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113章 楊勇廢立身已殞,楊諒驚聞欲起兵
楊堅油盡燈枯,即將和這個世界告別。

但有一個人,卻非常緊張,那就是皇太子楊廣。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點,能否順利接班,成為帝國新的皇帝?

原有的反對勢力,是否會乘勢死灰復燃?

局勢能否能掌控在自己掌握之下,楊廣並沒有絕對的把握。

他雖然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但他在太子任上,時日甚短,甚至於在京城,他至今也還沒有,培養起真正屬於自己的勢力。

楊廣的擔心是正常的。

在這種局面下,他需要有一個強力的靠山。

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在廢立太子事件中,出過死力的楊素。

楊素後來雖然被楊堅所忌,賦閑在家,但他在楊堅重病之際,作為新太子一系的骨幹,必然也只能被重新啟用。

楊素將再次登上帝國的舞台中心。

楊廣將自己心裏的擔憂,以及在楊堅升天之後,需要注意和關注的事項,寫信給楊素,向他求取真經。

楊素早已和楊廣綁在一條船上,非常時刻,自然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但事情非常弔詭,這封文書,竟然鬼使神差地送到了楊堅的手上。

楊堅老於世故,更老於政道,他一看文書中所寫的內容,就知道了其中的關鍵和決竅。

廢立太子,從現在看來,是一場有預謀的政治事件,而不僅僅僅是自己家庭內部關係的調整。

自己和獨孤伽羅,都成了陰謀家利用的對象。

楊廣,就是那個潛伏很深的巨大陰謀家。

他同時也是一個好色之徒,並且是個急色之徒。

楊堅還未咽氣,楊廣就開始調戲宣華夫人。

其實楊廣作為太子,宣華夫人平時也是他籠絡和聯繫的對象,因而,楊廣心中並沒有對宣華夫人抱以非常大的敬意,言語,神情之間就難免有些孟浪。

這種以下犯上的情勢,讓宣華夫人氣色難平。

楊堅發現了異常,在他的追問之下,宣華夫人才哭著說道:「太子無禮。」

楊堅心中一片通透,立楊廣為皇太子,看來很有可能,已經成為自己這輩子做過的最大一件錯事。

但隻恨自己,時日無多,再重新廢立太子,恐怕為時已晚。

楊堅在病榻之上,沉苛之際,大怒捶床說:「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伽羅)誤我!」

楊堅雖然將死,決斷還在,威嚴還在。

他殺伐果決,立即對身邊的兵部尚書柳述說:「召我兒。」

柳述以為是召喚太子楊廣,但楊堅有氣無力地說:「(楊)勇也。」

在鬥倒宰相高熲和楊素之後,楊堅一朝最核心的權力被柳述把持,他做過最核心的吏部和兵部尚書。

柳述也是楊堅最寵信和敬重的女婿,但並無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只是恃寵驕縱,敢於和楊素叫板而已。

