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三十章 商隊出川,各方齊相助
當周傑帶人把收錦的消息傳開後,鄉鄰們就背著自家織的錦絡繹不絕地趕往縣城。不到幾日,佑民就已經收到了將近100匹,還有更多鄉鄰在趕來的路上。志遠拿過佑民記的帳本,只見姓氏名稱、所住地址、錦緞數量、錦緞品級記錄得清清楚楚,自然是誇讚了一番。

等到周傑等人回來,已臨近寒露了,眾人趕忙清點收到的所有錦緞數量,最後一統計結果,果然不出所料,恰好403匹。看著這麼多的蜀錦,周傑嘆了口氣:「要是有辦法讓京城宮裡的娘娘,或者王府裡的福晉們穿上咱們的蜀錦,那麼京城裡的達官貴人們就會群起效仿,到時候蜀錦就不愁賣了」。

志遠聽在耳裡,記在心裡。他家這次共帶來了八匹上好錦緞,這是王家幾位夫人這兩年來不辭辛勞、嘔心瀝血織就而成,於是他讓佳斌留下了三匹自家的上等好錦,要去拜會一下縣太爺,一是感謝當年的贈牛之恩,二是想讓縣太爺找機會把這蜀錦進獻給王公貴族。

話說知縣老爺看著自己管轄之地大旱,莊稼近乎絕收,也是焦灼不已,之前他早已奏明了朝廷,但奈何西北戰事吃緊,國庫空虛,久久撥不出來多餘的賑災銀款。正在知縣頭疼之際,衙役來報,芭粽山王志遠備了禮物前來拜望。知縣大喜,他早已聽說過王志遠為鄉民辦了不少好事,正也想著找人商量救災之事,這真是不請自到了。於是讓人帶到了後堂,倒上了茶水。

志遠見到知縣老爺後,趕緊起身做了一個揖,知縣趕忙扶了起來,說到:「志遠兄弟不必客氣,我最近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啊!」。「知縣大人莫不是在忙賑災之事?」志遠問道。「還真是這件事,我早已奏明朝廷此處荒情,但是奈何國庫空虛,一兩銀子都沒有撥下來,你說沒有錢如何籌得米糧啊?哎!」知縣自顧自的說著,不住的唉聲嘆氣。這時志遠說到:「我知道鄉鄰們之前都在織蜀錦,只要賣得掉,就能換回米糧,這災荒年就能順利熬過去!」,聽志遠這麼一說,縣令彷佛醍醐灌頂:「哦?真有此事?要是真能織成蜀錦,那倒是值錢得很!」,「如若不信,知縣大人盡可以派人去查!在離此地一裡多的周傑家,我和他已收了400來匹,正籌劃寒露之前出發,運到京城賣掉呢!」,知縣大人深知志遠不會開玩笑,立馬喜笑顏開。此時志遠也把包裹打開,將帶來的蜀錦放到了桌上,拱手說到:「當日受大人贈牛之恩,今日特奉上一匹蜀錦,略作敬意;另外還有兩匹,知縣大人能否想辦法送給京城裡的王公貴族們,也好庇佑我們在京城裡賣錦」,知縣立馬上前查看,只見這錦緞花色新穎、質量上乘,實屬上品,頓時激動不已,拍著胸脯說到:「承蒙志遠兄弟如此看重你我之間的友情,我絕不讓你白送這匹錦緞,也定不辜負鄉鄰們的辛勤勞作。我自當儘力而為!」。

待志遠離去,知縣馬上修書一封,向總督大人稟明了此地鄉民自救、蜀錦商隊出川的情況!並希望總督大人能想辦法重新振作蜀錦名氣,好幫助眾人順利將錦賣掉!知縣連著書信和志遠送來的三匹錦緞一起打包,自己一匹也沒有留,派人四百裡加急送了出去。

志遠回來後,只見眾人正準備油布油紙麻繩布條等打包貨物,這油布油紙是用桐油反覆侵泡晾曬而成,就是為了防止行路途中雨水淋濕貨物,所以也小費了點功夫。大家先將每匹錦緞包了一層油紙,又用布條每二十匹打包成一捆,裹了油布,最後再用麻繩上下左右牢牢捆好。

轉眼就到了出發之日,志遠叫來了所有報名要去的小夥,等一切準備妥當,一人背著一背簍蜀錦,拿著『打杵』就出發了。話說這『打杵』是何物?有何用?打杵是過去蜀地背東西用來歇息的一種工具。由於蜀地大部分地方山高坡陡,鄉親們無法停下歇息,便製作了『打杵』。打杵呈「T」字形,肩上百來兩百斤的負重,在體能無法支撐的時候,將拿在手上的打杵往地上一杵,再把背簍停靠在『打杵』上,整個重量就完全轉移到打杵身上,這時就可以長吆一聲「嗨喲喲」,上一站的辛苦頃刻間得到緩解。同時行路中,遇到濕滑陡峭坡地,又可充當拐杖的作用,所以是背貨行路之人的必備工具。

幾天過後,總督大人收到了太平知縣書信,得知太平縣鄉民為自救,積極織造蜀錦之事後,極為高興,也覺著要振興蜀地經濟,再度恢復蜀錦織造是一條不錯的出路。看著知縣送來的幾匹上等蜀錦,再想到太平縣當地的荒情,總督也有心相助一把。此時恰逢年貢時節,於是就派了手下一位官員,帶著百餘人的騎兵,快馬加鞭押送貢品前往京城,貢品裡有珍貴的虎皮、熊掌、麝香、黎椒(花椒)、蒙頂仙茶、木耳、香菇,以及這三匹蜀錦,準備兩匹錦進獻給皇上,另一匹送給一位王爺好友,以求庇佑蜀錦能在京城暢銷。而這支隊伍也選擇了走荔枝道,但是當他們趕到太平縣城時,才知商隊早已在十幾天前就出發了,於是未作停留,一路上追趕而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