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一百七十章 殺人者也
「呔,那妖怪,且吃俺老孫一棒!」

經典的台詞,經典的畫面,美好的童年回憶啊。

馮過略微恍惚了片刻,卻見西門慶不知從何處操來一根長棒,向武松掄去。

此時雖有火藥槍、火砲這等熱兵器問世,但仍是冷兵器盛行之時。

在兵器大家族中,棍是歷史最悠久的武器。棍也稱殳,又叫杵、杖、棓、棒、梃等。常聯稱為棍棒。棍棒具有取材方便、製作簡單、使用輕便等特點,成為古代基本兵器之一。在以戰車為主的古戰場上,棍曾作為重要的兵器被列為「五兵」之一。

歷代棍的長短、輕重、名稱各異,形製也不盡相同。按材料可分為竹木棍、金屬棍、混材棍;按功用可分為無刃棍、帶刃棍、禮棍等。

軍中主要裝備柯黎棒、狼牙棒等。太祖常威便很善於使用棍棒,傳說他曾靠棍棒打下四百座城池。棍棒與其他武器組合成許多用途更為廣泛的新式棍棒。有的棒頭鑲了刃器,有的鐏部裝有刺刃,棒桿縮短到四五尺,便於揮殺格鬥,作戰能力大為提高。

又有棍棒名白木棍者,另名白格,長約八尺,重三斤八兩,且叫少林棒,端首有刃的則稱為大棒。名將戚繼光主持練兵時,曾編印了《棍法口訣》:「用棍如讀書,鈎刀槍鈀,如習一經,四書即明,六經之理亦明矣。」由此可見,戚家軍操練、教習武藝均是以棍棒為基本訓練武器。

棍棒最初就是一根簡單的棒(實際上,有人將棍棒作了嚴格的區分,無刃、無附件的被稱為棍,有刃或有附件的才稱為棒,今則將其統一稱為棍或棒),由於作戰的需要,人們又研製了許多新型的棍棒,如八尺大棍、齊眉棍、三節棍、長短梢子棍等。棍大體由棍梢、棍身、棍鈀組成,演練起來有劈、崩、掄、掃、纏、繞、絞、點、拔、雲、攔、挑、撩、掛、戳等棍法,可充分顯示出「棍使兩端」、「棍打一大片」的特點。使用時,要做到手臂圓熟,身棍合一,勢猛勁烈,力透棍尖。棍法套路有「自選棍」、「少林棍」、「五虎群羊棍」等,對練套路有「對棍」、「棍進槍」、「棍進三節棍」及「三人對棍」等。

西門慶使的便是少林棒,也不見他有多餘花哨的動作,只是一棒掄去,既快且急。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武者對打,講究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優勢並轉化為勝勢,這就要求動作簡潔乾脆一氣呵成,不能拖泥帶水。

西門慶用棒便是如此,也未見他如何發力,手中白格瞬間到了武松身後,狠狠地當頭劈下。

武松似腦後長了眼般,擰身滑步,堪堪避過那當頭一棒。

棍勢未老,轉劈為掃,去勢愈急。

所謂「槍扎一條線,棍掃一大片」,正是點動成線,線動成面。

俗話說:「拳怕少壯,棍怕老狼」,徒手搏鬥,力氣大者可佔不少優勢,但用棍搏擊,情況就不同了。棍法在技擊上不主張硬拚勁力,而是講究技巧方法,剛柔並用。

陳亮看的津津有味,不忘解說:「這廝使的是五郎八卦棍,倒是像模像樣的。」

他原是文武兼修,武藝不俗。當初,他慕名拜訪辛棄疾。誰知辛棄疾家門前有一條小河擋住去路,陳亮趕馬三次硬是不肯過河,二話不說,下馬手起刀落砍下馬首,徒步前行。這一英雄壯舉,正好被樓上吟詩的辛棄疾所見,直呼:「此乃大丈夫也!」連忙出門迎接……

在場另一高手、賈小春則低調的很,隻靜靜的觀戰,默不作聲,輕輕點頭算是識同陳亮傳言。

五郎八卦棍法相傳由楊家將之一的楊五郎始創,因此而得名。楊五郎隨父征北燕,後到五台山為僧,以槍化棍,棍法由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變為六十四點棍法,符合內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數,故名「五郎八卦棍」。

身為門外漢的馮過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隻換位思考若是換了是自己,怕是兩棒都躲不開。

倒不用妄自菲薄,君子動口不動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咱是憑腦子吃飯的,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不用親自上場打打殺殺。

一樓的打鬥其實動靜並不大,武松憑藉步伐連續閃轉騰挪,一一避開西門慶的長棒攻擊,但也被逼至角落。

西門慶瞅個正著,雙手握棒劈頭蓋臉的掄了過去。這一棒覆蓋面廣,退到角落的武松再沒法避讓。

說時遲那時快,從二樓這個角度看去,只見武松主動上抬左臂去擋那勢如千斤的一棒——

這是丟卒保車,還是垂死掙扎?在馮過看來,即便武松拚著斷臂之虞也再無還擊之力,這是得不償失。當然,或許這是最佳選擇,畢竟他不能飛天遁地,眼見著無處可躲,只能是兵行險著。又或者是,忙中出錯?

