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二百零六章 天方夜譚
昌末,八大王張獻忠自陝入川後,在開縣黃陵城設伏兵,一舉殲滅了大昌在四川的主力,繼而攻克開縣城。

當時,張獻忠的部分人馬駐紮在城外老關嘴至南河一帶,一些軍士過南河到三中村砍甘蔗吃,與一唐姓看守蔗林人發生口角,軍士依仗人多又有兵器,一擁而上,企圖降伏守甘蔗主人,此人雖是長工,但為唐門中人,他用鋤頭左鈎右攔,不幾回合便繳了幾位軍人的械。

落荒逃回的軍士被統兵仗責,請來唐姓長工切磋武藝,不料,堂堂總兵競不能敵。佩服之餘薦於八大王帳下,但此人不願參軍離家,於是被封了個地方武官。

此後,開縣唐家拳在武林中廣泛傳播,並成為峨眉武術「五花八葉」中的「五花」一派。

「五花」是從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即開縣的黃陵派(實指唐家拳)、涪陵的點易派、都江堰的青城派、通江的鐵佛派、豐都的青牛派;「八葉」是從技擊風格角度所分的八大門派「僧、嶽、趙、杜、洪、化、字、會」。

楚寧宗中,開縣唐門開始使用暗器——竹鏢。

是以,雖說「四川唐門世代居於四川恭州成都府大巴山中,是飲譽武林的暗器家族」,但唐門只不過是發展了暗器中小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還是門派獨有的拳術。

其暗器種類有:帶衣鏢、袖鏢、簡鏢、金錢鏢、彈丸、飛叉、飛刀、飛爪百鏈鎖、甩手箭、袖箭、背箭、梅花針、指針、排針以及飛石等。

飛石,又名飛蝗石,為暗器中最便利最節省之一種,實為隨地皆有俯拾即是之物,既不須費錢購買,又不須費時琢磨,而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信手而拾,信手而發,其便利為何如也。但於山野之間,尋取堅石,以青石為上,麻石次之,黃石最下。所取之石,宜細長,上銳下豐。至其四邊之形式,則不必拘泥,即椎形、方形、六角形等等,皆無不可。依其形狀言,則略似蝗蟲,故名為飛蝗石……至其練法,亦不甚難,大略與脫手鏢相似,唯專用摔撇之勁,而不用推送之力。發石時之手法,有陰、陽手之分,用陰手者多……

這些是賈小春、王寅及邵百花所授,概括起來唯兩點:曰力度,曰準度。力度有了便勤練,唯手熟爾嘛。

事實證明,馮小七多多少少還是有武學天賦的,飛石一出救下了卞玉京。

這場突襲戰大告全勝,當場擊斃六人,俘虜九人,己方無一人受傷,馮過暗贊自己的主角光環也太閃亮了些,缺少成就感哪。

眼下城裏已然亂成一鍋粥,這裏獃著不安全,眾人找來繩索將那九個倭寇牢牢綁了起來,鎖了門離開,一路上小心翼翼,盡量挑僻靜處走,好不容易才回到住處。

見到馮過安然無恙,資南嘉等人方放下懸著的心。

此處有賈小春坐鎮,等閑數十人可攻不進來,算是風暴中心,反倒是自始至終都會受到侵擾。

提心弔膽的熬過了兩個時辰,出外打探消息的護衛隊員回稟稱大隊官兵進了城,滅火的滅火,平寇的平寇,城裏已不見了倭寇蹤影。

穩妥起見,護衛隊仍是全神戒備,夜裏也是安排了足夠人手值崗。

一夜無話,直到次日天亮,坊丁敲著鑼宣告倭寇已被驅趕出城,緊閉著的大門才紛紛打開。

濃煙早已散盡,火情也早已解除,金陵城似乎一如往常,但昨日倭寇入侵的創傷卻是無法抹卻的。

事實上,事後朝廷的邸報上關於此次倭寇犯侵金陵的記並不盡翔實,隻道並未給金陵百姓帶來傷害。

這已非止是避重就輕的粉飾太平了,沒有傷害?就不怕死於此次倭害的三百九十八名的亡靈找你們討要說法?

更無語的是邸報並未有任何一字一句關於倭寇逃竄出金陵城後的消息,大概是事實太過離譜吧。嗯,如同玄幻小說。

也不知賈小春動用了什麼關係,北上途中便打探清楚出了後續沒公開的相關事宜,那才叫一個精彩哩。

事實是,這支人數剛破百的倭寇隊伍,僅僅歷時不到兩個月,就從浙江到南京,把大定東部沿海的防禦給全面鑿穿。他們千裡奔襲,殺得千百定軍「片甲不留」。僅是可以確定的定軍傷亡人數就高達五千人。一名地位尊貴的禦史也死在了這場動亂之中。至於其他方面的損失,就更是不計其數。

