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還我河山
「幽、燕諸州,蓋天造地設,以分藩、漢之限,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保全自己,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這個做法對於後來的中原王朝而言,意味著災難。從北方的地理格局來說,燕雲十六州就像中原王朝的門戶。傳統中原王朝,以農業為主。他們更側重防禦,跟遊牧民族相比,機動性較差。而遊牧民族的機動性,主要依靠騎兵。在冷兵器年代,想要抵抗騎兵,基本要依靠地理環境的幫助。利用天險,對騎兵進行阻隔。

而狹長的燕雲十六州,憑著自己的地理條件,成為絕對的天險。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燕雲十六州可以起到阻隔遊牧民族軍隊南下的作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在燕雲十六州的內部地理環境中,北部位於華北平原北端。

華北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屬於重要的產糧地。這樣的地理條件,如果遇到騎兵,那就是長驅直入,根本很難防禦。

可是,巧合的地方在於,燕雲十六州北部地區,囊括了燕山山脈,以及北太行山山脈。這兩座相連的山脈,就如同兩座天然的城牆。

遊牧民族的騎兵想要進攻華北平原,就要直接進攻,或者施行大迂迴戰略,繞道而行。在過去那種交通工具落後的時代,軍隊想要跨過這兩座山脈,難度系數極高。對於另一面的中原王朝,只需要少數軍隊就可以防禦。

而燕雲十六州的西部,則是位於山西北部。這裏山地極多,地形複雜,同樣不利於騎兵行軍。燕雲十六州在中部和南部地區,有桑乾河、拒馬河兩條河流。

利用這兩條河流,可以進行物資運輸,構建以河流為主的防禦體系。河流跟山脈,是最好的天然阻隔。

除了這些天險,燕雲十六州又修建了一套人工防禦。這套防禦是在大定以前修建的。其中包括長城、金坡關、居庸關、古北口、松亭關,渝關六處防禦。它們跟山脈河流連接,成為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

除了軍事上的優勢,燕雲十六州在經濟上,也有極大幫助。燕雲十六州所處的緯度,溫暖濕潤,降水充足,適合農業發展。這裏的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條件都不差。即便大定江南地區逐漸發達,但是燕雲十六州的實力,也是毫不遜色。

對於大定而言,失去燕雲十六州,就失去了軍事上的重要屏障。並且要看著燕雲十六州這樣一塊經濟發達的地方,被遼(燕)國佔領。而且之後的體制、國策,都要受到燕雲十六州在他國手中帶來的影響。

是以,不管是因為裏子還是面子,大定都需「收復」燕雲十六州。

現在,有女真人的反戈一擊並一擊斃命例子在前,大定正可效而仿之。至於馬植……哦,不,是常良嗣所說「聯金滅燕」,呵呵,明明可以憑一己之力畢其功於一役,幹嘛要帶女真人吃香的喝辣的?焉有如此愚昧之舉?

但朝中其實也是有反對之聲的。

大定的確很富有,但國庫其實並不充裕,早前五路伐寧數十萬軍民的開銷用度已是透支,掌管錢袋子的戶部看著空空蕩蕩的庫房欲哭無淚,這二年的俸祿發放已是寅吃卯糧,再起戰事……戶部尚書陳顯表示微臣辦不到啊。

陳顯,字文昭,籍貫明州奉化縣三石,少通經書。元豐七年考中解元,繼而考中進士。受職主簿,後歷任翰林院編修、中書、禮部侍郎,官至戶部尚書。

崇寧元年,壬午正月初一日早朝,荷蒙崇寧皇帝,禦賜擎天寶硯一方,禦筆親題五言律詩一首,刻於硯蔭雲:

駟馬功勛戴,名留禦禮鄉。體全仁者壽,日有自傅揚。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文房一鐵硯,中正外端方。

今歲蔡京再為內閣首輔時,陳顯彈劾說:「蔡京奸足以惑眾,辨足以飾非,巧足以移奪人主的視聽,力足以顛倒天下是非。」

崇寧帝心下不喜,勉強未貶其官。但朝堂上下為北伐大動員之際,陳顯又言稱國庫已無餘錢實無力支撐國戰,這真是頭鐵啊。

常佶大怒,乃貶陳顯知越州,令侯蒙接掌戶部。但侯蒙以有疾纏身不受,遂由戶部侍郎黃潛善權戶部尚書事。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聲,急義好施,或一日揮千金。進士及第,調寶雞尉,知柏鄉縣。民訟皆決於庭,受罰者不怨。轉運使黃湜聞其名,將推轂之,召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縣,閱理文書,欲翻致其罪;既而無一疵可指,始以賓禮見,曰:「君真能吏也。」率諸使者合薦之。徙知襄邑縣,擢監察禦史,進殿中侍禦史。

