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侯府庶女隻想吃瓜》第24章 世子妃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簡氏若宜,二品宣平侯簡和硯嫡長女,年十七,娟好靜秀、典則俊雅、蕙心紈質、爾雅溫文、弘毅寬厚,即冊為瑞王世子妃,欽此!」

簡家自然是大喜過望,原本以為賜婚給某個官員就已經是殊榮了,沒想到還有成王妃的那一天。

瑞王是當今聖上的弟弟,是先帝的第十五子,如今在內務府做事,雖然差事不算重,但也算是皇上信任的兄弟之一了。

這親事實打實是簡家高攀了的,只是瑞王府和簡家向來沒有什麼交情往來,不知道皇上為什麼指這樣一門親事。

不過也有可能就是因為瑞王府和簡家沒有交情,所以皇上可以將兩家指到一起去。如果聯繫已經很緊密了,反而不會被賜婚。

樂昌郡主同簡和硯將聖旨一起收好,準備找間房間擺上香案供起來。

晚上大概十一二點左右,簡若宜回來了,全家人都在萱寧堂等著簡若宜回來慶祝。尤其是樂昌郡主,原本每天晚上天黑了就睡的人,熬到現在這個時辰,當真是為簡若宜高興。

畢竟是自己一手養大的孫女,感情上要比旁人更加親厚些,又加之憐惜簡若宜自小不被母親關愛照顧,樂昌郡主對簡若宜就更是愛護有加。

如今孫女成了世子妃,要嫁入王府,是好事,可真見了孫女,樂昌郡主就只剩哭的了,一入宮門深似海,王府又何嘗不是呢?

除了王妃之外,還有兩個側妃,四個侍妾的名額,將來這都是要簡若宜自己熬過去的。側妃這種上了玉碟的妾室,她早年間在閨閣時期就已經見識過厲害了。

哪怕她的母親是府中的女主人,唯一的王妃,所有孩子的嫡母,可沒有哪一個女人願意和旁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當初她看上簡葉文,除了他身上的爵位,手裏的功名,以及他挺拔的身姿之外,還看中了宣平侯府勢弱,若是嫁了進來,像是小妾通房這等,自然是她說了算。

當她打聽到簡葉文連婚前的通房都沒有的時候,更是十分高興。歡歡喜喜的嫁了進府。之後是一個小妾都沒有給簡葉文添。

雖然外人說她善妒,可那又怎麼樣?旁人的話是旁人的,自己的日子是自己過的,若是為了旁人的一句話使得自己的日子不得安心,那就不劃算了。

若不是皇帝賜婚,樂昌郡主本來的想法其實是平嫁甚至是低嫁,可惜三年前被通知要簡若宜參加選秀的時候,她就知道,孫女的婚事怕是自己做不得主了。

隻好耐心教導她,以便於遇上任何的事情都能夠鎮定自若的處置,做一個端莊大方,能是伺候公婆、教養兒女、主持中饋的貴夫人。

原想著也不過就是哪家公府侯府,教她的手段也夠用了,現如今看來,她教的這些,怕還是不夠啊。

王府的手段,她是知道的,那些陰謀詭計,令人防不勝防,既然聖旨已下,那麼這段日子,簡若宜該知道的還是得知道,要是以後遭了人算計。

樂昌郡主在這裏抱著簡若宜痛哭,簡和硯自然是要勸勸母親的,老人年紀大了,這樣子哭,身體遭不住啊。

「母親快別傷心了,若宜有個好去處,這是喜事啊,剛剛我還接了信,說是三妹夫要回京述職了,想必不久就能進京團聚了,咱們家今天是雙喜臨門啊。」

樂昌郡主生養了三個孩子,長子簡和硯如今在京城繼承家業,做戶部侍郎,次子簡和黎外任通判,幼女簡和芙嫁給了前內閣閣老的嫡幼子邵博裕。

邵博裕在外任知府,此次回京,想必應當是能留下來的,小女兒能回京,也就意味著能時常見面了,樂昌郡主確實寬慰了不少。

趙夫人也在一旁安慰:「若宜能去王府,那是天大的富貴,也是皇上的隆恩,更是咱們宣平侯府的臉面,母親應當高興才是。



雖然趙夫人更加重視簡若宓,但是大女兒成了王妃這樣大的喜事,她自然也是高興的,只不過她不是為了簡若宜高興,而是為了自己高興,如今她就是王妃的母親,王爺的嶽母了。

前兒簡若泓高中進士,今兒簡若宜又成了王妃,一兒一女都如此的爭氣,當真是令是趙夫人在圈子裏揚眉吐氣了。

樂昌郡主聽了這話,卻有些微怒,瞪了趙夫人一眼,女兒就要去王府受罪,她這個做娘的不心疼,反而只顧著高興了,天底下有這樣作娘的嗎?

