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結黨營私
新人上崗之初總會覺得無所適從,馮過倒是不會,有魂穿前長年坐班的經歷哪裏還會如坐針氈,無非是假模假樣的摸魚罷了。

大定富庶,一改秦楚的飲食規律為一日三餐,中午的「工作餐」倒也馬馬虎虎。

古之上賢,必有祿秩之給,有烹飪之養,所以優之也。

最早開辦「集體食堂」的,可能要屬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孟嘗君最大的特點是禮賢下士,招徠了大量食客,為他們提供免費的食宿,最多的時候達到三千多人。

而完整意義上的「機關食堂」制度確立於昌初。太宗坐上皇位後一度成了工作狂,延長了朝會的時間。那時候中央機關官員上班本來就早,雞還沒叫就要起床。會議時間長加上沒椅子坐,散會時的飢腸轆轆可想而知。於是太宗以「聊備薄菲」為配套措施,與會者都可享受一頓免費的「朝食」。這頓工作餐是在廊廡下設食堂,有時又稱「廊餐」。這頓「朝食」標準還不低,比如說,四至五品的標準是菜肴七盤,細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兩顆;六至九品的標準是菜肴五盤,白米二升,面一升一合,油三杓等。貞元初年,洛陽的消費漲出天際,一般人家捨不得吃好東西,河南府兵曹庚倬每次都省下一份工作餐打包帶回去,給姐姐品嘗。

有了固定的餐食後,也就有了相應的用餐場所,大昌機關食堂裡檔次最高的是「公廚」,那可是皇帝在金鑾殿上擺下的國宴。宰相辦公的政事食堂稱為「堂廚」,各地方政府及中央有關部門的派駐機構也有自己的食堂,如中縣食堂、判曹食堂等。一般辦事員用餐的地方還有「吏廚」「佐史廚」或「府史廚」。

這麼好的飯菜自然受歡迎,但也會招致不滿。高宗時期,宰相們曾針對削減夥食標準開會討論,有人反對說,這頓豐盛的公餐,是皇上對中樞機務特別重視的體現,如果我們不稱職,就該自請辭職以讓賢能,不必以減削標準邀求虛名。於是削減標準的討論隻好作罷。

時人還寫稿子總結了「食堂制度」能夠堅持始終的幾個原因:平時大小官員各辦各的公事,藉助工作餐有了一個和睦交流的氛圍;其次,食堂還創造了一個集思廣益的群言堂,啥事都好商量,「堂之作,不專在飲食,亦有政教之大端焉。」

昌以後,食堂制度被推廣到了京師其他官署和各級地方政府之後各朝均沿襲了這一制度。秦楚官員的福利待遇豐常優厚,他們的工作餐也叫「廊餐」或「廊下餐」,吃飯時安排在左、右勤政門北的東廊、西廓下,文官坐東廊,武官坐西廓,排場非常大。

到了大定,「公務員」食堂制度還經歷了一點小波折。常威給朝會官員配免費工作餐,用以養廉。就餐地點在奉天門或華蓋殿、武英殿。臣子按品級高低就坐,秩序井然,公侯一品官在門裏吃,二至四品在門外吃,五品以下在台階或空地上吃。只是吃飯的禮節太重了,餐前要給皇上磕頭,飯畢還得拜謝,磕頭退下。而且這種工作餐規模較大,標準較高,日復一日,操辦麻煩,後來禮部打報告請求撤銷,太祖順水推舟,下令只在每月初一、十五吃兩頓。不過成祖上台後又恢復了工作餐的制度。

吃飯不要錢而且吃嘛嘛香的「公務員」的誘惑難免不讓人羨慕嫉妒。所以,大昌詩僧王梵志詩雲:「仕人作官職,人中第一好。行即食天廚,坐時請月料。」

吃午膳時看見病懨懨的陳亮,馮過忍不住揶揄兩句:「龍川先生這是怎的了?宿醉未醒?不對呀,昨日可是未曾飲酒哪。」

陳亮嘆道:「一上午坐立難安,倒比生病還難受些。」

馮過心道:「那些個高官誰不是這麼熬出來的,你陳龍川性子灑脫、放蕩不羈,驀然間要適應朝九晚五的坐班還真是難為了。」笑笑,說道:「你且知足吧,過些天忙碌起來便該懷念這無所事事的日子了。」

陳亮悶聲道:「那也比混吃等死強。」

又摸魚下午,好不容易捱到散衙,馮過婉言推辭了秦檜的飯局,稱同年早就約定今晚聚餐,過幾日請前輩賞臉吃個飯雲雲。

這種交際應酬是必不可少的。往後三年在一間屋子裏辦公,難不成還要坐看兩相厭?

