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侯府庶女隻想吃瓜》第70章 和離
簡若寧問出了自己的疑惑,華安聽了之後,到是哈哈一笑,然後解釋道:「這不是我被我那三個嫂子磨的實在是太煩了,耳朵都起繭子。就過來找你說說話嘛。」

華安郡主說的輕鬆,說完之後還爽朗一笑,但是簡若寧就是感覺有點不對勁,就因為所以叫自己過來嗎?

聽上去倒是也合情合理,但是簡若寧覺得這並不是真正的原因,可能華安郡主衝動的下了帖子之後,又覺得她自己的事情和一個還未出閣的小姑娘說,有點尷尬,也就放棄了。

最開始的時候華安郡主完全不認識簡若寧,有些話反而好說出口,但是現在,見了幾次面之後,想的多了,話也就越來越難張口了。

簡若寧也不會那麼不識趣的直接問,華安郡主什麼時候想說,她自然會說,用不著問,如果她不願意說,那問了也是白問。

所以簡若寧只是答道:「剛剛看袁少夫人的樣子,以為她人挺溫柔和善的,沒想到勸起人來,是這個樣子,人真的是不能只看表面。」

華安郡主見簡若寧沒有多問,心下鬆了一口氣,慢慢坐下,讓侍女端了杯茶過來:「這有的時候不怕那種直來直去的,那種人說上幾句,就沒話可說了,自然就走了。

可是我最怕的,就是這個二嫂了,那真的是,勸起人來,能說上個一上午,我這裏的茶,都被她喝完了。」

簡若寧微微一笑,道:「自己最重要,郡主若是不樂意聽,那就當是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聽過之後,就忘了就好。」

華安郡主嘆了口氣:「我倒是也想,這不是天天來嘛,光是二嫂說的那幾句,我女兒都聽會了,我這是想忘了也難啊。」

說曹操曹操到,華安郡主剛剛提起自己女兒,就見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拿著東西跑了過來,小姑娘梳著雙丫鬟,頭上簪著一朵小小的木芙蓉,跑起來的時候頭髮一顫一顫的,帶著花也微微顫動,顯得格外可愛。

等她奶聲奶氣的道:「娘親,娘親,王嬤嬤做的銀絲糖,你嘗嘗,可好吃了。」

小姑娘身後還跟著一位年紀大概在六十歲左右的老嬤嬤在追。她應該是趁著嬤嬤沒看住偷跑出來的。簡若寧瞧著簡直要被萌化了,小姑娘的臉蛋圓潤飽滿,看著就很好捏。

華安郡主看見女兒跑了過來,第一反應就是:「舒兒,慢點跑,小心摔著。」然後立刻起身朝著女兒的反向小跑過去。

等華安郡主都抱住了女兒的時候,那嬤嬤才追了過來。

華安郡主立刻問道:「翡翠呢?」

王嬤嬤一臉歉意的道:「翡翠一轉身取個東西的工夫,讓老奴看一下小主兒,誰想到小主兒跑的這麼快,以後老奴定然派兩個人盯著小主兒,一刻也不放過。」

華安郡主見狀,就知道一定是女兒知道王嬤嬤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了,腿腳也不靈便,這才趁這個時候跑了出來。

