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86章 財政困局
城外吳三桂中軍大帳,一身便服的吳襄有些著急地看著端坐上首、眉頭緊皺的吳三桂。

他見吳三桂一直沉默不語,又忍不住開口道:「三桂,你不要再猶豫了,還是快些上書請戰吧!」

一旁的吳國平見吳三桂並未開口,未免尷尬,便笑著對吳襄道:「老太爺,這些消息來得太過突然,您讓大帥好好想想!」

原來吳襄之所以便裝匆匆趕來,全因他打探到了三個重要的消息。

第一個是史可法已經率十萬大軍北上勤王,預計會在明、後日到達。

第二個是李國楨已經說服薑鑲、王承胤二人,現已率大同、宣府兩地五萬多人馬進逼居庸關。

第三個是安國公劉文炳已率軍解保定之圍,並南下與黃得功會師,不日即將揮師北上。

吳襄聽說這三個消息後大驚,他知道吳三桂表面積極請戰,實則是擁兵自重,藉機邀功。

但現在這幾路大軍齊至,吳三桂的優勢已蕩然無存,若是不能在其他援軍到來之前立功,他擔心以朱元璋的心性,戰後會治吳三桂的罪。

而他吳氏一脈的榮辱全都在吳三桂的身上,一旦吳三桂獲罪,他們也難逃懲罰。

所以他得到消息後,就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沒想到他將這些事情說出了後,吳三桂依然猶豫不決,心中不禁有些惱怒。

吳國貴見吳襄臉色越來越難看,而吳三桂依然沉默不語,便笑著問道:「老太爺,您這些消息是從哪裏得來的?」

吳襄瞥了一眼吳三桂,有些不滿地道:「老夫的消息絕無問題,你們還是好好想想該怎麼應對吧!」

吳國貴見狀,知吳襄正在起頭上,尷尬地笑了笑,也不再說話。

這時,一個哨兵進來稟告道:「大帥,根據暗探傳回來的消息,申湛然已在王守林的陪同下出京,從他們行進的方向來看,應是去與李國楨匯合。」

「另外,安國公確實在昨晚率領六千多騎兵從永定門出京,由於他們是深夜出城,加之永定門的守將劉文耀嚴令不準外泄,所以我們的人才未發現此事。」

「另外據一些尚未證實的消息,馬重禧的軍隊似乎已經潰敗,黃得功好似已揮師北上。」

吳三桂聞言,猛然坐直身體,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道:「南京方面依然沒有消息嗎?」

哨兵搖了搖頭,道:「暫時還沒有,不過據一些謠傳,好像不僅南京方面已經出兵,連福建的鄭氏也有所行動。」

「福建鄭氏?」

吳三桂有些驚訝地看向哨兵道:「他們來做什麼,難道也接到了勤王的旨意?」

哨兵點頭道:「據暗探的消息,陛下確實曾下發過讓鄭氏勤王的聖旨,不過以時間推算,他們應還沒有收到。」

「只是這些都只是傳聞,尚未得到確認,若要知道具體的情況,可能還需要兩三日的時間。」

吳三桂點了點頭,讓哨兵退下後,又看向吳國貴道:「高傑那邊情況如何?」

吳國貴聞言,有些不屑地道:「大帥,您這次可能看走眼了,那高傑並非有遠謀之人。」

「末將聽說他見到李本深的屍體後,當即大怒,竟當眾責打了李成棟數十鞭,後來還是手下眾將求情,他才放過李成棟。」

吳三桂沉默了一會,道:「那高傑是否將李本深的屍體掛在營中示眾?」

吳國貴點頭道:「這點他倒是做了,不過想來這也非他本意,應是眾將勸說的結果。」

吳三桂搖了搖頭,道:「國貴,你才看走眼了,若我沒有猜錯,高傑應是故意表現出一副大老粗的模樣,好讓崇禎放心。」

「要知他當初以四萬大軍圍攻李自成時,竟能讓李自成的數千人逃走,就當知他是個有心計的人。」

「今日他如此做派,除了發泄心中不滿外,應也是在警告手下眾將,不可心生二志。」

「另外他或許也是在藉機向崇禎解釋為何會讓李自成逃脫之事,因為他就是這樣一個頭腦發熱,慮事不周的人。」

吳國貴聽了吳三桂的話,有些疑惑地道:「為將者最忌人看不起,他若這般貶低自己,對他豈不是大大的不利?」

吳三桂搖頭道:「你這就錯了,崇禎現在手中無兵,他就需要這樣頭腦簡單的人,才好被他控制,何況......」

「好了,三桂,你就別在分析別人的事了,還是先想想咱們的事,要知自你舅舅祖大壽投向女真後,朝中時不時就有人藉此攻擊我們。」

「好在我們吳家在遼東也有些勢力,陛下才沒有治罪,但你此次勤王,不僅拖延費時,而且也無大功。」

「從陛下不讓你參與圍剿李自成來看,就知他對你並不信任,若你此刻再不積極些,一旦其他援兵到來,你就沒有機會了。」

吳三桂笑了笑,道:「父親,您多慮了,宣府、大同皆是降兵,而李國楨也只是口舌之徒,並非將才。」

「他們作為疑兵尚嫌不足,若要攻城必然慘敗。我猜崇禎應就是怕李國楨貪功冒進,會損兵折將,挫了銳氣,才會急忙派人去勸阻。」

「而史可法的大軍若是這兩日就到,那他應在三四日前就已動身,若真如此,我們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所以我猜他縱使動身,應也才一兩日,絕不可能這快就到。」

「至於劉文炳現在估計也才到保定,能不能解圍尚是未知之數,更不要說和黃得功匯合了。」

「所以這些消息應只是崇禎故意放出來,迫使我們向他效忠,實際上依然是我們佔據主動,父親您儘管放寬心就是。」

吳襄聞言,搖了搖頭,道:「不對,陛下近日好似換了個人,不論是彰義門之戰,還是朝陽門剿叛,都是算無遺策。」

「而且我聽說那個申湛然也頗有才學,若陛下只是要勸阻李國楨,派王守林即可,根本就不用讓申湛然前往。」

「還有安國公一事,若非保定之圍已解,陛下斷然不會說出這個消息,不然若叛軍回師,安國公豈不危險?」

「以陛下對安國公的寵幸來看,他斷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吳三桂聞言,搖頭道:「父親,保定之事必然不準,或許崇禎就是希望藉此消息,讓叛軍分兵。」

「這樣一來,京城方面的壓力就會減輕不少,而劉文炳一行皆是騎兵,不管他能不能解保定之圍,趕回的叛軍也奈何不了他。」

吳襄先前因心有牽掛,並未仔細思考,此刻聽完吳三桂的分析,也不禁暗暗點頭。

這時,先前那個哨兵突然進來稟告道:「大帥,據暗探的消息,馬進忠、王允成等人已上書圍剿李自成,此刻正在整軍備戰,而高傑方才也已派人送書進宮。」

吳三桂聞言一驚,看向吳國貴道:「你沒有和他們聯繫過?」

吳國貴愣了愣,道:「我之前暗示過他們,他們也都答應了,想來是他們也收到了消息,所以才會如此著急。」

吳三桂有些不滿地瞪了吳國貴一眼,一拳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三桂,這都是命,你還是快些上書請戰吧!」

吳襄見狀,有些無奈地勸道。

吳三桂嘆了口氣,道:「罷了,國貴,你快讓師爺將先前的請戰書送入宮中,記得用最快的馬,一定要搶在高傑的前面。」

吳國貴聞言,急忙走出了大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