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12章 抓了一條大魚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些爭先恐後的大臣,首次有了欣慰的感覺。

「誰說咱是孤家寡人,只要咱處置得宜,這些人還是可以一用的!」

「縱使他們才能不足,但有咱從旁指點,又何懼叛軍圍城?」

想到這,朱元璋豪氣大增,朗聲道:「李璡奏對合宜,封為戶部侍郎,專門負責籌餉一事。」

「太學生申湛然才學出眾,封為翰林院侍講學士,替咱起草文案!」

「黃尼麓雖是一介布衣,然心繫國事,精通器械,封為工部虞衡清郎中,負責京中火器事宜。」

說罷,他又看向李若璉,道:「李若璉何在?」

李若璉聞言,立時高聲喝道:「末將在!」

朱元璋見他此刻英姿勃發,完全不是初見時的模樣,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速點五百錦衣衛,巡視京城,若有趁亂反叛之人,就地格殺!」

「末將領命!」

李若璉高聲回復後,就緩緩地退出了弘德殿。

「戶部尚書倪元璐,你立刻安排購糧事宜......」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兵部員外郎金鉉,你二人協助襄城伯巡視城防,凡有投敵叛國的兵士,就地格殺......」

......

隨著一道道命令的頒佈,眾臣的鬥志都被激發了出來,一個個精神抖擻地上前領旨。

最後,朱元璋在眾人的高呼聲中離開了弘德殿,來到了東暖閣。

他才走進東暖閣,就見到王承恩一瘸一拐地迎了上來。

朱元璋見到王承恩的模樣,知道他已經去司禮監挨過打了。

想到他還算忠心,涉政也是風氣使然,並非故意為之,便問道:「你可恨咱?」

王承恩聞言,艱難地跪下,道:「是奴婢糊塗,妄論軍政,萬歲爺不責怪奴婢,已是奴婢的萬幸,奴婢又豈會恨萬歲爺!」

朱元璋見他不僅改了稱呼,而且言辭懇切,不似作偽,點了點頭,道:「好,咱也知道你的忠心,此事就此揭過,以後只要你用心辦差,咱自不會虧待你!」

王承恩連忙磕頭謝恩,隨後在朱元璋的示意下,緩緩起身。

他見朱元璋面有疲色,又關心地道:「萬歲爺,您也忙碌了大半日,是否休息一下?」

朱元璋聞言一愣,隨即一股疲勞之感立時湧了上來。

他想起以前自己日以繼夜地批閱奏摺都是常事,沒想到今日才處理這點政務,竟會感到疲倦,不禁暗嘆崇禎的身體太過羸弱。

儘管此刻他很想好好睡一覺,但想到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他又強撐著搖了搖頭,問道:「王守林可曾來過?」

王承恩道:「王百戶不曾來過,不過皇后和袁貴妃聽說萬歲爺回城後,倒是來過幾次。」

「只因萬歲爺一直在議事,她們怕打擾了萬歲爺,就又都回去了。」

朱元璋聞言,這才想起崇禎后宮這檔事,不禁有些煩悶。

他煩悶倒不是因為皇后等人姿色平庸,或是不通事務,而是這些人都是崇禎的妃嬪。

想到他作為老祖宗級的人物,與後輩的妃嬪共處,心中總有些不適。

於是他對王承恩道:「你派人去告訴皇后一聲,就說最近政務繁忙,咱都會歇在乾清宮,待擊敗叛軍後,咱再去看她們。」

王承恩微微一愣,隨即恭敬地應了一聲,便準備吩咐人去傳話,卻又聽到朱元璋問道:「太子可曾來過?」

王承恩聞言,又急忙轉身回復道:「萬歲爺您出宮時,正好是太子午課時間,恐怕太子尚未得知您出宮的消息。」

朱元璋點了點頭,又朝前走去。

待王承恩傳話回來,見朱元璋正仔細地研究著案上的城防分佈和器械統計等圖表時,便靜靜地站立一旁。

「這些都是你整理的?」

朱元璋看過那些圖表後,朝王承恩問道。

王承恩恭敬地道:「先前萬歲爺讓奴婢提督京營,奴婢便讓人整理了這些資料。」

「不過奴婢不諳軍務,有些東西也並不太清楚,故而上呈萬歲爺禦覽。」

朱元璋聞言,知王承恩已經明白他的心思,所以才上交圖表,以示忠心。

他點了點頭,道:「好,你有心,咱知道了!」

王承恩連稱不敢,隨後又靜立一旁。

朱元璋才看了一會分佈圖,就打了十幾個哈欠,人也是昏昏欲睡。

王承恩見狀,又低聲勸道:「萬歲爺,近幾日您常覺心悸乏力,身形日漸消瘦,奴婢看著著實難受。」

「況且您今日已見過大臣,處理了不少政務,不妨小憩一會,若有事時奴婢再喚醒您,可好?」

朱元璋聞言,身體猛然一震,有些詫異地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見到朱元璋的目光,心中一驚,剛要跪下請罪,卻聽到朱元璋的聲音道:「咱無礙,你若不放心,就去給咱弄些茶水來吃。」