簡若寧在旁邊看著,就見小姑娘在聽到那位嬤嬤說找兩個人看著的時候,嘴都撅起來了,一臉的不樂意。

但是小孩子的這種表情,反而是讓人感到十分的可樂,叫簡若寧看著直想笑。

「你去吧,她我看著。」本來王嬤嬤也不是是看著舒兒的,她也這麼大了,正是愛玩的時候,沒三五個人,是看不住的,人小,一轉身就溜走了。

「是。」王嬤嬤這才退下。

華安郡主這才給簡若寧介紹起她女兒:「這是我女兒,叫元舒,你叫她舒兒就行了。」

簡若寧笑著和華安郡主懷裏的越元舒打了個招呼,小姑娘估計是怕生,沒什麼反應。華安郡主就又介紹了一下簡若寧。

「這是簡家的寧小姨,舒兒,叫小姨。」

簡若寧聽到這個稱呼,茫然

了一下,然後開始在腦海中瘋狂的頭腦風暴這個關係究竟是怎麼算的。

然後她算了半天,發現,如果樂昌郡主是華安郡主的姑祖母的話,說明華安郡主和她是一輩的,那華安郡主的女兒管她的確應該叫小姨。

只不過,這個全稱應該是姑表叔表姨母,的確是親戚,只不過是中間拐了幾道彎的親戚。那這樣說來的話,華安郡主應該算是她的姑表叔表姐?①

不過,簡若寧可不敢叫華安郡主表姐,汾陽王府和安王府雖然說是有這麼一層兄弟關係,但畢竟也是幾代人之前的關係了。

京城中很多人家,都有著七拐八拐的關係,只不過一般真正認的,按照親戚走動的,也就那些。而且一般都是三代以內的關係。

像是宣平侯府和汾陽王府這種關係,雖然有樂昌郡主在,但是終究是太遠了,一般情況下,對方不說,你自己是不能亂認的。

舒兒看著簡若寧,卻沒按照華安郡主教的那樣來叫,而是脫口就喊了一聲:「姐姐。」

華安郡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孩子。」

「無妨,我家我最小,也沒比她大幾歲,就喊姐姐吧。」華安郡主見簡若寧的確不在意,也就沒再糾結女兒的稱呼。

之後,簡若寧就帶著元舒在玩,華安郡主就這樣看著簡若寧陪著女兒玩,倒是一點也不覺得無聊。

玩著玩著,元舒就累了,不想跑跳了,叫簡若寧給她講故事,哄她午睡。講小故事還不簡單,簡若寧就拿著西方著名童話——白雪公主換了稱呼給元舒講。

說是以前有個小國家,有個公主封號是白雪公主,皇后是和離之後再嫁的等等。

誰知道元舒不知道聽了哪句,怯生生的問道:「姐姐,你說什麼是和離呢?我爹爹和娘親是不是真的要和離?」

簡若寧沒想到元舒會這麼問,她回想了一下,應該是她在說白雪公主的後媽的時候,說到了她是和離之後才嫁給皇上的。

想來最近華安郡主鬧和離,她雖然人小,但是還是聽到了什麼的。有的時候大人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知道,可實際上,下孩子什麼都知道。

華安郡主聽見女兒問這個,頓時心裏一驚,覺得自己這樣,是不是真的會傷害到女兒呢?元舒她畢竟是姓越的,這是怎麼也改變不了的事實,她走開了,那元舒怎麼辦呢?

這其實就是她想了很久都沒想通的,她可以回家,那元舒呢?她豈不是就沒有娘了?

簡若寧聽見這問題,仔細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不糊弄,真誠等告訴她,或許才是最好的辦法:

「和離呢,就是一對夫妻,因為一些問題,不能生活在一起了,一直在一起生活的話,對兩個人誰都不好,所以才要和離。這樣子的話,兩個人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元舒的小臉十分糾結,但是還是問道:「和離了之後娘親就不哭哭了嗎?」這話一出,華安郡主眼眶就紅了,原來女兒都知道。

「對。」

這回元舒倒是沒糾結,脆生生道:「那我支持娘親和離!」

華安郡主實在是沒想到女兒居然是這麼想的,這下眼淚頓時就如同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止不住的留下來。她一把上前抱著舒兒,不肯放手。

等之後,華安郡主的情緒終於安定了下來,舒兒也累的睡著了,華安郡主將舒兒給翡翠,然後鄭重的問道:

「寧妹妹,你說,如果我要把舒兒帶走的話,可行嗎?」這也就是最開始,她打算問出來的問題,本來以為她不會問出來了,沒想到還是問出來了。

簡若寧仔細想了想,回答道:「郡主想要將女兒帶走,的確是慈母之心,但是這事不能明著來,只能暗裏想辦法。」

「怎麼說?」華安郡主有些不明白。

「這元舒終究是姓越,她是您的女兒,也是越家的孫女,越家還好好的在京城呢,沒得叫舒兒這麼一個親孫女被養在外邊,這說起來也沒不合情理。

所以如果您明著來,或許就算是您成功和離了,舒兒也得留在越國公府。

而且還有一種我比較擔心的是,國公府知道您心疼女兒,所以強壓著讓舒兒必須留在越家,不僅是不想讓您和離,也是想著將來用舒兒這個把柄來要挾您,要挾汾陽王府。」

華安郡主原來隻想到了第一層,她覺得越國公府一定會拿舒兒當籌碼勸她不要和離,卻沒想到舒兒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人質。