崇寧星變求言,蒙疏十事,曰去冗官,容諫臣,明嫡庶,別賢否,絕幸冀,戒濫恩,寬疲民,節妄費,戚裡毋預事,閹寺毋假權。皇帝聽納,有大用意。遷侍禦史。

後遷刑部尚書,比歲郊祭先期告辦,尚書輒執政。至是,帝密諭之。對曰:「以財利要君而進,非臣所敢。」母喪,服除,歸故官,遂同知樞密院。進尚書左丞、中書侍郎。先是,禦史中丞蔡薿詆張商英私事甚力,有旨令廷辨。蒙曰:「商英雖有罪,宰相也;蔡薿雖言官,從臣也。使之廷辨,豈不傷國體乎」帝以為然。一日,帝從容問:「蔡京何如人」對曰:「使京能正其心術,雖古賢相何以加。」帝頷首,且使密伺京所為。京聞而銜之。

他敢直言蔡京心術不正,自是直臣,此次不受戶部尚書,一者確是有病在身,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敢接這燙手山芋。

黃潛善則是被幸福狠狠地撞了一下腰,欣喜若狂,以為就此踏上康莊大道也,正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北伐征燕,收復燕雲十六州,能適逢其會參與其中,一旦功成便可青史留名也。且皇帝親自點將,自己若能圓滿完成旨命,既是為國效力更是為君分憂哪……

國庫空饋、戶部無銀確是事實,但可以變通的嘛,身為一部堂官,朝廷大司徒,做的不就是為君分憂解難之事嗎?無非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黃「尚書」新官上任三把火,絞盡腦汁、殫精竭慮的想著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籌集糧草軍費。

駐軍的供有固定供應線,在運輸成本上是固定的。而出兵作戰,需要臨時建立補給線,如果是在境內行軍還好,州縣倉庫可以作為補給節點;如果在境外,就要以最後的補給節點作為起點。補給距離達到五百裡,則一兵需要三人來供給,而這三人也是要吃飯的,這個數量會隨著補給線的拉長而倍數增加。這也就是作戰軍糧消耗大增的原因。

為了籌集軍費,黃潛善想了兩招——徵稅和認捐。

各個朝代都依靠對人民徵收賦稅,來維持國家的發展,對於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定也不例外。

大定稅收延續了昌楚的稅收制度——兩稅制,收稅的方式主要採用的是場務製,場務為兩個不同的場所,一個是官府貨物的收稅場所,稱為場;而務就是政府收取百姓稅收的地方。為此大定的統治者開創了一種極為簡單粗暴的收稅方式——橋頭稅。

橋頭稅,顧名思義收稅的「務」便是在橋頭和橋尾,要求每一位過橋的百姓都要繳納稅賦。

在橋頭橋尾設置收稅點,覆蓋度廣,極大減少了要挨家挨戶收稅的成本,減少了收稅所需要的人力,經濟實惠。另外十分的方便快捷,每一個上橋的人都要驗明「稅身」,只要未繳稅的人,一律不得過橋,這很好的製約了一部分想偷稅漏稅百姓的念頭,只要你有了章,你和你所攜帶的東西就可以過橋,只要你沒有,就要將你的東西強製扣押,每一個過橋的人都不敢不交稅。橋頭稅為政府直接節省了一大筆開銷!每一位在橋頭徵收稅賦的官兵,他的職責不僅僅收稅,還要檢查貨物替代了商品檢測員,查驗人數防止人口偷流,更要維護橋邊的治安直接減少了城市管理費用,收稅人員還能幫忙或者幫忙監督一些街道打掃的工作。

大定獨樹一幟的稅收方式與制度確實讓百姓更加容易接受國家徵稅,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讓「稅賦制度」這一立國之本更加的穩固。

可,仍是國庫空空。

錢去哪了?這得問問蔡京、朱勔之流以及當今皇帝。

黃潛善能做的無非是變本加厲的寅吃卯糧,提前徵收三年後的稅,再打著為國出力的旗號將稅額上調一、兩成。至於繼任者的頭痛以及稅戶的抵觸反彈,那就不是他需要擔憂的。

另外,便是認捐。

認捐有各種明目,有的是自願的,比如王公大臣捐錢捐物之類,還有對賣買富戶進行攤派之後再給個名譽官銜,最後還有直接標名掛號的售賣實權官職的,這些都有。

賣官弼爵?不存在的,都是為了國朝,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方為大定好子民。

還別說,讓黃潛善這般一操作,東拚西湊的居然集齊了第一批糧草物資,狠狠地在皇帝根前露了一回臉。

大軍集結,劍指北方。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