但在滿朝文武都屈服於楊素的淫威時,這已經是一種難得的風景。

在同朝判事之際,柳述意見和楊素不同之時,楊素當時隻手遮天,完全目中無人,他直接要求柳述改變他的意見。

但柳述並不吃他這一套,他經常倚仗自己天子之婿的身份,絲毫不給楊素麵子,直接說:「語僕射(楊素),道尚書(柳述)不肯。」

因而,在朝中二大宰相高熲和楊素失勢之後,柳述權任更重,終於成為楊堅託孤重臣。

但柳述有巨大的缺陷,他缺乏實際的政治鬥爭經驗。

正如韋雲起就在楊堅面前,直指柳述的缺點:「柳述驕豪,未嘗經事,兵機要重,非其所堪,徒以主婿,遂居要職。」

柳述似乎也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辭讓了尚書之名,但依然保持了實際的尚書權力。

楊堅在晚年之時,在他剪除了所有的尖刺之後,他的選人和任人圈子,更加依賴楊氏宗室和親戚群體。

楊堅晚年的政體,已經由天下一家,徹底轉變成家天下了。

他現在只能相信和依靠柳述。

但在這種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情勢下,柳述缺乏必要的經驗、才幹和魄力。

因為同為託孤大臣的,除了柳述,楊素也在其中。

和老辣的楊素相比,柳述不過只是個白丁辣雞而已,只能任人宰割。

柳述顯然把廢立太子,這種生死攸關的政治大事,當成了一件例行公事。

他雖然忠於楊堅,卻並非可以託付國家的重臣,柳述如此,事情的結局,可想而知。

在柳述起草,重新啟用廢太子楊勇的敕書之時,天地風雲,已經突變。

楊素知道事關緊急,一旦楊勇復出,當日廢立太子事件中,楊廣一系中的人,將會徹底失敗,並被殘酷清算。

楊素記憶猶新,在廢立太子事件之中,自己主導剛剛才完成的清算。

那會是一場巨大的,毀滅式的災難。

於是,楊素當機立斷,他要先下手為強。

他立即和楊廣通氣,矯詔逮捕柳述,這和二十年多年前,楊堅矯詔輔助政一樣,預示新王當立。

楊素老於政道,他打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楊素首先控制住仁壽宮。

他將楊堅身邊的衛士,全部換成太子楊廣的衛士,然後分佈命令,禁止一切人等,出入仁壽宮。

接著,楊素讓太子楊廣的死黨宇文述,全面接管整個仁壽宮的防衛。

於是,仁壽宮就成為一個牢籠,是一個鳥飛不進,水潑不進的牢籠。

這是太子楊廣的天下。

一場大事,將要發生。

楊廣接下來做了一件特別讓後人疑忌的事

他將楊堅所有的后宮人員,調離楊堅的寢宮,全部集中到另外的宮殿之中,然後,他派遣心腹張衡,是整個奪宗之計的主謀,進入楊堅的寢宮,服侍楊堅。

楊堅駕崩的消息,立即傳出。

這是歷史上的一大謎案,楊廣到底有沒有弒父?

於情於理,楊廣即使沒有直接弒父,也一定加速了楊堅的死亡速度,可以認定楊廣是個十足的逆子。

楊廣的悖逆,並不只是體現於弒父這件事上。

他母親獨孤伽羅死後,楊廣在宮內守靈時,就曾經做過讓人大跌眼鏡,極大不孝的事。

楊堅一朝,以孝立天下,以孝治天下。

但他的這個太子,卻成了天下最不孝的人,於父於母,可謂天下第一逆子。

這真是天大的諷刺。

獨孤伽羅死後,楊廣在公眾場合,對著楊堅和宮人,表現得悲痛欲絕,但他一個人獨處一室時,卻言笑晏晏,有若平常。

楊廣延續他一貫善於表演的天份。

他在守孝期間,每天隻吃很少的米飯,隻維持自己最基本的生命。

但他卻暗渡陳倉,叫人偷偷把肥肉脯鮓,置於筆筒之中,送進靈前。

在這種事情之上,楊廣體現了他的聰明才智,他這個偷運食物的行為做得相當隱秘。

他還把筆筒用蠟封口,這樣香氣就不會流溢到外面,然後,將筆筒藏於衣服之中,帶入皇宮私自享用。

在全民都重孝,行孝的社會風氣之中,在普通民眾之家,父母亡後,形銷骨立,哀毀無以自立的社會之中,楊廣這種行為,真可謂是禽獸不如了。

但他還要乾一件更加禽獸不如的事情。

楊堅剛剛咽氣,仁壽宮中,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塵埃落定,大局已定後,楊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派了一個使者進入宣華夫人的寢宮。

宣華夫人因為告了楊廣一狀,心中驚惶恐懼,時時恐懼大禍臨頭。

楊廣的使者,隻帶過來一個很特別的盒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