至於說「同年聚餐」也是真的,這些日子除了三部九卿推薦的極少數二、三甲進士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大部分進入各部署觀政,也有少數人選擇直接外放。

《吏部職掌·文選清吏司·進士除授》有明文規定:二甲進士在內除主事,在外除知州;三甲進士在內評事、太常寺博士、中書舍人、行人等官,在外推官、知縣。

這少部分選擇第一時間外放的新科進士外除知州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推官或者知縣。有背景靠山的赴富庶的上縣為官倒算是美差,無人脈關係的只能去貧瘠下縣熬資歷了,很難做出政績。

大定的「府」有京府與非京府之別,一般府之長官稱知府,唯開封、江寧兩「京府」之長官皆稱府尹。為正四品官。府官掌一府之行政、教化、錢糧、治安。州:「州」之長官,稱知州,品秩為從五品,州有大小,有直隸、屬州之別。大的「直隸州」為直隸於省之州,地位與「府」相同;小的「屬州」,屬府管轄,地位與「縣」相同。縣:「縣」之長官稱知縣,為七品官。府、州、縣之行政體系與職務,大致與秦楚相同。

「府」、「州」、「縣」雖在布政使司之下,實系地方之基層行政組織,與「布政使司」介於監察行政之間者不同。

另,大定並改楚的路為府,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準。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

而縣則按繳納田賦的多少分為上、中、下三級,六萬石到十萬石的為上縣,三萬石到六萬石的為中縣,三萬石以下的為下縣,縣衙一般為七品,少數縣糧特別多的或地位特殊的為六品甚至五品。

下縣多在偏遠地區,雖說天高皇帝遠,但往往會成為被上司乃至朝廷遺忘的角落,蹉跎頹廢是難免的,升遷是千難萬難,有個災禍什麼的第一時間被推出來問罪以儆效尤。可以這麼說,去下縣為官,早晚會認命,成為混吃等死、碌碌無為的庸俗之輩。

可在京候缺補官,也多半不能如意,難哪。

本科取進士三百五十餘名,自是不可能悉數共聚。事實上,自打入京,貢士們便開始「拉幫結派」,進出於各大會館,仿似涇渭分明。

此乃大勢所趨,倒非是矯情,即所謂鄉黨者也。

周製,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泛指家鄉,此時「鄉黨」則指鄉親、同鄉。

「結黨營私」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官吏結成朋黨、幫夥、派系、集團,謀取個人和集團的利益。結黨後,成員互相倚恃,彼此回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形成利益共同體。其間各種關係,往往盤根錯節,雖不是嚴密的組織,但粘合性很強,外力不易撼動。

那麼,結黨以什麼為紐帶?血親、戚族、同鄉、門生、故吏、同學、同年、友朋,都可作為紐帶。血親、戚族紐帶當然最牢固,但結黨的範圍不大。門生、故吏、同學、同年之類作為結黨紐帶,雖具有韌性,但結黨的範圍也不大。同鄉紐帶,舊稱「鄉誼」,作為結黨紐帶則既比較牢固,結黨範圍也往往較大。鄉誼有疏密的差別,越是小同鄉,糾合越易緊密。

以鄉誼結成朋黨、幫夥等,是一種官場常態,是政治與鄉土觀念相結合在官場上的反映。考其歷史,可以溯至古遠的時代。例如,曹魏時有汝潁集團、譙沛集團,大定有洛黨、蜀黨、朔黨,

在王安石和司馬光相繼去世後,黨爭並未停歇,反而愈演愈烈,並且新舊黨派也發生裂變。其中保守派分為三派,以蘇軾、蘇轍為首的蜀黨,以程顥、程頤為首的洛黨,以及以劉摯、王岩叟、劉安世等為首的朔黨,相互攻擊,不可開交,被稱為「蜀洛朔之爭」。

蘇軾、呂陶都是四川人,故稱「蜀黨」或「川黨」;而「洛黨」則以程頤為領袖,朱光庭、賈易等為羽翼。

司馬光去世後,朝廷讓程頤主持喪事,弔喪當日,是朝廷祭祀明堂大禮,進行大赦,於是群臣往賀。然後再去祭弔司馬光,然而程頤認為「慶弔不同日」,於是蘇軾和蘇轍隻好半道折返,蘇軾說道:「鏖糟陂裡叔孫通也。」,意思是指程頤猶如漢代出身不好迂腐的叔孫通。

有一次是定太祖忌日,在相國寺祈禱,程頤讓僧人準備素食,蘇軾取笑他說:「正叔(程頤字)不好佛,胡為食素」,程頤道:「禮,居喪不飲酒食肉,忌日,喪之餘也。」,然而蘇軾則認為完全不必要,於是讓準備葷食,並且開玩笑說「為劉氏者左袒!」,效仿漢代針對呂後的典故,於是程頤同其弟子范淳夫等食素,而蘇軾和秦觀、黃庭堅等食肉,兩派對立,從此開始。

其後雙方矛盾愈演愈烈,直至兩敗俱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