,和北齊的鬥爭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其國策重心傾向於激勵新一代的將士們奮勇作戰,對老一輩的功勛獎勵,並不是當務之急。

因而,周武帝對於楊素的再三請求,置之不理。

楊素不達目的不罷休,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

周武帝見楊素如此不識相,大發雷霆。

因為這個缺口一開,就有相當多的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勞心費神去處理,他決心殺雞駭猴。

周武帝命令衛士將楊素推出去斬首。

楊素似乎吃定了周武帝,他並不害怕,面不改色地說:「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

周武帝是歷史上一代雄君,當然不願意落下如此名聲,既然不能殺,就隻好妥協。

周武帝隻好同意了楊素的請求。

經此一事,楊素贏得朝野之望,他也成為關隴集團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因為楊素出自弘農楊氏,是天下一流的門閥,就算是貴為隋朝開國皇帝的楊堅一族,為了名正言順地擠身當世貴門,也假託出自弘農楊氏。

這種本家關係,即使並不那麼確鑿,也為楊素在楊堅一朝的仕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楊素本人確實是歷史上一流的人才。

他有一個從叔祖,北魏的尚書僕射楊寬,就非常器重他,認為楊素是楊氏最傑出的人物。

他曾經當著眾多的楊氏子孫說:「處道(楊素)逸群絕倫,非常之器,非汝曺所逮也。」

楊素以國士自許。

在楊堅尚未篡立之時,他就傾心相交,隋朝初立之後,他作為關隴集團的代表,甚至已經可以和高熲,爭一日之長短。

但當時楊堅需要快速樹立,以高熲為首的新領導核心的權威,有意壓製關隴集團在權力中樞的影響力。

楊素才被以「失言」而免官。

這件事情起因,是因為楊素的後院著火了。

楊素一生,在軍政兩界,都以強悍名聞天下,但他有一個更強悍的妻子,即悍且妒。

楊素對她無法可施,也無話可說。

長期日積月累,屈居他老婆淫威之下,楊素實在忍無可忍,他也沒有再忍。

有一天,他惡狠狠地對她說:「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

楊素其實對她老婆已經無可奈何,他甚至不敢直接說,要休掉自己的老婆,而只能發揮下自己想像力,自己當了皇帝後,要另外再選個皇后。

楊素的老婆平時不吃素,但她吃定了楊素。

他立即上奏楊堅,說楊素想謀反。

這只不過是夫妻吵架時的氣話,但楊素這番言論,卻是明白無誤的大逆不道。

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楊素的老婆可能是真正的愚蠢,而並不僅僅是強悍。

以此而論,楊素的家庭生活,顯然非常糟糕。

不過,楊堅卻並沒有深究,而只是將楊素免官了事。

因為,楊素是一個有大用的人才,也是楊堅的第一打手,他還需要這個如猛虎般,戰無不勝的打手。

現在,到了讓楊素這隻猛虎下山的時候了。

楊堅下了一盤很大的棋,一邊精心制定好伐陳方略,但同時,他又處處示弱,以麻痹陳國君臣的鬥志和戰意。

隋陳兩國,雖然表面上禮尚往來,但毫無疑問,必有一戰。

戰則軍情第一。

敵對之國,私下都向對方派出間諜和探子,以刺探對方的軍政民情。

探子多了,就總有落網的時候。

楊堅展現了大國和友好國的風度,他將抓到的陳國探子,不加懲罰,並且送錢送糧,禮送回陳國。

陳國君臣認為這是楊堅虛弱的表現,便繼續其夜郎自大式的縱情享樂。

在二國邊境,賀若弼更是將「欺敵惑敵」做到了極致。

他抓住陳國自恃南人習慣水戰,而北人嫻習弓馬的慣性思維,讓他們走入思維的盲區。

賀若弼的轄區,渡江直進,就是陳國的腹地。

以平陳為己任的賀若弼,繼承其父親平定江南的遺願,採取了一「藏」一「露」的戰術。

藏露之間,運用之妙,神乎其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