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三十二章 鎮巴遇逃難人,有家難歸
話說志遠一行人從匪窩裏逃出來後,繼續向鎮巴的方向行進,臨近傍晚,一行人又累又渴,正四處尋找水源,忽見前方有一條小溪溝,眾人連忙來到水邊,用手捧起水就喝,這場景被一放牛的娃看到後,大笑不已,喊道:「這個溝是給牛羊喝水的,溝裡都是牛羊屎尿,人喝的在隔壁一條河」,眾人隻瞟了一眼,只見這娃全身破破爛爛,但面孔清秀得很,大約十五六歲,原來是個姑娘,也沒有理,自顧自的喝著。這女娃氣不打一出來的抱怨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佑民還嘴到:「誰不識好人心了?我們是渴到了,等不及了」。這女娃抿嘴一笑,問:「你們是從哪裏來的?一行人幹啥的?」,佑民直接回到:「從蜀地太平縣來的,賣山貨的!」,女娃娃自是不信:「你騙人也不長眼睛,太平縣來的路上,那麼多山匪,就沒有為難你們?」佑民也沒有好氣的回到:「信不信由你,我們繼續趕路了」。這女娃娃卻一直牽著牛跟在後面,志遠讓佑民閉嘴,以免徒生麻煩。

走了不到不一會兒,就見前方有一大片房屋,足足有百來戶人家,家家戶戶門前曬著剛收割的稻穀等物,煙火氣頗足,已到鎮巴了。當地人見有從蜀地過來的商隊,驚詫不已,蜀地那邊已經好多年沒有來過商隊了,就連去那邊尋找親人的逃難人,也經常被山匪劫殺,早已不知道山那邊的情況了,所以當商隊到來後,自然是引來一群人圍觀。這時村裏族長也過來了,知道是山那邊來的商隊後,就把一行人請進了自己家歇腳。

這個時節正是松菌生長採摘時節,家家戶戶都上山采有好多菌子,要麼晾乾,要麼當作菜肴吃掉,自然族長家晚飯也做了炒松菌,還有香菇燉臘肉。在巴蜀,自古就有在木頭上鑿孔種植香菇木耳的習慣,香菇木耳也是歷朝歷代的珍貴貢品,只是年年戰亂,會種香菇木耳的人幾乎沒有了,志遠他們也才不知道山中還能收穫此等珍品。飯菜上桌,一行人隻覺得香氣撲鼻、爽滑鮮嫩、味道極其鮮美,幾乎是風捲殘雲般就吃掉了整桌菜。

吃過晚飯,大家聚在屋前大柿子樹下聊天,這時圍過來了好多村民,有老有少,還有不少年輕媳婦和姑娘,包括傍晚遇到的放牛女娃,都圍著一群人問這問那,弄得一大群小夥子怪不好意思。

村民問得最多的還是商隊如何避過了土匪,佳斌一向能言善辯,就把眾人如何在川陝交界處遇到村民、如何被土匪夜襲、如何對對子逃脫,繪聲繪色講了一遍,這時族長也嘆息到:「這些年匪禍橫行,聽說那個書生匪首,愛對對子劫殺路人,好多人都遭了毒手,沒想到你們居然還能全身而退!」。志遠卻無奈嘆息道:「我們回去之時才是他們真正的下手之日,現在下手為時過早,所以才會放我們走。」

這時又有人問起了蜀地現在的情形,志遠也把朝廷遷徙人口入川,眾人墾荒種糧,植桑織錦之事悉數道來,很多人也不免燃起了思鄉之情。原來這個村很多人家都是當年戰亂從蜀地逃難過來的,這些年一直想著家鄉、念著親人,也有不少人忍受不了思鄉之情、思親之苦,中途回去,但是不幸遇到了山匪,丟了性命。所以漸漸的,再沒有人敢回去,也漸漸斷了山那邊的消息。

正當眾人聊得起勁時,一滿頭白髮的老婦人,步履蹣跚地過來問道:「聽說來了太平縣的商隊,我是太平縣長石鄉人,我想打聽那裏是否還有戶姓萬的人家?」,大牛和文雙都看了眼對方,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志遠覺得還是應該讓老人家知道實情,於是說道:「前幾年,我等墾荒遷徙之人到達太平縣後,聽說此地只剩了一支姓項的人家。」此話一出,周邊頓時安靜了下來,老婦人抽泣著離開了,眾人悲傷地嘆息到:「原來那個太平縣的人被殺光了的消息是真的!我們一直不信,還一直盼著回去呢!」。

這時族長起身對眾人說道:「故鄉親人已離去,再無掛念!我們已在這裏生活多年,今後就不回蜀地了,此地就是我們的家鄉了!」,又對志遠說道:「麻煩你回去後幫我們燒封書信,告知地下先祖亡靈!」。志遠自然依了,不再提及他們的傷心事,眾人垂頭喪氣地慢慢散去。

話說那放牛女娃回到堂叔家後,把牛往牛棚一拴,用布包了僅有的幾件破衣服,在門口喊了聲:「我跟商隊去了」,就走了。原來她父母早已雙亡,自幼跟著堂叔生活,但是嬸娘是個刻薄人,待她極其不好,早想把她攆出家門了,她冬天裏連件棉襖都沒有,早晚放牛勞作,也只能換得不餓肚子。之前還盼著有朝一日能跟堂叔回故鄉,去跟婆婆爺爺團聚,所以一直隱忍,但是現在知道故鄉已無親人,就再無掛念了!剛聽見佳斌擺龍門陣,知道這行人都是讀書人,所以決定跟著商隊出去闖一闖!

不一會兒,這女娃就來到了志遠落腳的地方,她一來就跪在地上,懇求志遠帶著一起走,說自己什麼苦活都能做!志遠覺得帶著女娃娃出行多有不便,還容易招來是非,就沒有同意。但是這女娃娃倔強得很,硬是屋外等了一晚,待眾人早起趕路時,就跟了上去,前後離了約有百來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