王承恩點了點頭,恭敬地退了出去。

這時,又有一個小太監進來稟告,說太子朱慈烺前來拜見。

朱元璋知崇禎對太子十分重視,便讓小太監將朱慈烺帶了進來。

當他見到身形削瘦,一臉書生氣的朱慈烺時,不禁讓他想起了朱允炆,一時神情竟有些恍惚。

在與朱慈烺交談一番後,發現朱慈烺不僅外形與朱允炆相似,就連性情也十分相同,不禁將對朱允炆的愧疚都移到了朱慈烺身上。

就在兩人談的高興之時,又見小太監進來稟報說王守林求見。

朱慈烺知朱元璋要處理政務,便知趣地起身告辭。

朱元璋又叮囑了他幾句後,便讓他離去,隨後收起先前慈祥的面孔,緩緩地坐下。

「末將錦衣衛百戶王守林叩見陛下!」

王守林進入暖閣後,恭敬地朝朱元璋行了一個軍禮。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你此去可是有什麼意外之事發生?」

王守林聞言一愣,隨即一臉敬佩地將事情講了出來。

原來王守林得到朱元璋的命令後,擔心走漏了消息,對方會有所準備,便急匆匆地帶著身邊的十幾人趕往福德樓。

當他們來到福德樓時,發現福德樓雖在開門營業,但門口有個夥計見到他就往裏跑。

於是他帶著人直接沖了進去,不僅抓住了掌櫃范德福等人,還抄到十來萬白銀。

儘管他已完成朱元璋的任務,但想到那個夥計的怪異舉動,他又下令仔細搜查了一遍,竟在一個密室的裏面又發現一個密室。

在那個密室裡,他不僅找到了很多叛軍的安民告示,還抓到了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

王守林見到那壯漢,本能地覺得壯漢與叛軍有關,於是他查封了福德樓,又讓幾個錦衣衛喬裝成百姓監視可疑之人後,便將他帶回昭獄審問。

王守林猜到那人應不好審,就先提審了范德福。

范德福開始還有些嘴硬,不過當王守林介紹了昭獄的幾種刑具後,嚇得他臉色慘白,立刻將一切都招了出來。

原來在三月初,突然有一個年輕人找來,聲稱是山西的喬老闆介紹,想找他買些火器守護家宅。

范德福見他需求的數量不少,本不想答應,不過礙於情面,就提了一個高於市價十倍的價格,想讓對方知難而退。

沒想到那人卻一口答應了下來,並說不久後會有人帶著銀兩來與他接洽。

范德福本以為對方要面子,在強撐門面,沒想到前些天一個自稱李牛的人竟真找上了門。

李牛不僅以十倍的價款買了一批火器,還通過范德福的關係向城中的其他店鋪買了不少糧食、藥品等物。

范德福見那人豪爽,恰巧手中還有一批火器,想再與他做一筆交易後,就與他斷絕關係。

沒想到他無意間聽到那人的下屬稱對方為將軍,才知對方竟是叛軍。

對方見身份暴露,也爽快地說出了自己的身份。

范德福這才知道對方竟是前幾月攻陷潼關的李牟,心中慌亂不已。

奈何他已經上了賊船,再加上李牟承諾只要再賣給他一批火器後,他們就會離去,而且願意提前支付貨款。

范德福在金錢的支持下,終於戰勝了心中的恐懼,答應了此事。

這事後來也十分順利,范德福本以為此事已經了結,沒想到今日李牟突然來到福德樓,並搬來了不少東西,說是要借住一晚。

范德福本不想答應,奈何對方已經來了,而且又給了不少銀兩,他也就勉強同意了。

哪曉得李牟才進來不久,王守林就突然來抄店,立時抓了個現行。

王守林得知這個消息後,又立刻提審李牟,想從他嘴中探出些叛軍的消息。

沒想到李牟的嘴十分的硬,不管王守林是好言相勸,還是刑具相加,他就是不開口。

王守林見問不出結果,又見耽擱了不少時間,隻得將他先關在昭獄,趕來向朱元璋彙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