簡和硯自然一眼看見了婆媳之間的機鋒,眉頭微促,白了趙夫人一眼,他剛把母親哄好,就被趙夫人這樣一說,搞的功虧一簣,自然是有些慍怒。

後來簡和硯又勸慰了樂昌郡主好久,樂昌郡主這才被勸住,去休息了。鑒於趙夫人今天晚上的表現,簡和硯直接就奔著關姨娘的憐心閣去了。

女兒剛剛被賜婚,大喜的日子,簡和硯都沒有去趙夫人的明心堂,給了趙夫人一個沒臉,底下的人自然略略有些微議,覺得府裡果然是關姨娘最得侯爺的喜歡。

第二天,全家人都在一起吃了飯,又送了禮,這禮是早就備好的,畢竟以簡若寧侯府嫡長女的身份,賜婚是肯定的。

大家驚訝也不過是驚訝於對方的身份,並不是驚訝於賜婚這件事情,所以簡若寧早就畫好了一副鴛鴦戲水圖。

鴛鴦是夫妻和睦、忠貞不一的鳥兒,給新人的禮物多有鴛鴦圖案的,簡若寧畫的這副圖,也是很合時宜的。

簡若宜自然是很喜歡,她自小就覺得七妹妹有天賦,簡單幾筆,畫上的事物卻活靈活現,所以將簡若寧畫的畫都收起來了。

之後郡主特地從王府請回來一個嬤嬤,說是姓刑,這位刑嬤嬤早年在深宮之中,也做到了掌事宮女的位置,後來年滿二十五就出宮了。

本來這樣子的宮女其實並不如在深宮之中呆了大半輩子的嬤嬤,富貴人家就算是請嬤嬤也不會請她們。

不過這位刑嬤嬤不一樣,她有品級,是正七品,出府之後直接就進了安王府,在王府度過了大半輩子。

聽說還是郡主好不容易從她嫂子安王妃那裏借來的人,教上三個月就回去的。

不過在這之前,簡若瀟倒是在上學的時候抱怨了幾句有些煩。簡若淮也有些疲累。

之前因為簡若泓高中,有不少人家想要把兒子插到簡家的家塾中念書,說是簡家三代人都中了進士,可見教育質量十分優質,把自己家的傻兒子放到簡家,說不定什麼時候就開竅了。

所以有不少人都藉著祝賀過來求簡和硯了,再後來到了府中一看簡若瀟和簡若淮也十分出色,小小的年紀四書竟然都讀透了,不管是什麼問題都對答如流。

甚至都不是粗淺的讀過,而是真的明白其中的經義,就更吃驚了。當即誇了誇兩人,說是虎父無犬子。

簡和硯被誇的舒坦,只不過簡若瀟本身性子就冷,自然不願意去打理這些人情世故上的事情,心情自然煩躁,他覺得他就像是耍猴的一樣被問問題,偏生還不能躲開。

簡若淮雖然不煩這些,但是一天天的,都沒個空閑的時候,連他想練字,都找不到一大塊能夠沉心靜氣的時間,除了上課,還要應對這些人,也是夠累的。

簡若寧前幾天還在聽著哥哥的抱怨,如今簡若宜成王妃了,皇上都誇她典則俊雅,蕙心紈質,又來了不少人過府祝賀,抱怨的人就變成她了。

來人了自然要見見侯府的子女們,夫人們見的自然是女孩子,簡若宜打頭,簡若寧站最後,四個女兒排排站。

好些貴夫人見四姐妹皆端莊大方,舉止從容,行走坐臥之間也不見忸怩,禮儀更是沒的說。也就明白為什麼簡若宜能被指為世子妃了。

當即就問開了,後來聽趙夫人是說府內女兒都是要讀書的,還有專門的閨學,請了嬤嬤過來教導,更是驚訝於宣平侯府如此重視女兒家的教育。

畢竟還有許多人家誤解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覺得沒有才華的女子才是有德行的女子。竟不知這句話的原本意思應該是女子如果沒有才華的話,那麼德行很重要。

要陪著這些人當真是累的慌,偏生規矩儀態還千萬不能有錯,要是讓趙夫人沒臉,那後果可想而知,簡若寧可不想承受那後果。

還好樂昌郡主請來的刑嬤嬤救了她們,既然要上課,那就自然不得空出來見人了。

其實本來樂昌郡主只打算讓簡若宜一個人上這個課的,就跟之前上王嬤嬤的課一樣。可是簡若宜上了兩節課之後,覺得還是眾姐妹都過來聽一聽比較好。

樂昌郡主有些奇怪,便直接問了:「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你妹妹將來嫁人,大概率是不如你的,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她們又不在王府,若是知道了,移了性情,壞了心腸,豈非不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