正月廿一,一波倭寇從浙江省紹興上虞附近登陸。此時這批倭寇的數量也只是百來人出頭。但剛從上虞登錄,他們就殺死一名禦史。當地為之嘩然。隨後官府探明這批倭寇的蹤跡,發現他們竟已從杭州奔襲殺至淳安。雖然在奔襲至淳安的路上,面對局部規模的小戰爭,倭寇的人數已從百人劇減至六十餘人。可就是這僅剩的六十餘人,士氣之高竟然讓徽州府的五百多名守軍「悉崩潰,望風而逃」。

這跟開了「掛」一樣的六十餘名倭寇,之後接連奔襲殺至旌德縣、南陵縣,戰勝了人數二十倍於己方的大定守軍。

殺禦史、破定軍,一時間大定國土上幾乎找不到風頭能出其右者。

可這群倭寇真的這麼厲害嗎?事實上,這群倭寇打的第一場敗戰,遭遇到的不過是大定的普通老百姓。

當這六十餘名倭寇殺至蕪湖時,蕪湖的百姓組成民兵。許多人站在各自的屋簷頂上,佔據著有利地形,用著各種各樣的糞水、石灰干擾倭寇,其餘人正面擊殺。在百姓們的雙重夾擊下,這群倭寇被打得亡命而逃。民兵又乘勝追擊,最終活捉兩名倭寇,陣斬了十餘名倭寇的腦袋!

但令人未曾想到的是,這批吃了敗仗的倭寇並沒有銷聲匿跡,而是繼續奔襲至江寧府城金陵。

江寧守軍查防不力,被倭寇混進城裏燒殺搶掠一番,官兵反應過來時倭寇已是竄逃出城。據俘虜交待,這批倭寇入城時為五十一人,除卻死傷在「獨酌軒」的十五人,共有三十六人逃出。

而後,鎮守江寧的兩位偏將蔣升、朱襄率領數百官兵出城,來到城南外的櫻桃園附近駐紮圍堵倭寇。但他們沒有派人偵察,居然解甲賭博。三十六個倭寇則化裝成乞丐,暗藏利刃,對官軍發起了突襲。官軍戰死三百餘人,蔣升重傷,朱襄戰死。而倭寇僅戰死三人,余者揚長而去,不知所蹤。

這就厲害了呀,百多人轉戰數百裡,殺敵數倍於己,居然還有三分之一逃出生天,莫非此乃天降神兵?

嗯,某圈子私底下流傳的說法是這百餘倭寇五成是「真倭」。

啥意思呢?

「倭奴入寇,國王多有不知者,乃是各島窮民,合夥泛海,如中國賊盜之類,彼處隻如做買賣一般。其出掠亦各分部統,自稱大王之號。到回去,仍復隱諱了。劫掠得金帛,均分受用,亦有將十分中一二分,獻與本鳥頭目,互相容隱。」

「如被中國人殺了,隻作做買賣折本一般。所擄得壯健男子,留作奴僕使喚,剃了頭,赤了兩腳,與本國一般模樣,給與刀仗,教他跳戰之法。中國人懼怕,不敢不從。過了一年半載,水土習服,學起倭話來,竟與真倭無異了。」

倭寇劫掠基本全憑風向,船被吹到哪搶到哪,而俘獲女子便jian***膩了便放走了,而俘獲的強壯男子便給他剔成當時日本人的髮型,扔到頭陣當炮灰。官軍看到這些假倭自然是分不清也不願分,一律按照真倭處理,而被剃頭的也自知橫豎是死只能替真倭賣命,等到朝廷大軍將至,倭寇便帶著所俘財寶人口坐船跑路,等回到了日本,便教所俘獲的中原奴僕日本刀法和語言,過了一年半載,這些被剃了頭的中原人也就跟真倭寇沒什麼區別了。

官兵哪管真假,砍了倭寇的頭,就可領賞,於是那些被裹挾進倭寇的中國人也開始拚命,是以假倭漸成真倭,數目佔到了七八成以上,真倭則不足二三成,甚至僅一成左右,比例之懸殊,可見一斑。《籌海圖編》說:「今之海寇,動計數萬,皆託言倭奴,而其實出於日本者不下數千,其餘皆中國之赤子無賴,孑入而附之耳。」

後來有人索性剃髮易服,充作倭人,在海禁之下從事走私貿易,往來於海上,與官兵開戰,也在瀕海一帶就地搶掠,這是主動做假倭,混淆視聽,從中獲利。雖然有倭人摻雜其中,但不掌握領導權。雖稱倭寇,其實大部分是民間百姓。

真倭人數雖少,卻是狼子野心、滅絕人性,行徑狠毒可令小兒止啼。

也就是說,五十真倭的破壞力可十倍於假倭也,官兵圍剿不力情有可原。

嗯,完美,不是我方太無能,實在是敵人太狡詐毒辣。

當然,這種事官面上是不會提的,老百姓再如何討論又能怎樣?

大定這般大船呀,早已是千瘡百孔、搖搖欲墜了,覆滅在即猶不自覺,只顧著關起門來歌功頌德、自娛自樂。

呵呵,這樣的王朝政權,即便GDP佔據世界的五分之一強又如何,實則引頸受戮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