到時候,舒兒在他們手裏,他們想要什麼,自己就得給他們什麼。

「那暗著呢?」

簡若寧是這樣想的:「如果要暗著來的話,我建議您,越早將舒兒送到汾陽王府去越好。

您可以說是自己的在國公府住的實在難受,回娘家一段日子,也可以裝作是被夫君氣著了,氣回了娘家,不管怎樣,都要說舒兒還小,不能離了娘親,將她帶出去。

之後隨便找個什麼理由,說是舒兒病了也好,說是算命的說她有大劫,不能見父親這邊的人也行,總之得有個理由,讓舒兒留在王府,您自己回來。

之後時不時的回娘家住幾次,別人勸了您就回,裝作還在還猶豫,這樣她們才能放鬆警惕,等您真正提出和離了,就要速戰速決,快刀斬亂麻,要是耽擱了,事情就被拖黃了。

而這個時候舒兒已經在王府住了一段時間了,就說是舒兒已經由外祖母照顧著,習慣了,怎麼說,都不讓她出來,他們也不可能明著搶,總歸是國公府,還是要臉的。」

華安郡主仔細聽著,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感激的說道:「好妹妹,你可真的是幫了我大忙了,以後要是有什麼事,你說一聲,我必定過去。」

華安郡主並沒有像是樂昌郡主或是簡和硯一樣,給什麼東西作為感謝,她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

但是就這麼一句話,就說明華安郡主認了和這個人情,人情就欠下了,說不定比之前樂昌郡主給的宅子價值還要大。

之後簡若寧在侯府裡也是時刻關注著華安郡主的消息,京城中也有傳言說是,華安郡主時不時的就被氣回娘家。

雖然沒有說華安郡主要和離,但是傳言的確說是華安郡主和越向明的父親關係很不好。自然了,也有說華安郡主不夠賢惠這樣的話,覺得她不應該回娘家住著。

這些話,都是些無足輕重的話,簡若寧關注的華安郡主已經回去幾次了,聽見雲知報:「姑娘,這兩個月,已經是第四次了。」

簡若寧就知道,華安郡主馬上要提出和離了。果然沒兩天,就聽說華安郡主要和越向明和離,老國公親自過去勸。

可惜還是沒頂用,汾陽王和汾陽王妃都來了,用了沒一上午就將女兒接走了,說是那些小事也不必再談了,拿不走的嫁妝就權當是送給國公府了,兩家和離,外孫女她們自己養著,就不用越國公府費心了。

簡若寧自然是知道,這嫁妝值錢的還是些鋪面、宅子、田莊什麼的,這些東西都是契書,一個匣子就能帶走。

而在之前回娘家的時候,華安郡主也已經將值錢的東西都拿回去了,只是剩了一些大件傢具,華安郡主有些可惜。

尤其是那個拔步床,華安郡主寫信的時候還專門提過,說那是她母親為了她嫁人,從她出生起就開始做的,花了十幾年的工夫才做好,如今只能撂在國公府了,當真是可惜。

不過京城中的人不知道華安郡主已經將值錢的嫁妝都帶走了,京城中的吃瓜群眾只知道,汾陽王府的人沒一上午,可能才弄了一個多時辰,就將郡主接走了。



麽短的時間,能收拾個什麼,汾陽王府這是不要嫁妝了,也要替女兒撐腰啊。

所以這話一出,越國公在京城中的老臉真是羞的不知道往哪裏放,好像他們家是貪圖兒媳婦的嫁妝一樣。

像是周國公府一樣貪圖兒媳婦的嫁妝的人家終究還是少的,這也絕對不是什麼好名聲。若是攤上了,這將來還怎麼娶媳婦呢?

雖然說越向明這一輩的人都娶了妻了,但是越家老大的長子,如今可正好是議親的年齡啊。

再說了,越國公也知道,汾陽王和汾陽王妃那平常都是多和氣的人,來了國公府,冷冰冰的,隻說是要和離,連嫁妝都不要了,可見是將汾陽王和王妃氣成什麼樣了。

所以越向明這一下子,直接把老國公氣的將他狠狠打了一通,他在戰場上拚死拚活,小兒子反而在家裏鬼混,還真的把媳婦氣的和離,還傳出這樣的名聲來,讓整個越家都跟著丟人!

老國公那棍子都直接給打斷了,可見是下了狠勁兒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