電光火石間,只聽得「噗」一聲,長棒擊中武松左臂,去勢一滯。武松似無事人般「呔」一聲,右手成掌倏忽探出,自西門慶握棒雙手間穿過,在他喉間很是隨意的一切,回縮時順勢一掃對方握棒的手臂。

馮過忽然想起一句話: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但也不對,如此說來,武松該先受傷才對,按正常推測他的左臂當是折斷,也應無力反應。可看他動作卻是未受影響,這不科學啊……啊啊,是了,「鐵臂膀」!只有叫錯的名,沒有起錯的外號。臂如鐵手,譬如拳腳雙絕,諸如此類。周侗既號「鐵臂膀」,一雙手臂自然是有過人之處的,至少是抗揍……武松既得其授藝,又怎會練此神功?有道是要打人先練被打,你打人十拳別人安然無恙,別人打你一拳你便倒了,這還怎麼打?

小馮子……咳,小馮同學感覺自己學到了,但學不會,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他不抗揍。

武二郎,神人也,武力值頂尖的存在,只有羨慕的份了。

就那麼短短的一分鐘,不,只有數秒鐘,塵埃落定,KO!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西門大官人就這樣長棒脫手,轟然倒地。

從西門慶悍然出手到武松步步後退險象環生被逼上絕境繼而以身試險出招反殺,這些變故大概只是五分鐘時間。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馮過等人看得眼花繚亂乃至目瞪口呆,陳亮卻是輕輕拊掌,讚嘆不已:「不想這武二郎竟也學得周老宗師的鐵臂神功,名師出高徒。厲害厲害,不愧為打虎英雄,是條漢子。」

看熱鬧不嫌事大,這龍川先生果是個尚武好戰分子哪。

說話間,樓下變故再起。

西門慶昏厥倒地,生死未知。

那些個打手大驚,乃高聲呼叫:「武松殺人啦,打虎英雄武松行兇殺人啦。」但懼武松勇猛,皆是畏縮不前。

而那十來住捕快更是面面相覷,作聲不得——武松打虎有功剛被縣尊大人提升為班頭,正是高光時刻,來「獅子樓」原為了慶祝,卻是落到眼下這境地,這可怎生是好?那白玉喬是自己跌倒受的傷,與武松無甚乾係,真要細論確是在訛詐。但西門慶卻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武松打的生死未卜的,若西門慶真傷了性命,那武松可就從打虎英雄淪為殺人兇手了。這可真是世事無常啊。這些捕快皆是衙門公人,有人在眼皮底下「行兇」不可不管,可似乎又不太好管,畢竟傷人事件的始末可是一清二楚的,武松乃是被逼還手,真真切切的自衛,便是走律法程序,若無意外也會無事。

《尚書舜典》中有眚災肆赦的記載,被公認是關於正當防衛的最早記載。其中眚是指過失;災,是指災害、不幸而似有緩解的意思;而赦當然就是赦免的意思了。合起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遇到不正之侵害,躲避現在之危難皆可謂之不幸,因不幸而觸犯刑罰,應當赦免。

昌州有一名婦女阿任,丈夫已亡故十年,但阿任沒有改嫁。亡夫的親兄弟盧化鄰垂涎阿任姿色,伺機「侵逼強姦」,「阿任倉卒之間,無可逃免」,殺傷盧化鄰,導致其傷重身死。昌州將案子呈報布政使司提點刑獄司,提刑司又呈報中央。中央法司認為,阿任不需要負刑事責任,「免勘特放」,朝廷還「支賜絹五十疋」給她,以示嘉獎。

正當防衛?是的,若無意外,武松無罪。

可人生總是充滿意外。

許是酒勁發作,又或是嫌那幫打手及白氏父女(裝死的白玉喬這會兒活了,正呼天搶地的喊「救命」呢)聒噪,一聲長嘯,操起西門慶跌落的少林棒,衝進屋內,掄起長棒,一記橫掃千軍,呼嘯聲起,棒影過處,那幫打手紛紛倒地,哀嚎一片。

武松殺得性起,對著白玉喬當頭一棒,喝道:「便是你這老賊作怪!」

只見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白玉喬未及出聲,便已是一命嗚呼,死的不能再死了。

武松丟開長棒,又是一聲長嘯,高呼:「殺人者武松是也!」乃大步出門,揚長而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